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實力強大的袁紹,會敗給曹操?看他拒絕田豐三策就知道了

袁紹算得上是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他本身的實力是比較強的,曾經是東漢末年實力最強的一方諸侯,可最後卻敗給了實力不及自己的曹操。是袁紹缺少人才嗎?當然不是,其實在他的身邊也曾聚集了不少有才智、有遠見的謀士,田豐就是其手下很有見識的重要謀臣,給袁紹獻出過不少有用的計謀。遺憾的是,袁紹對田豐的建議卻不能認真研判,在與曹操展開官渡之戰的前夕,田豐就至少給袁紹獻上三個對付曹操的辦法,可惜袁紹一條都沒有采納,最後還將他關進了牢獄。袁紹這樣對待有識之士,他的結局當然不會好,最後被曹操成功逆襲,為曹操做了最大的墊腳石。那麼,袁紹都拒絕了田豐的哪些建議,導致失敗的呢?

第一次拒絕田豐的提議:

為什麼實力強大的袁紹,會敗給曹操?看他拒絕田豐三策就知道了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因將漢獻帝移往許都,開始對天下各地諸侯實行挾天子以令諸侯,作為北方勢力最強的袁紹對曹操這種做法很不滿,他曾向漢獻帝和曹操提議,將都城遷到他那裡,曹操自然不肯。田豐曾就此向袁紹提議“當早點謀取許縣,以助天子施令全國”,可惜袁紹並未採納田豐的提議,錯失了對付曹操的好機會。

第二次拒絕田豐提議:

為什麼實力強大的袁紹,會敗給曹操?看他拒絕田豐三策就知道了

到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爆發之前,投靠在曹操之下的劉備突然襲擊了徐州刺史車胄,並攻佔沛縣,這屬於背叛曹操,因此惹得曹操親自率軍征討劉備。曹劉相爭,対袁紹是有利的,田豐透過對當時局勢進行分析,認為曹操始終是袁紹的對頭,早晚會一決勝負,而趁曹操討伐劉備時去襲擊的他的後方,絕對是個好時機。所以他想出了一個計謀,建議袁紹帶兵迅速出擊曹操的後方,打他一個措手不及,這樣一來曹軍一定會遭到很大的打擊。可當他向袁紹說出自己的計劃時,袁紹卻說自己的小兒子生病了,不宜出兵征戰。田豐當時很失望,対袁紹發牢騷,懟他“因小孩子生病就錯過戰機,可惜”。袁紹卻因此開始討厭田豐,按當時形勢來說,袁紹確實喪失了對付曹操的大好戰機,為後面的失敗埋下伏筆。

第三次拒絕田豐提議:

為什麼實力強大的袁紹,會敗給曹操?看他拒絕田豐三策就知道了

曹操僅用一個月就打敗了劉備,主力部隊迅速回防。劉備戰敗,無處安身便率殘兵投奔袁紹,袁紹收留劉備後,在劉備的影響下,袁紹這時竟決定出大軍攻打曹操的許縣。當時雙方的形勢是,袁紹人多勢大,但指揮排程不行,曹操的兵和糧雖不如袁紹多,但部隊戰鬥力強,指揮得當。田豐對袁紹此時攻打曹操很擔心,他認為既然已經錯過了偷襲曹操的機會,就該繼續養精蓄銳,等待新的戰機出現,再對曹操採取行動。同時可以挑選精銳部隊輪番觸動去黃河南岸騷擾曹操,不停地折騰消耗曹操的力量,和他拼消耗,不給他喘息之機,這樣用不了幾年,就可以出現一舉消滅曹操的戰機。

為什麼實力強大的袁紹,會敗給曹操?看他拒絕田豐三策就知道了

他勸阻袁紹不可傾全軍大舉與曹操展開決戰之勢,那樣雖然也有一定的勝算,但曹操畢竟善於用兵,戰場上的不確定因素極大,稍不注意被曹操鑽了空子,那就可能得不償失,甚至可能被擊敗。剛愎自用的袁紹,因前番已經接連拒絕田豐的建議,他這次可能是為了自己的顏面,再一次拒絕田豐的提議,因事關重大,田豐極力勸阻袁紹,惹得袁紹惱羞成怒,下令將田豐關進了大牢裡,並與其賭氣,企圖等戰爭勝利後,再狠狠教訓田豐,以證明自己用兵並不差。理想很豐滿,但現實確實相當骨感,袁紹與曹操正面交鋒時,他確實不是曹操的對手,因為指揮不當他落得個大敗而逃的結果。

田豐的結局:

為什麼實力強大的袁紹,會敗給曹操?看他拒絕田豐三策就知道了

按照通常想法,既然事實證明田豐之前的提議是正確的,袁紹戰敗回來應該誇讚田豐有遠見卓識才對,有些人也這樣向田豐報喜,但田豐卻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他對看押他的人說:“主公勝,我還有可能被赦免,現今主公戰敗,我一定不能指望活命了。”事實果真如此,袁紹敗回後,認為自己多次拒絕田豐的提議,這下真的打了打敗仗,這豈不是會讓田豐恥笑,所以,袁紹竟索性破罐子破摔,乾脆下令殺了田豐。

為什麼實力強大的袁紹,會敗給曹操?看他拒絕田豐三策就知道了

其實,分析一下田豐為袁紹獻的計謀,基本都是符合當時實際戰況的有效策略,都是上等的謀略,也符合袁紹的戰略需要。但袁紹卻因一開始就沒采納這些建議,而導致對田豐產生逆反心理,後來甚至偏與其反其道而行,導致慘敗。按理說,有這樣一位優秀的謀臣給袁紹出謀劃策,加上他的實力確實強於曹操,他是很有可能打敗曹操,成為三國之一,甚至四國之一的。但因為其本人性格的缺陷,袁紹錯失了田豐為其謀劃的三次滅曹的機會。

為什麼實力強大的袁紹,會敗給曹操?看他拒絕田豐三策就知道了

當然袁紹官渡之敗,不完全是因為他拒絕田豐的建議,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但拒絕田豐的建議絕對是袁紹失敗的重要因素。可見,田豐也是一個可憐之人,一心為自己的主公著想,可惜卻完全得不到重視,最終只能屈死於監牢之中。

參考資料:《三國志》《後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