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開國唯二人功勞最大 哥哥死後遭開棺斬首 弟弟葬禮同霍光

東晉開國唯二人功勞最大 哥哥死後遭開棺斬首 弟弟葬禮同霍光

頭圖來自德國攝影師Martin Klimas的傑作

00

有一句老話叫“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真正的豪傑,不受其他人影響,不被環境所左右。

只有他率領潮流,沒有時尚會吞沒了他。

兩晉時期琅琊王氏的典型人物王敦,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年輕的時候,是有名的鄉巴佬,參加京城大人先生們的聚會,大家才藝表演,無不瀟灑大方。

王敦同學鄉下口音,比起“一口倫敦腔”的首都味土得掉碴,他表示我其他才藝沒有,我會打鼓!

晉武帝令人給他鼓。

小王高高站立,捲起袖子,揚起鼓槌,用力敲鼓。

節奏越來越快,雄壯無比。

王敦意氣風發,神情豪邁,旁若無人。

這個氣場把見過世面的官僚們都鎮住了,無不讚嘆:真雄壯!真豪爽!

東晉開國唯二人功勞最大 哥哥死後遭開棺斬首 弟弟葬禮同霍光

01

忠於職守

琅琊王家,魏晉時已是名公大家,王敦的父兄等早已側身晉室要員。

年輕的王敦氣質灑脫,長相英俊,清談水平一流,娶了晉武帝的愛女襄城公主為妻。

進入仕途,任職太子舍人。

即太子的衛士侍從類,屬於太子府工作人員。

晉惠帝元康九年,擅權朝政的皇后賈南風廢黜了太子,把他流放到許昌,下令嚴禁所有人送行。

身為太子屬官的王敦,帶頭領著一批同事,在路邊對著太子的車子,跪著大哭送行。

當場就讓朝廷衛士逮捕入獄,幸好朝野的輿論傾向都是偏向太子,在官場大佬們營救下,王敦很快就再次提官。

而他不畏強權,敢於鳴不平的作為,贏得滿堂彩。

賈南風等人的無法無天,朝政大亂,激起了司馬家其他王爺的野心。

趙王司馬倫篡位,開啟“八王之亂”的序幕。

為收買人心,派王敦到他叔叔兗州刺史王彥處遊說。

不料王敦見著王彥,極力勸說他起兵,配合其他司馬王公,攻打司馬倫。

搖擺不定的王彥被說服,成為打擊司馬倫的一支生力軍,這個司馬倫派出的使者卻來個反戈一擊,有力地打擊了司馬倫的勢力。

司馬倫兵敗被殺,王敦立下大功,再提拔左衛將軍,漸成朝中實力派。

永嘉年間,王敦升任青州刺史,時天下大亂,朝廷又徵召王敦入京就職。

王敦果斷地把公主陪嫁的侍女一百幾十人,全部許配給軍中的將士們,並散盡庫府財物,獨自趕赴京城洛陽。

接著被任命為揚州刺史,進駐江東。

和堂弟王導一起,全心全意地輔佐琅琊王司馬睿,使其在江東威望大張,逐漸取得了江東士族的擁戴,站穩了腳跟。

永嘉之亂,洛陽被北方胡人攻陷,皇帝被抓。

沒多久司馬睿在江南繼承皇位,是為晉元帝,史稱東晉。

王敦王導兄弟擁戴之功巨大,王導在朝中為相。

王敦擁兵在外,為鎮東大將軍,都督荊州、揚州等六州軍事,可自行任命刺史以下的官職,王家子侄佔據朝中各大機要部位。

王氏兄弟權傾朝野,名重天下,號稱“王與馬,共天下。”

東晉開國唯二人功勞最大 哥哥死後遭開棺斬首 弟弟葬禮同霍光

02

嫌隙生

司馬睿鎮江東前期,多災多難。

江州刺史華軼、巴蜀流民首領杜弢、競陵太守杜曾等先後叛亂,在益州、荊州一代造成大混亂。

晉軍方面,王敦是總指揮,名將周訪、陶侃等戮力同心,征戰多年,才把這批人給平息了。

王敦平叛過程中,權力越來越大,排除異己,扶植黨羽。

擅自封降將杜弘、割據勢力何欽等為將軍,甚至對忠於朝廷的陶侃大起殺心。

所作所為,大讓司馬睿不爽,對王家的勢力更是忌憚,開始疏遠朝中的王導,防範擁兵自重的王敦。

重用大臣刁協、劉隗等,培養敵對勢力,抗衡王家力量。

這一切王敦看在眼裡,也大為不滿,君臣之間產生裂縫。

王敦早年忠君為國,有目共睹。

在江東全力支援司馬睿建立東晉王朝,居功至偉。

但人的地位越來越高,想法就越來越多,王敦桀驁不馴的個性,統領全域性的優秀能力,絕對讓他有不甘人後的心胸和想法。

早在朝廷任命王敦為揚州刺史時,名士潘滔就說:

“如今把處仲(王敦的字)擺到江東,就是遂了他的英豪之願,分明是為朝廷樹立一個敵人嘛!”

