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中,守城士兵寧願用石頭砸,也不去推倒攻城梯子,為何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戰爭幾乎是始終橫亙在其中的存在。對比現代化戰爭而言,古代戰爭中的確沒有殺傷力過於強橫的武器,但其間慘烈也絕非今人能夠想象。

而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這樣一點:在中國古代戰爭中,守城士兵都寧願以石頭為武器,去砸那些從雲梯攀援而上的敵軍,但不會去推到梯子,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古代戰爭中,守城士兵寧願用石頭砸,也不去推倒攻城梯子,為何

古代戰爭

首先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古代戰爭。所謂“戰爭”,其實就是一種以相互使用暴力、攻擊以及殺戮等為主要行為,發生在集體、派別、國家等之間的武裝戰鬥。

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獲得政治、經濟以及領土方面的利益,雖然軍人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但往往觸發戰爭的並非他們,而是一眾政治家。

古代戰爭

古代戰爭中,守城士兵寧願用石頭砸,也不去推倒攻城梯子,為何

也正是因為如此,戰爭被很多人解析為矛盾鬥爭表現的最高形式與最暴力手段,其亦被視為政治和外交的極端手段。

另外,廣義層面的戰爭並不僅限於人類物種,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等,也會爆發戰爭,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戰爭被認為是原始社會的使用方法之一。

軍隊

而不管是在現代還是古代,戰爭都會給人類造成非常巨大的傷害以及損失,因此其在現代人類社會並不被主流認可。

不過在古代,戰爭卻是非常正常且合理的存在。畢竟古代的生存資源更加有限,古人想要很多地生存下去,他們就不得不從其他地區或者百姓手中進行爭奪。

古代戰爭陣法

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中,中原王朝和周邊遊牧民族、蠻夷的鬥爭很少止息,君主們或許是為了擴張領土、成就霸業;或許是為了爭奪資源、生存下去……

總而言之,戰爭在古代歷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往往被當成歷史的見證者,用一抹抹早已乾涸的血跡向我們展示著一段非一般的歷史。

古代戰爭

古代戰爭之守城戰

在人類源遠流長的發展歷史中,戰爭出現了很多型別,並且在這期間還出現了不少日益先進的武器裝備。而古代人們則因為科技的限制——

所使用的武器裝備大多為冷兵器,期間還會使用一些輔助性工具,以達到取勝的目的。相比於其他型別的戰爭來講,守城戰無疑是非常典型且常見的一種對戰形式。

古代戰爭

儘管守城的一方會在敵人來襲之前儘可能做好所有的城外防禦準備,但哪怕是再嚴密的防禦體系,也有可能被敵軍破除。

此時守城戰便進入到非常關鍵的階段,如果守城士兵無法阻止敵人爬上城牆,那麼他們和城中百姓的結局勢必不會多好。於是守城士兵們搬出了各種事先準備好的武器。

古代戰爭

在這些武器中,火油無疑是非常好用的一種戰備物資,面對奮力攀援的敵軍,守城士兵只需要將燒得滾燙的熱油迅速潑下,並拿火把點燃,敵軍便必定受挫。

另外還有金汁、水等,其實也可以燒得滾燙之後再使用,它們都能夠很好地阻礙敵人攻勢。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物資越來越少,而敵人依舊有攻城的餘力。

古代戰爭

屆時城破也不過是時間問題,這其實也是為什麼人們會說古代守城戰悽慘程度更甚、悽壯景象更令人膽寒的原因之一。

當然了,除了這裡提到的火油、金汁沸水,古代守城士兵還會使用滾石、檑木等。其作為投擲殺敵、砸毀攻城器具的好東西,守城士兵對它們的使用也更為頻繁。

古代戰爭

守城戰不推倒梯子的原因

只是不管敵人最後能不能爬上城牆,守城士兵都不會對敵人的雲梯等攻城裝置進行“推倒”的行為。這並非一種約定俗成,而是因為守城士兵清楚:

那些用來攻城的雲梯根本就推不動;

推雲梯等同於一種無用功。

之所以說雲梯推不動,主要是因為雲梯本身體型龐大,非常笨重,並且其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發展得很完整。

