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天氣越來越冷了,支撐著上流君在寒風中騎小電驢下班回家的動力,就是來一碗熱騰騰的煮泡麵,加蛋加午餐肉加蔬菜的豪華版那種。

在把超市泡麵吃遍了之後,上流君終於把目光瞄向了網購,在一眾妖豔包裝中,這款包裝樸素充滿上個世紀審美的“美味肉蓉面”顯得是那麼地與眾不同。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更神奇的是,商家標籤打得奇奇怪怪,

“上海肉蓉面”和“太原特產”並列,一時竟分不清它到底是哪裡的。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從包裝上能看到,這款面來自國民品牌上海冠生園,和聲名遠揚的大白兔奶糖師出同門,但相比之下,知名度著實差了點。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雖然肉蓉面是上海品牌,但大多數上海年輕人表示:沒聽說過

多年來,在各大網路論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談起這款面:

“小時候最愛吃的泡麵,

關鍵是清淡,不像現在的泡麵那麼油膩膩的。”

“可以說是30年的經典了,我媽說我兩三歲就有了,有人還記得它嗎?”

“還記得當年廣告詞是‘妹妹游泳’,諧音‘美味肉蓉’。”

言語中流露著對童年美味的懷念,總而言之,想吃,但幾乎吃不到了。

但無一例外的是,懷念這款上海肉蓉面的人,大多指向一個地方——太原。

看到這裡,想必不少後知後覺的太原同學已經放下了手中的碗:

等等,我從小吃到大的肉蓉面,竟不是三晉大地的土特產?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沒錯,這款泡麵在其他地方几乎已經銷聲匿跡,但卻在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山西太原熱銷了三十多年,以至於每一個太原孩子都以為這是一款山西面。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光聽名字,外地同學可能要舉手提問了:肉蓉面,有肉嗎?

遺憾的是,讓太原人神魂顛倒的美味肉蓉面,只有作為方便最基本的配置:面和調料包。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一包肉蓉面,可以由外至內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紅黃藍三色構成的樸素油紙包裝,在其他泡麵的塑膠包裝的對比下,顯得十分old school (太原人:這包裝三十年沒換過,我證明);

紋路並不整齊的卻十分厚實的麵餅 (太原小孩:梆硬,幹吃有點硌牙);

一包成分不明的褐色粉包;

沒了。

那些花裡胡哨的湯包、醬包、肉包、蔬菜包,統統沒有。

所以,如果你第一次吃肉蓉面的時候沒有吃到肉,請冷靜一點,不是太原老闆有意坑你,是因為它真的只有名字裡帶個“肉”。(沒寫在成分表裡,不算違反廣告法)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來自一個天真外地人的憤怒吶喊

當然,配置如此極簡,價格自然也高不了,如今一包只要不到2元。

然而,就是這一碗看起來平平無奇、甚至寡淡的泡麵,卻緊緊攥住了太原人的胃。

從正餐到小吃,肉蓉面被花式安排進了太原人的每一餐裡。

太原媽媽們習慣用肉蓉面喚醒賴床且挑食的孩子。卷卷的麵條浸入淡淡的湯底裡,碗底臥一隻荷包蛋,放幾片菜心,再撒點蔥花、香菜、辣椒粉,在清湯肉蓉面的鹹香裡,太原小朋友開啟了活力滿滿的一天。

中午,街邊小店的炒肉蓉面最具人氣。飢腸轆轆的太原後生透過窗戶掂著腳張望著,直到看到鍋裡的麵條被顛到飛起。

“面炒上了哇?”,遂開一瓶太鋼汽水坐等上菜。

晚餐,當然要吃熱乎乎的東西。在太原名店“王萍麵皮”裡,一鍋還在咕嘟咕嘟冒熱氣的砂鍋肉蓉面端上桌,一邊吹氣一邊大口吃進嘴裡,每一個太原孩子疲憊的傍晚都曾被這股溫暖的飽意治癒。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在太原火車站旁,有一家 “網紅店”,被稱為“太原人的深夜食堂”。店主是位老爺爺,三十多年,從街邊小車、塑膠篷布、到如今的店鋪,老人的選單裡都只有這一道菜:煮肉蓉面,可加火腿腸、荷包蛋,配料管夠。

不少人會在深夜驅車前往,搬出小凳凳(眾所周知,太原人善用疊詞),圪蹴(方言,意為蹲下)在矮腳桌前,扯著嗓子和大爺說:

加蛋加腸嗷!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對面食挑剔的太原人,對其他美食的包容度其實挺高的。四川的火鍋、東北的麻辣拌、重慶的雞公煲,都是他們的心頭好,

當然前提是——主食得是肉蓉面。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所以,太原人本沒有火鍋,注入了靈魂肉蓉面,他們就有了自己的火鍋(bu shi)。

在全國各地,一頓完美的海底撈往往以兩根扯麵結束。而在太原,扯麵小哥卻沒什麼上場機會。畢竟,山西人人均扯麵大師。

不整那些花裡胡哨的,甭管已經吃得多撐,再下兩包肉蓉面,太原人才能心滿意足地結束這頓火鍋。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知名連鎖餐飲品牌,海底撈的選單裡原本是沒有泡麵的,也沒有自家供應鏈之外的任何菜品,但面對倔強的太原人,一向有求必應的海底撈還果然還是低頭了。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全國只有太原的海底撈能點肉蓉面