潘滔號稱知人,曾經對王敦說:

你蜂目已露,但豺聲未發。今後一定會吃人,也一定會被別人吃掉。

“蜂目豺聲”指眼睛像胡蜂、聲音像豺狼,中國傳統相法,認為是兇殘之相。

所謂忍心,下得了手,沉得住氣,這一點王敦在洛陽時就出了名。

西晉末年奢侈之風大行,權臣石崇的擺闊不是現代人可以想象的。

用鈔票點菸類的做法,給他們提鞋子的份兒也沒有。

王敦王導兄弟出席石崇的宴會,席間有美女勸酒,誰不喝,就殺了勸酒的美人。

王導心軟,不會喝酒也酒到杯乾。

王敦會喝酒,卻故意不喝,看著美女痛哭求情一動不動,連殺了三個美人,王敦那杯酒還沒喝下。

王導勸說你就喝一杯又怎麼啦?

王敦冷笑道:“他殺自己家裡人,幹我屁事?”

東晉開國唯二人功勞最大 哥哥死後遭開棺斬首 弟弟葬禮同霍光

03

翻臉

司馬睿為防止王敦尾大不掉,積極培植自己的勢力。

派遣親信戴淵、劉隗等率軍出鎮合肥、淮陰等軍事要地,名義上對付北方的胡人,實際是防範王敦。

太興四年,晉名將周訪、祖逖等先後去世,陶侃又遠在南方廣州,王敦以為沒人治得了自己,聲稱要殺了皇帝身邊的小人劉隗、刁協。

進軍首都建康。

祖逖就是成語“聞雞起舞”的主角,一個忠於晉室的狠角色。

王敦過於跋扈,祖逖說:“阿黑(王敦的小字)這老東西,怎敢這般無禮!再這樣,我率三千長矛兵幹上來了!”

王敦收斂了不少。

周訪、陶侃倆是兒女親家,都是高手,王敦忌憚的只有這些人。

餘子碌碌,不在話下。

所以放心大膽地順江而下。

司馬睿發兵與王敦交戰。

但門閥士族的態度相當曖昧,不少人以為王敦同學這麼做事出有因,其他幾個州的長官也在觀望。

司馬睿也沒有對王家下狠手,饒恕了王導等王敦的親族。

這個朝廷陣線原來是這樣的不統一。

王敦是一流的將帥之才,雙方交戰,司馬睿的部眾連連敗北。

王敦一路殺進建康,佔領石頭城,控制了整個首都的局勢。

司馬睿在皇宮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家寡人,只好派出使者與王敦講和,宣告天下王敦無罪,封武昌郡公。

司馬睿的親信刁協被殺、劉隗逃降北方,王敦權勢在手豺聲大發,縱兵搶掠建康城,操縱更換了一批朝臣。

太子司馬紹名氣響亮,王敦有意廢除,但遭到大族朝臣的反對沒成。

王敦在建康期間自始至終不去朝見司馬睿,退回武昌,遙控朝廷。

司馬睿又氣又惱去世,太子司馬紹繼位,史稱晉明帝。

東晉開國唯二人功勞最大 哥哥死後遭開棺斬首 弟弟葬禮同霍光

04

反攻倒算

司馬紹是司馬家少有的英明之主,善斷大事,能統領大臣。

面對強大的王敦,他虛以委蛇,先同意王敦的建議,徵召他入朝,“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給予大臣最高的禮遇。

但老王身體漸漸不妙,有時日無多之感,決心來個徹底的篡黨奪權。

不料親侄兒王允之偷聽到訊息,密報朝廷。

——可見司馬紹在朝廷大臣中的威望已樹立起來了。

朝廷全面開始佈置兵力,對付王敦。

司馬紹親自到前線,微服去看王敦的營寨。

他母親是鮮卑人,所以長相異常,黃鬍子。

王敦的守衛都覺得這人不一般。

老王正午睡,突然夢見太陽照在頭頂上,驚醒來,說:“一定是黃鬍子鮮卑小子來了!”

急令精騎去追擊。

司馬紹早已馳去,碰上路邊一個賣零食的老太婆,司馬紹把自己常用的“七寶鞭”給她,說:

“後面有騎兵到,把這鞭子給他看。”

馬剛拉的糞有熱氣,就用水潑上。

追兵趕到,見了這麼漂亮的鞭子,大家傳遞著看了半天。

再見到馬糞又冷了,看來已經跑得遠了,就沒有追下去,轉折回營。

司馬紹這一次表現的膽量和機變,就相當不凡,王敦是碰上對手了。

老王自己病重,只好委付幾個手下以重任。

可惜他們才不堪託,被朝廷軍屢屢大敗。

司馬紹已得到王敦快不行的訊息,他直接向外宣佈王敦已經死了,這一招果然讓王敦軍心大亂,全線潰退。

王敦惱氣交加,真死了!

這下樹倒猢猻散,全軍敗退,降的降死的死,王敦之亂算讓朝廷平定了。

這個一時的梟雄人物,終於走完自己不凡的一身,死後被開棺起屍,長跪斬首。

晉史當作叛臣寫入傳記。

後來和他並在一個傳的人物桓溫,對王敦極為賞識。

路過老王的墓,讚歎說:“可兒,可兒。”

稱意的人兒啊!

老王:我們可以反過來看王導,司馬睿擠兌他們兄弟時,他自覺靠邊站,向皇帝低頭;王敦得勢時,他也勸阻不要換代;後來晉明帝還是重用他的。

王導死後,成帝追諡“文獻”。葬禮規格同霍光、司馬孚,為東晉中興名臣之最。

同樣的機緣,同樣的擠兌,年輕人,就看你怎麼選了!

東晉開國唯二人功勞最大 哥哥死後遭開棺斬首 弟弟葬禮同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