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辨之學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世尊稱為“亞聖”。雖然他的思想是我國國學文化在前秦時期不容忽視的瑰寶,但卻鮮少有人通讀《孟子》一書,就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在讀《孟子》時,都常常

“廢書而嘆”

原因是這本書每一篇的篇幅太長,編排的順序上也不太合理。

第一章《孟子-梁惠王》篇的第一句就是梁惠王問孟子:“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利於吾國乎?”(老先生,不遠千里而來,你對我的國家有什麼好處嗎?)一開篇就大談“利益”、“好處”,真的很難讓人有興趣繼續讀下去。

再有甚者,通略翻看完整本書,大部分都是國君與孟子的對話,而且普遍的情況是國君問一句,孟子答一段;國君問兩句,孟子說好幾頁。所以孟子給人的印象也十分“囉嗦”,像一位喋喋不休的老人,讓人“避之不及”。

因此很多人在開啟《孟子》第一頁時,就已經打了退堂鼓。更糟糕的是,有些人斷章取義,曲解了孟子思想的原意,造成千古遺憾,這一點不得不讓人惋惜。

但孟子真是一位這麼不討喜的人嗎?如果是,他的思想又怎會流傳至今,被尊稱為“亞聖”呢?

其實孟子是一位相當有智慧的人,在與國君交談時,他不卑不亢,妙語連珠。更是善於使用比喻,常常把國君和一些權貴辯得啞口無言,“顧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他的思想不僅將孔子的理論詮釋得更加清晰,還注入很多自己的觀點,使儒家思想理論更完善,傳播範圍更廣。所以孟子對我國古代文化的貢獻,絕不容小覷。

本文總結了《孟子》一書中最重要的三種辯證關係,被稱為“三辨之學”。也是孟子思想的縮影,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瞭解孟子,瞭解他的思想體系。

第一,人禽之辨

人與禽獸的區別。

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君子儲存了那一點點,百姓去掉了那一點點。那麼,人與禽獸相差的那一點點區別是什麼呢?

就是真誠。

如此說來,是不是孟子認為老百姓就沒有希望了呢?儒家所謂的“君子”與“小人”都是值得動態的觀念。小人可以努力提升修養成為君子;君子也有可能放棄志向墮落成為小人。所以只要每個人敢於面對自己真誠的內心,就能擁有向善的力量,完全可以儲存人性的價值,成為君子。

第二,義利之辨

道義與利益的區別。

孔子說過“見利思義”,意思是看到利益就要考慮該不該得。所以“義”與“利”並不見得完全對立,如果是合乎道義的正當利益,孔子、孟子絕不反對。因此,孟子對與利益的分辨重點在於,為了道義可不可以犧牲利益。當利與義二者不可兼得時,我願不願意為了義而放棄利益。

義是由內而發的自我要求,而利是外在的收穫。收穫時可多可少,相對的。並不是收穫越多就越圓滿,反而從外而來的也極容易失去。但由內而發的品質,只要自己真誠的面對就能牢牢把握住。

第三,王霸之辯

王道與稱霸的區別。

王道是指周文王、周武王等明君的治國理念;而崇尚武力奪取政權,例如齊桓、晉文公等春秋霸主,透過各國之間互相爭戰而得到天下的方式,就稱為霸道。所以在孟子看來,諸侯爭霸再風光一時,也不過是“以順為正,妾婦之道也。”(《孟子·滕文公下》)

儒家主張的是“仁政”思想,也就是王道。要求執政者以德服人才能使天下得到真正的長治久安。讓老百姓都能走上人生正道。因此孟子才說,“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孟子·滕文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