為了避免守城士兵推動梯子,古人在雲梯的頂端裝有不少鉤狀物,它們能夠很好地勾住城緣,避免梯子直接被推倒。另外雲梯上還有著眾多攻城士兵。

雲梯攻城

這些攻城士兵的體重再加上雲梯的重量,除非是數名天生神力之人,否則很難將雲梯直接推倒。還有一個比較關鍵的點:

古代雲梯的構造是穩定性很強的三角結構,這就導致雲梯本身具備足夠出色的效能,以避免有人去推倒它。且就算雲梯出現晃動,它也會因為夾角間作用力而堅挺著。

雲梯攻城

再者就是古代攻城士兵也不會將梯子嚴絲合縫地貼城牆而擺,其與城牆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對於攻城士兵而言,他們可以透過雲梯跨越這段距離,到達城牆之上。

而守城士兵卻無法在身體存在懸空的情況下使全力去推動雲梯,可以說對於守城士兵而言,推雲梯這個行為相當於無用功。

古代雲梯

與其在那裡白白浪費力氣,還不如多扔兩塊滾石,直接從兵力根源緩解敵軍攻勢。當然,除了這兩個原因以外,關於這無人推梯的情況,有人還提出了另外的觀點。

比如說城下的投石車以及弓箭手會對來推梯子的人進行精準打擊;雲梯的頂端佈滿了塗抹劇毒的尖刺,守城士兵根本無從下手等。

古代戰爭雲梯攻城

如果不推梯子,那該如何防禦呢?

由於雲梯被推倒的可能性非常小,這也使得很多人在思考,如果真的遇上了使用雲梯攻城的敵人,該如何進行防守呢?

對此墨子在與禽滑釐交流的過程中給出了具體佈置。據《墨子·卷十四·備梯》篇記載: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古代雲梯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就是因為笨重而行動困難。因此墨子提出了這樣的針對性守城方法:

“子墨子曰:問雲梯之守邪?雲梯者重器也,其動移甚難。”

雲梯復原模型

在城牆上築起“行城”和“雜樓”,將自己環繞起來。並且在這些行樓以及雜樓間要設定適當的距離,同時於這些距離空隙部分拉上防護用的遮幕;

遮幕之上還必須加上“堞”,即一種寬十尺,左右兩邊所編大木橫出各二十尺,高度和寬度與行城相應的鋸齒狀矯牆;

在矯牆之下開“爵穴”、“煇鼠”(一種用於觀察等用的小孔),並且為避免敵軍集中損毀這些小孔,它們需要用東西給遮擋起來;

加裝好城牆上的防禦牆體系後,還需要對供投擲的技機、抵擋衝撞的衝撞車以及供出外救援用的行棧等進行部署,且在這些器械之間還要挾進持鐫和持劍計程車兵;

最後再挑選一些視力很出色、具備一定軍事指揮才能計程車兵,由他們觀察和發號施令。

期間使用火油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敵人進行密集打擊,如此一來雲梯攻城就可以被破解。

古代攻城戰爭

除此以外,墨子還對守城士兵需要使用到的武器以及裝備進行了補充說明,並且他還提到,在幾次擊退敵人之後,守城士兵需要尋找到最佳時機進行反擊。

總的來說,敵人疲憊到退出時是最好的反擊機會,此時須得有勇武的主將率領敢死隊從左右出穴門追擊潰逃之敵,並且不論戰局優劣,都必須在城上鼓聲響起時退回。

古代戰爭

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敵人“詐敗”,經歷多次攻城失敗後,一些負責指揮攻城的主將會使用“誘敵深入”之計,將守城士兵引進陷阱之中,並進行殲滅。

因此當敢死隊出發以後,城牆上那些目力出色的負責指揮計程車兵以及最高指揮者必須時刻關注雙方動向,一旦發現不對立即召士兵返回。

古代戰爭

等到晚上的時候,守城士兵還可以提前設定埋伏,然後在約定時間到了以後,趁著上喧天的鼓點聲衝擊敵人軍營,並儘可能擒殺敵軍首領。

期間只要做好資訊對接和設定陣營暗號,就能夠在少數傷亡的情況下徹底搞定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