雖然肉蓉面是上海牌子,但太原人早把它當自己的孩子了。

這些年,太原的市面上不止一次出現冒牌肉蓉面,太原執法人員往往迅速出動,將假冒偽劣扼殺在搖籃裡。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更可貴的是,也有不少正義的太原市民站出來主動舉報,捍衛肉蓉面的尊嚴。

每一個太原人都懷有對美味肉蓉面固執的偏愛:從我做起,拒絕冒牌面,堅決維護美味肉蓉在泡麵市場上的核心地位。

在太原人眼裡,其他泡麵即使做的再花哨都比不上肉蓉面。

可能上海冠生園也沒想到,幾十年之後,自己居然還在從太原人的兜裡賺錢。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讓太原人慾罷不能的美味肉蓉面,其實是中國最早誕生的泡麵之一。

1970年代,上海益民四廠採用高壓蒸麵油炸工藝,研發出了快樂牌油炸泡麵,這也是冠生園牌肉蓉面的前身。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1980年代,美味肉蓉面一度暢銷全國多個地市,是60後、70後一代人的回憶。

之後的許多年,上海益民四廠合併改組成為冠生園,但美味肉蓉面依然沒有換過包裝和配方,保持著最原本的味道。

而誕生在上海的肉蓉面,怎麼如今的魔都人卻沒見過呢?

一方面,上海作為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最早納了其它的方便食品品牌,逐漸在和一眾“小妖精”的競爭中,逐漸失去了自己東道主的地位。

另一方面,上世紀末,以臺灣康師傅、統一為代表的泡麵品牌進入大陸市場,它們內附的醬料包,味道更讓人上頭。

而肉蓉面雖然是泡麵,但做出一碗好吃的肉蓉面卻並不方便。

當桶面進入市場,袋裝的肉蓉面離“方便”二字更遠了。與此同時,伴隨著中國鐵路的大發展,康師傅們迅速佔領了國內泡麵市場。

新世紀後,肉蓉面就幾乎只活在網際網路的回憶帖裡了。

在全國銷聲匿跡的美味肉蓉面,又是如何在麵食之都山西太原獲得了一席之地呢?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

與其說太原人選擇了肉蓉面,不如說肉蓉面選擇了太原。

與市場上各種泡麵相比,肉蓉面的“劣勢”明顯:麵餅硬,泡著不好吃,只能煮;一包調料,口味單一。

但在太原人眼裡,這恰恰是肉蓉面最大的長處:

對虔誠的太原人而言,用開水泡,是對面餅的不尊重。

而肉蓉面面餅不僅耐煮,且久煮過後依舊能保有勁道的口感,這也是手擀麵才有的特色。

在無法自己動手擀麵的情況下,肉蓉面最大程度上滿足了對面條挑剔的太原人。

畢竟,南方人無法想象,日常生活裡,太原人想吃一頓面,都是從麵粉開始的。

因為筋道,肉蓉面更經得起折騰。

落到出色的太原吃麵人手裡,也可以發揮出最大的優勢:炒、燜、烤……在做面這件事上,請不要低估太原人的想象力。

至於口味單一,

正經吃麵誰靠調料包啊,看不起老陳醋?

更別提砂鍋、火鍋、麻辣燙、串串香等多種吃麵場景了,產品經理看了都會哭泣。

在物流還不發達的年代,左手一瓶老陳醋,右手一大袋肉蓉面是太原遊子行李箱的標準配置。

某種程度上講,肉蓉面已經和“太原人”緊緊繫結。

上流君的山西盆友這樣告訴我:

“我的父親90年代獨自從鄉村來到太原求學,最窮的那幾年,一個月開不了幾次油葷,這也的確是那個年代大多數年輕人的常態。他一直記得,學校圍欄外面,有個常年推著車賣煮泡麵的老太太,2毛一包,後來慢慢漲到5毛。

太原話裡,肉蓉面聽著像“肉肉面”。而肉蓉面也的確是當時他們能接觸到的,最接近肉的食物。

“那味道,就和吃肉一樣,宿舍幾個人一人一口湯,喝完還要用開水把碗底泡幾遍喝掉,直到一點味道都沒有。”

這應該就是那個年代的山西人如此鍾情肉蓉面的原因:物質匱乏的年代,

那面裡沒有肉,卻讓人體會到了吃肉的快樂。

而如今,外出漂泊多年的太原年輕人們,在春節難得聚在一起時,酒足飯飽後,一定要在火鍋裡下兩包肉蓉面,一邊拆包裝一邊七嘴八舌:

“差點忘了哇?”

“對對,這面這麼好吃,為啥其他地方沒賣了?”

“誒……外地的面,鬧不成。”

在場的人都知道,不是因為它有多好吃,是因為這面只能在家裡吃到。

作者 | 萌令西

編輯 | 豌豆

上海人沒吃過的上海肉蓉面,怎麼成了山西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