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古代將領謀反,士兵也會跟著叛變,學者找出3點原因

談及古史上大將謀反,可謂是史不絕書。但令人困惑的是,將領謀反,士兵為何也會跟著叛變呢?有人一度認為是迫不得已,但事實上另有原因。古代世界中,每一次起事和叛亂,背後都有著極為特殊的原因。關於士兵們跟從將領叛變,歷史學者一度找到了如下原因:

如若古代將領謀反,士兵也會跟著叛變,學者找出3點原因

首當其衝的,是機會成本,在史記一書中,曾寫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其意思十分簡單,每個人存活於世,皆是為了功名利祿而奔波著。所以士兵們本來地位就不高,如果將領們反叛成功,很有可能成為新興王朝的開國元勳,再不濟也可以在軍中有所提升。

如若古代將領謀反,士兵也會跟著叛變,學者找出3點原因

排在其二的,便是較為重要的法不責眾。就拿當年劉表帳下的蔡瑁和張允為例,當年曹孟德不惜傾盡80萬士兵一路南下,蕩平江東近乎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較為有意思的是,僅憑數千兵馬強撐的劉皇叔沒有投降,而蔡瑁和張允這兩個荊州統帥卻投降了。。。

據史料記載,當年荊州有步兵15萬,水軍28萬,騎兵5萬,總兵力有50多萬。曹孟德該如何處理這些人呢?雖然,他毫不猶豫的將蔡和張斬殺,卻從未向一個士兵下手,換言之這50多萬人毫髮無傷,這也是史料中常見的法不責眾軍事規律。

如若古代將領謀反,士兵也會跟著叛變,學者找出3點原因

其三,在《荀子》一書中有言:“聞鼓聲進,聞金聲而退”。這便是一條從不過時的軍規,其主旨也是表達著“令行禁止”。用今日的話來講,便是“服從”,畢竟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所以無需質疑上級的指令。如此一來,如果將領叛變,士兵又如何會不從。。。

如若古代將領謀反,士兵也會跟著叛變,學者找出3點原因

根據上述三個特徵,我們會發現不少古代軍中的特別現象。那麼,關於此內容,大家還有哪些好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