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戰役,軍神朱可夫巔峰之戰(上):兵臨城下

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結束之後,莫斯科的守軍處於極度尷尬的地位。

一方面,原先準備用來防禦莫斯科的三個方面軍都被德軍擊潰,德國宣佈俘虜60餘萬人,朱可夫手上能用的兵力一度不到10萬,雖然之後又補充了一些兵力,但是朱可夫手裡能用的兵力是在太少。

而另一方面,由於來不及組織新的防線,莫斯科的大門此時是對德軍完全敞開的,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在一週之內就可以衝到莫斯科。

這還打個毛線,直接卸遊戲重啟吧!

莫斯科戰役,軍神朱可夫巔峰之戰(上):兵臨城下

可惜歷史不是遊戲,就算再難,也只能硬著頭皮上,於是在這危機時刻,斯大林同志想起了之前被他打發到列寧格勒的朱可夫。

1941年10月5日,斯大林從列寧格勒前線召回了朱可夫將軍,任命他為西方方面軍司令,並把守衛莫斯科的任務交給了他。

而莫斯科之戰也成了朱可夫一生之中最巔峰的一戰。

莫斯科戰役,軍神朱可夫巔峰之戰(上):兵臨城下

也許有人會感到奇怪,為什麼這麼說呢?朱可夫一輩子打了多少次戰鬥,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柏林戰役,哪一場朱可夫不是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什麼非要說莫斯科戰役是朱可夫的巔峰一戰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莫斯科戰役和朱可夫領導的其他戰役相比,最特別的一點就是朱可夫把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變成了現實,做到了化腐朽而神奇。

在我國古代自古就有“兵家四派”的說法,即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和兵技巧。

其中,名將大多屬於兵形勢、兵權謀這兩種。

兵形勢,\“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這一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國的項羽。項羽可謂是兵形勢的巔峰,能征慣戰,一生歷經數十戰未嘗一敗,戰役指揮能力超強,和他同一級別的還有白起、關羽、衛青、霍去病等諸多名將。

而在二戰中,各國將領能作為兵形勢派代表的首當其衝的就是曼施坦因,能攻能守,敢戰亦常勝,無論是1942年進攻克裡木半島,奪取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還是1943年在哈爾科夫的反手一擊穩住戰線,你都能看出其戰役指揮能力很高超,這樣的將領無論放在二戰那個國家,封個元帥都是理所當然的。

莫斯科戰役,軍神朱可夫巔峰之戰(上):兵臨城下

然而,這麼強的曼施坦因卻在東線遭遇了自己有史以來最大的敵人——蘇聯的朱可夫元帥。

朱可夫不是兵形勢派的代表人物,跟曼施坦因不同,他屬於兵權謀派的代表人物。

夫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這種型別的將領,不僅戰役指揮能力一流,而且戰略眼光相當出色,能左右一場戰爭的勝利。

在我國的典型人物就是孫子、吳起、韓信、李靖,一般像這樣的將領都是難得一遇,然而一旦碰上了一個卓越的兵權謀派將領,那這個人就是真正的“國士無雙”,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百戰百勝。

莫斯科戰役,軍神朱可夫巔峰之戰(上):兵臨城下

這可不是在刻意吹捧朱可夫,如果你看懂了朱可夫在莫斯科戰役之中的佈局,你也會知道朱可夫厲害在哪。

1941年10月,當朱可夫接手西方方面軍司令一職的時候,西方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的主力都已經被德軍包圍了,在朱可夫上臺之後的第三天就被殲滅,莫斯科門戶洞開,很多德軍將領已經開始暢想佔領莫斯科之後的慶祝活動,德國陸軍軍需部長瓦格納甚至在10月5日就開始叫囂:“俄國最後的垮臺就在面前,今晚克里姆林宮就要捲起行李走路了。”

而中央集團軍群博克更是急不可耐。

在蘇聯西方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的主力都還沒被殲滅的時候,就下達了作戰命令,命令古德里安的部隊繼續向前進攻,佔領莫斯科南部的交通樞紐圖拉,而第4集團軍、第4裝甲叢集則從正面發起強有力的進攻,而第9集團軍則去追殺撤退的蘇聯西方方面軍右翼部隊,兵鋒直指莫斯科。

莫斯科戰役,軍神朱可夫巔峰之戰(上):兵臨城下

當時,別說是德國,就連蘇聯自己也有很多人認為莫斯科已經守不住了,想要棄城逃跑。

但朱可夫卻不這麼想,他認為雖然蘇軍在維亞濟馬-布良斯克一戰中損失慘重,但德軍也不是沒有付出代價,前線蘇軍士兵的頑強阻止已經大大遲緩了德軍的兵鋒,所以現在只要能得到預備隊堵上因為大殲滅而出現的缺口,就可以把戰爭的時間往後拖到雨季,給莫斯科更多從其他各地調兵支援的時間。

於是朱可夫當機立斷,把手上的預備隊調到了主要的突擊方向上,並且大膽的削弱了次要方向上的守軍,讓德軍的攻勢撞上蘇聯士兵的頑強抵抗。這些部隊的目的從來就不是擋住德軍往莫斯科方向前進,而是儘可能的遲滯德軍的推進速度,把時間拖到雨季到來。

