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槍陣天克騎兵,為何宋朝不發展長槍陣?長槍真的敵不過大刀嗎?

眾所周知,在兩宋時期,北部的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讓給了契丹。

那一地區正是當時最好的良馬出產地,宋朝三番五次征討也未能將其重新納入統治區域。燕雲十六洲落入敵手,對宋朝的馬政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再加上連年征戰,宋朝軍隊難以組建起大規模騎兵,只能以步兵禦敵。

但是在這一時期,宋朝軍隊並沒有發展出像馬其頓軍隊那樣的長槍陣?這又是為何呢?難道西方人比較有智慧嗎?還是因為宋朝軍隊有更好的拒馬方法?

長槍陣天克騎兵,為何宋朝不發展長槍陣?長槍真的敵不過大刀嗎?

一、馬其頓長槍陣為何物?

馬其頓軍隊使用的長槍陣又被稱為馬其頓方陣,在歷史上赫赫有名,被西方學者稱作是在冷兵器時代裡,步兵對抗騎兵的最佳方法。

聯想到兩宋時期的屈辱歷史,所以人們才會有這般疑惑,如果宋朝採用馬其頓方陣來對抗騎兵,是不是結局就會好很多?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要想搞清楚為何宋朝不採取馬其頓方陣進行對敵,首先我們得了解馬其頓方陣到底是什麼?

馬其頓王國是古代歐洲的一個國家,大概位於如今的希臘境內。在公元前359年時,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為了挽救四面受敵的國家,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改革就是創立了馬其頓方陣。這一方陣一經創立就在戰場上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不僅幫助馬其頓王國打敗了入侵的敵國,還成為了其對外擴張的主力軍。

長槍陣天克騎兵,為何宋朝不發展長槍陣?長槍真的敵不過大刀嗎?

在一個馬其頓方陣中,重灌步兵,也就是手握長槍的步兵的人數一般為1024人。這些士兵每人配備一支薩里沙長槍、一支標槍,一把短劍,一個凹形銅面盾以及銅盔,一般只有位於前兩排計程車兵才會穿戴胸甲和護脛甲。並且這些士兵都是當時貴族精英,從小接受了系統化的軍事訓練,軍事素養極高。

這支重灌步兵配備長槍盾牌,面對呼嘯而來的騎兵,握緊手中的盾,將長槍指向敵人。敵方的騎兵看到這些明晃晃的槍頭,無論是人還是馬,都會形成恐懼心理,從而削弱衝擊的勢頭。

因此只要穩紮穩打地結成方陣拒敵,一般都會取得不小的戰果。而且培養一個騎兵的費用,要遠遠大於培養一個步兵的費用,難以攻破的長槍陣自然會讓騎兵統帥知難而退。

那麼既然長槍陣這麼好用,為何在中國的兩宋時期,沒有采取這一方法去對抗敵方的騎兵呢?

難道是因為那一時期資訊閉塞,導致中國的古人無從得知馬其頓軍隊的這一對敵方法,而自身在長期的對敵中,也沒能想出來類似的戰法,才沒能普及長槍陣呢?

長槍陣天克騎兵,為何宋朝不發展長槍陣?長槍真的敵不過大刀嗎?

二、歷史上的“長槍陣”

要想搞清楚這一問題,首先我們得知道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類似馬其頓長槍陣的對敵方法。

翻開歷史記載,我們發現了“槍”在中國的歷史十分悠久,《呂氏春秋》中記載:“未有蚩尤之時,民固剝林木以戰矣”。這個記載說明早在遠古時代,先民們就開始用樹枝等材料,製造簡單的長矛來進行戰鬥。而等到商周時期,長矛便開始演變為長槍,開始帶有鮮明的攻擊性。

但是在春秋時期,當時的各國軍隊並沒有步戰的傳統,大多是乘坐戰車進行戰鬥,以至於戰車的多寡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標誌。

所以這一時期長槍陣並沒有產生的土壤。直到春秋晚期,晉國一個叫做魏舒的人“毀車為行”,發明了魏舒方陣,這才結束了中國數百年的車戰歷史,開始轉入步戰時期。

長槍陣天克騎兵,為何宋朝不發展長槍陣?長槍真的敵不過大刀嗎?

