這個冬天,你都吃了幾種面?

扯麵

這個冬天,你都吃了幾種面?

扯麵

已有3000年曆史。以寶雞的西府扯麵最為正宗,為中華名吃。主要原料有上白麵粉、雞蛋、菠菜、紅蘿蔔、調味品、臊(sào)子等。製作時先將麵粉用鹽水和好,用溼布蓋好放置1小時以上,再調到較軟程度後擀成較厚較寬面片,然後手拿兩端,扯成薄而未斷的面片,入沸水鍋煮熟撈出,加調料和辣子粉,用燒熱的油潑後攪拌食之。

2.燴麻食

這個冬天,你都吃了幾種面?

燴麻食

燴麻食是用搓成的小面卷與菜料燴制而成,以關中地區最為有名。據載,燴麻食是由元代的“禿禿麻食”演變傳承而來。元代《飲膳正要》有關於“禿禿麻食”的記載,用手撇面,以羊肉為配料製作而成,後經廚師不斷改進,其製作工藝和用料有了很大變化,成為今天流行的“燴麻食”。燴麻食是獨具陝西特色的美味的小吃。麻食是一種面製品,先用大拇指把面搓捲成核形中間空心的面卷,再和炒菜一塊燴制而成。製作麻食十分簡便,對配料沒有嚴 格要求,可精可粗,可葷可素,普通家庭常以此調劑飲食花樣。

3.Biang-biang面

這個冬天,你都吃了幾種面?

Biángbiáng面(漢語拼音:Biángbiáng miàn,biang字是一個合字,有多種寫法,均無法輸入電腦,常被代替寫為BiángBiáng面、biángbiang面或彪彪面、冰冰面)是陝西關中特色傳統風味麵食,是傳統的陝西褲帶面。因為製作過程中有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

特指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通常手工拉成長寬厚的麵條。由上等麵粉精製而成,用醬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調入麵湯,撈入麵條,淋上燒熱的植物油即成。

4. 戶縣擺湯麵

這個冬天,你都吃了幾種面?

擺湯麵是戶縣名吃,獲中華名小吃譽稱,與一般面吃法不同,一碗上好的臊子湯,湯中配有黃花、木耳、油豆腐丁、西紅柿、蒜苗、韭菜、蔥花、肉丁(用醬油、醋、鹽、大料、蔥姜、肥瘦肉盤好的臊子肉),一碗溫湯細麵條,吃時挑一筷頭面條放入臊子湯中,來回擺動,讓其充分沾上調味汁子,喜慶宴席、團體用餐,節日待客中間擱一盛有溫水的面盆,每人面前一碗臊子湯,將麵條挑入湯碗中,如此往復,席間香氣四溢,主賓謙讓,親親熱熱、和和美美、溫馨融融,別有一番情趣。有點像過橋米線。最重要的就是那碗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戶縣的做法做的臊子,再配上戶縣的陳醋,放入炒好的豆腐,雞蛋餅絲,上面漂滿切碎的韭菜葉、蔥花。吃時,夾一小箸麵條,放入湯裡擺一擺,然後再吃,故名“擺湯麵”。

5.蒜蘸面

這個冬天,你都吃了幾種面?

蒜蘸面:這也算是一種很草根的面。一般用菠菜面(用菠菜榨成的汁加入和成的面,淺綠色),擀平切成菱形塊,稍厚,下鍋,同湯一起撈成一碗。同擺湯麵一樣,講究的是那一小碗調料汁。顧名思義,蒜是主角,蒜末要多多的,另要有一小碗幹辣椒麵、切好的蒜瓣、澆上煮沸的油,吱拉一聲,金黃色的油層慢慢蓋住辣椒麵,碗邊浮起油沫,然後加些陳醋和少許鹽,寬大的麵條撈出來倒進一個大碗裡,放入青菜即成一碗蘸著蒜湯,酸辣鮮香的蒜蘸面,上來一小碗汪汪的不見底,酸辣香,沒說的。

6.蕎麵

這個冬天,你都吃了幾種面?

蕎麵

蕎麵是以蕎麥麵粉加水和成麵糰壓平後切制而成的細麵條,條細筋韌、挑起來不斷條、清香利口。蕎麥是人們主要糧食品之一,原產於中國北方地區。古代由中國經朝鮮傳入日本,現今蕎麥及蕎麥麵條在日、韓兩國十分流行。中國西北隴中,隴東,隴南等地廣為種植。因其含豐富營養和特殊的健康成分頗受推崇,被譽為健康主食品。 是一種適宜在高寒氣候生長的植物,在內蒙古、山西地區有種植。蕎麥經過加工製成蕎麥麵,可以加工成麵條,壓餄餎,捍圪坨,碗坨等,可以熱吃,也可以涼吃。因其是無糖食品,因而也是糖尿病患者的美味佳餚。

蕎麵不是日式食物,嚴格來說是中國西北甘肅的地方特色小吃,有著悠久的歷史,唐代以後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和蘭州拉麵在日本盛行一樣,成為日本人喜愛的一種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