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富於智慧又生動的社會現實理論傑作,揭開歐洲歷史的神秘面紗

作者選取公元1400年作為歷史的參照點,詳細闡明瞭那個時段的歐洲和歐洲以外的世界的面貌;之後從馬克思主義的“生產方式”概念切入,提出親屬關係、附屬納貢和資本主義這三種生產方式,始終以生產方式的分合、衝突與重組為核心貫穿全球人類的歷史;結合豐富的史料,對於15至18世紀下半葉工業革命出現之前的殖民帝國時代,以及18世紀下半葉工業革命發生以後至今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全球性擴張及其主宰關係的發展,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論證,並敘述了世界上不同人群在遭遇這一系列鉅變時所經歷的不同變化。

一部富於智慧又生動的社會現實理論傑作,揭開歐洲歷史的神秘面紗

本既富於智慧又具有生動的社會現實感的理論傑作。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沃爾夫的意圖在於指出,歐洲的擴張不僅改變了非歐洲社會的歷史軌跡,還重組了它們在歐洲介入之前的社會歷史敘述……他具備的歷史理論的廣度令人震驚,而且他對歷史上的“勝利者”與“失敗者”給予同等重視。

——《美國社會學期刊》

一部富於智慧又生動的社會現實理論傑作,揭開歐洲歷史的神秘面紗

在這本宏大而重要的書中,埃裡克·沃爾夫在開頭和結尾都強調,人類學必須要更加關注歷史……想必,大家讀到這樣的評論分析會感到愜意的,它否定偽歷史的異議,同時又重視挖掘原住民和農民的歷史程序,而正是這些歷史程序,才根本性地改變了原住民、農民和無產階級的現狀。

——《辯證人類學期刊》

沃爾夫提出歷史是相互聯絡的,不是隔離開來的……這本富於吸引力和啟發性的書……我敢說,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又新穎的觀點……透過強調一個共同的過去,沃爾夫遠離了令人厭倦的“白人”中心論和“非白人”邊緣論,相反提議歐洲和世界的其他部分之間存在一種更為複雜、更有見識的關係。

——《歐洲動態》

一部富於智慧又生動的社會現實理論傑作,揭開歐洲歷史的神秘面紗

沃爾夫的經驗性知識非常豐富……他依靠對時間和空間現象進行技巧性的選擇,挑選出來的現象能夠適當地代表全體……這本書寫得很不錯,具有人文關懷。

——《民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