俗話說得好,“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等到朱可夫接替科涅夫、葉廖緬科成為前線指揮官之後,在十天前還在維亞濟馬因為死板、反應遲鈍而被大量包圍的蘇軍馬上煥然一新,不僅不會因為彈藥耗光、通訊中斷自亂陣腳,還能透過預先設伏重創德國的裝甲部隊,即便被擊潰也可以有序撤退到下一個地點,繼續頑強抵抗德軍的進攻。

莫斯科戰役,軍神朱可夫巔峰之戰(上):兵臨城下

古德里安在10月3號就攻佔了奧廖爾,但他在往圖拉前進的時候卻遭遇到了蘇軍頑強的阻擊,部隊損失異常嚴重。

“第四裝甲師在姆岑斯克南部遭到俄軍坦克的攻擊。損失慘重。在這次戰鬥中,俄軍的T-34型坦克,第一次顯現出它的優勢。這樣,估計我也不得不暫時停止迅速向圖拉開進的行動——古德里安”

就這樣,在朱可夫的強硬手段和對德軍主攻防線的精準預判上,莫斯科成功抗住了維亞濟馬-布良斯克包圍戰之後最危險的一段時期,隨後天氣開始眷顧蘇聯人——雨季來了。

莫斯科的雨和西歐的雨不同,由於當時蘇聯的基礎設施很差,很多地方都是泥路,一下雨,雨水和泥土一混合就變成了讓汽車、坦克難以移動的泥漿,雙方都因為這可怕的泥漿而達成了停戰的默契,一方在拼命掙扎著向前推進,一方在拼命的籌措援軍、鞏固莫斯科的城防工事。

莫斯科戰役,軍神朱可夫巔峰之戰(上):兵臨城下

光靠這一手準確判斷敵軍攻勢的本事,放眼整個二戰中也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更何況是在當時那種異常嚴峻的情形之下。

到了雨季結束、路面封凍的時候,德軍終於擺脫了那可怕的泥沼,中央集團軍群下屬的三個裝甲叢集立刻向莫斯科方向發起衝鋒,發誓要在嚴寒到來之前佔領莫斯科。

莫斯科戰役,軍神朱可夫巔峰之戰(上):兵臨城下

而朱可夫此時能用來防守莫斯科的兵力也從不到10萬人,變成了53個師又14個旅,超過100萬人。

由此,莫斯科戰役的勝負變成了蘇德雙方統帥能力的較量,由德國的博克元帥對戰蘇聯的朱可夫。

雖然自己手裡已經有了100多萬人,但朱可夫深知,這些部隊不僅缺乏訓練和實戰經驗,就連武器裝備也很缺,若是全面防禦,必定擋不住德軍的鉗形攻勢。

朱可夫決定賭一把!

他把自己手中戰鬥力最強的西伯利亞師放在了莫斯科的正面,同時放空了蘇軍在南北兩翼的防禦兵力,給德國人一種蘇軍主力都集中在中央,兩翼薄弱的錯覺,誘導德軍以他們擅長的鉗形攻勢發動進攻。

朱可夫是這麼想的,一旦德國人以鉗形攻勢發起進攻,他們的兵力必定會被分散,這樣一來,朱可夫就可以拖延德國的進攻速度,並且集中預備力量對德國其中一路鉗形攻勢發起反擊,如此一來,德國對莫斯科的進攻必將是一場慘敗。

莫斯科戰役,軍神朱可夫巔峰之戰(上):兵臨城下

不得不說。這個計劃十分冒險,因為一旦德國沒有用鉗形攻勢發起攻擊,而是集中自己的裝甲力量於一路,和蘇軍硬碰硬,那麼缺少準備的蘇軍很難擋住德軍的攻勢。

朱可夫在賭,賭德國會用鉗形攻勢發起進攻!

所幸,朱可夫猜對了,博克的戰略恰好就是以鉗形攻勢奪取莫斯科,這樣一來,德國的裝甲力量就被分散了,德國第三裝甲叢集從北方進行迂迴,第四裝甲叢集則從正面對莫斯科發起進攻,而古德里安則從南線向圖拉發起進攻。

莫斯科戰役,軍神朱可夫巔峰之戰(上):兵臨城下

我們應該說,不愧是博克嗎?

博克的這種部署,雖然分散了德軍的裝甲力量,但是隻要德軍的裝甲部隊能及時推進到預定地點,就可以在莫斯科地區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同時完成殲滅蘇軍重兵集團、攻克莫斯科兩個巨大的勝利,他自己也將作為結束戰爭之人而名留德國史書。

可惜,他的這種分兵之策恰好撞上了朱可夫預先佈下的圈套之中,而朱可夫也犯了一個錯誤,他沒想到德軍的能力實在太強了。

莫斯科戰役,軍神朱可夫巔峰之戰(上):兵臨城下

在北方,即便是補給不足,面前還有蘇軍的頑強阻擊,萊因哈特還是指揮第三裝甲叢集一路猛衝,突破了羅斯科夫斯基的防線,並於11月24日佔領了莫斯科西北部的樞紐克林,德國鉗形攻勢中的左翼鐵鉗到位了!

到了這個時候,一旦德軍再拿下圖拉,讓右翼的鐵鉗也到達攻擊位置,在德國兩支鐵鉗組成的鉗形攻勢之下,莫斯科岌岌可危。

更糟糕的是,為了守住莫斯科,朱可夫已經動用了自己能找到的一切力量,根本沒有援兵去增援圖拉。

如今,莫斯科戰役的勝負都集中到了古德里安能不能順利拿下圖拉上!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聯刪!

想了解二戰德軍在戰略、戰術層面更多有趣的知識,可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