也是在這一時期,長槍開始發揮出其耀眼的光芒。 從各地出土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出在春秋戰國時期,軍隊中大量地裝備了長矛、長槍,長戟等槍形武器,並且長度都達到了三到五米的距離,這麼長的武器也只能以方陣的形式進行使用。

例如當時十分出名的魏武卒就是純粹的步兵方陣。

等到了秦朝一統天下之時,秦軍就已經學會了將長槍和盾結合起來,用以攔阻敵軍的進攻。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純粹的長槍方陣越來越難尋蹤跡。

在後續王朝的軍隊中,步兵都是配備著短槍,大刀,弓箭,盾牌等武器,很少會出現單純的配備長槍的軍隊。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長槍陣逐漸被中國軍隊所拋棄了。

等到了宋朝時期,即使騎兵橫行中原大地之時,也難以見到長槍陣的重現,這又是為什麼呢?

長槍陣天克騎兵,為何宋朝不發展長槍陣?長槍真的敵不過大刀嗎?

三、宋朝為何不用長槍陣?

實際上,宋朝不用長槍陣的原因與中國的戰爭傳統有關。

自春秋戰國以來,中原大地紛爭不斷,在漫長的戰鬥歷史中,中國軍隊已經發展到了極為成熟的階段。在戰場上很少出現單個兵種進行作戰的情況,一般都是多兵種進行結合,講究靈活多變,像長槍陣這種較為笨拙的戰術很快就被淘汰了。

而且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國軍隊越來越注重遠端火力。從戰國時代開始,中國軍隊有三分之一以上計程車兵都配備了弓弩,而到了宋朝時期,這一資料更是達到了三分之二。在這一背景下,結陣據守的長槍陣根本防不住呼嘯而來的箭雨。

長槍陣天克騎兵,為何宋朝不發展長槍陣?長槍真的敵不過大刀嗎?

更何況宋朝軍隊所面臨的騎兵並非是單純的重甲騎兵,而是精於騎射的輕騎兵。這些騎兵往往不會發起大規模衝鋒,乖乖往槍口上撞,而是來去如風,不斷的進行侵擾。

而且,這些騎兵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劫掠”,他們往往不會選擇宋軍聚集的地方去,而是不斷的劫掠宋朝的一些村鎮,小城,令宋軍疲於奔命。

宋朝軍隊面對這些騎兵時,如果採用長槍陣這種戰術,只能是被這些騎兵繞著不斷的放箭,成為一個不能動彈的活靶子。

在當時,宋朝軍隊能採用的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據城而戰,憑藉堅城阻攔這些騎兵的南下。在這一時期,貿然的出城與這些騎兵進行野戰是十分不明智的,因此宋朝軍隊未能普及長槍陣。

長槍陣天克騎兵,為何宋朝不發展長槍陣?長槍真的敵不過大刀嗎?

那麼宋朝就沒有剋制這些騎兵的戰術嗎,其實是有的。

為了對抗這些精於騎射的騎兵,宋朝軍隊發明出了一種堪稱武裝到牙齒的盔甲—步人甲。一旦在野外遭遇敵軍,這些宋軍就可以立馬圍成一圈,外圍便是這些披著重甲的步兵,而裡頭便是弓弩手,依靠這樣的陣型來抵禦住騎兵的衝鋒與侵擾。

所以,宋朝為何不普及拒馬的長槍陣,是因為這種長槍陣在面對精於騎射的輕騎兵時,根本發揮不出太大的作用,選擇與騎兵進行野戰也是十分不智的決策。

在缺乏足夠的反擊能力時,宋朝軍隊以其結陣拒馬,不如據城自守。

文/樂宇

參考資料:《馬其頓方陣戰術系統研究》,李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