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中有2個錯誤決定:錯殺一名大將,錯放一個小人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集團的軍師,也是蜀漢一段時間的實際操盤手。歷史上的諸葛亮雖然沒有小說、影視作品裡的那麼神奇,但能力確實可圈可點。先是在赤壁之戰挫敗了曹操吞併天下的陰謀,然後又幫劉備建立蜀漢政權,自己也成為了蜀漢的丞相。儘管大權在握卻沒有私心,而是盡心盡力輔佐後主劉禪,完成蜀漢、自己的理想抱負。因為超強的能力和完美的人品被後來歷朝歷代歌頌,直到現在已經走上了神壇,成為了完美人物的代表。

諸葛亮一生中有2個錯誤決定:錯殺一名大將,錯放一個小人

其實諸葛亮的一生雖然很搶眼,但實際上也有敗筆。這個敗筆就是兩個人,一個不該殺的卻被他殺了,一個該殺的人卻被他留了下來,終成大患。

殺了大將魏延

不該殺的人就是大將魏延,他和蜀漢的五虎上將一樣,是一個從士卒一步步成長為將軍,後來又成為名將的人。魏延年輕時遊手好閒,為了討生活,黃巾起義時加入荊州軍隊,憑藉兇悍勇猛的性格,斬首了很多黃巾賊。後來繼續在荊州剿匪,職務也從士兵到伍長、什長、曲長、校尉轉變。

諸葛亮一生中有2個錯誤決定:錯殺一名大將,錯放一個小人

平定荊州各種匪患後,其實按照魏延的功績他可以晉升為將軍,但因為沒有背景只能成為一名校尉,然後被安頓到長沙做守將。赤壁之戰後荊州南郡被劉備所得,劉備決心要吞併荊州,魏延認可劉備的人品和集團的平臺,當劉備攻打長沙的時候獻城投降。儘管諸葛亮厭惡魏延這種賣主求榮的人,但劉備卻很賞識魏延的眼光和能力,對他委以重任。

諸葛亮一生中有2個錯誤決定:錯殺一名大將,錯放一個小人

劉備攻略益州時魏延作為先鋒,一路攻城拔寨,攻下了從江州到成都路上的所有屏障,打通了蜀軍運輸糧道。漢中之戰和劉備一起在陽平關前作戰,魏延刻意牽制住張郃,掩護劉備孤軍深入定軍山,最後合圍、斬殺曹軍主帥夏侯淵,戰後還親自帶隊追擊敵軍擴大戰果。後來所有人以為劉備將會任命張飛做漢中太守,但劉備卻認命魏延。而魏延坐鎮漢中十餘年時間,曹魏多次興兵來犯卻一無所獲,甚至後來的漢中太守王平、蔣琬等人都繼續延續魏延的防禦策略。

諸葛亮一生中有2個錯誤決定:錯殺一名大將,錯放一個小人

諸葛亮北伐之戰時魏延曾經和他提起奇襲長安的計劃,但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兇險,而且魏延還有奪權的嫌疑,不僅拒絕了魏延的建議,而是還設計殺魏延。當諸葛亮制定蜀軍撤退時特意安排魏延率本部兵馬斷後,目的就是借魏軍的手殺了魏延,然後安排姜維、馬岱做後手。當魏延安然無恙撤回蜀地後,姜維、馬岱等人突然向魏延發難,最後斬首魏延。至此,蜀漢最後一名開國老將離世。

放了小人楊儀

楊儀這個人出身於益州名門望族,妥妥的一個世家子弟的身份。當初劉備攻略益州的時候楊儀還很年輕,他很敏銳認為未來益州將會為劉備統治,建議家族應該向劉備靠攏。後來楊家為劉備提供了一些軍需物資和糧草,劉備拿下益州後開始清算、回報益州本土士族。楊家因為資助過劉備,不僅得到了很多資產,楊儀也被安排到諸葛亮身邊做事。

諸葛亮一生中有2個錯誤決定:錯殺一名大將,錯放一個小人

在蜀漢國力蒸蒸日上的時候,楊儀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憑藉著家族的關係為諸葛亮施政的時候省下很多麻煩事,甚至劉備打漢中之戰時楊儀在運送糧草的時候兢兢業業,從未出過半天紕漏。因此得到諸葛亮賞識,當諸葛亮掌權蜀漢後楊儀平步青雲,很快被諸葛亮分配到軍中,當做未來蜀漢棟樑培養。

諸葛亮一生中有2個錯誤決定:錯殺一名大將,錯放一個小人

而當蜀漢走下坡路之後,楊儀見風使舵的本性就暴露了出來。因為荊州的丟失以及夷陵之戰的失敗讓楊儀認為蜀漢實際上已經撐不了多久,心思活絡的他開始讓家族眼線暗中聯絡曹魏,經常給曹魏傳遞情報。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楊儀是參軍,魏延提出奇襲長安的計劃他也知道,也支援諸葛亮斬殺魏延。

諸葛亮一生中有2個錯誤決定:錯殺一名大將,錯放一個小人

當諸葛亮離世後蔣琬掌權,在蔣琬看來現在益州的世家已經開始不受控制,甚至敢公然反對朝廷旨意,多次請求劉禪處理一批益州世家子弟。這件事沒有針對楊儀,但楊儀認為蔣琬是對自己發難,於是提前先發制人,想私下裡解決蔣琬。後來被蔣琬、姜維識破用意還不知悔改,聲稱假如我當時投靠曹魏就沒什麼事了,最後被劉禪處決。而楊儀的死不僅僅是個他一個人,直接傳導到整個益州士族不滿,明裡暗裡勾結東吳和曹魏,經常破壞蜀漢朝廷計劃。

假如調換,蜀漢不至於此

拋開魏延和諸葛亮的成見不談,魏延本人的軍事能力很是很強的,畢竟鎮守漢中十餘年卻穩如磐石,這份戰績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到的。而且蜀漢到了後期之後人才極度匱乏,像魏延這樣的沙場老將簡直就是一個寶貝,憑藉他的經驗,完全可以為蜀漢培養很多人才,也為蜀漢多加點元氣。

諸葛亮一生中有2個錯誤決定:錯殺一名大將,錯放一個小人

而楊儀這樣人就像一條隱藏在角落裡的毒蛇一樣,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發難,不知道它對你的想法,甚至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給你致命一擊。這種人才是一個集團裡面最危險的人,畢竟無數歷史證明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假如諸葛亮調換了他們兩人的處置方式,留下魏延和處理楊儀,或許蜀漢將會繼續北伐,蜀漢存活的時間也會更長久。

小結

或許諸葛亮也沒有想到,僅僅殺了魏延一個人才之後就讓蜀漢元氣大傷,甚至連北伐這杆大旗都沒人扛起來,徹底淪落成了一個偏安一隅的政權,國內離心離德。而楊儀的破壞力卻比諸葛亮當初的弟子馬謖還要大,這種結果簡直就是諷刺。

但從蜀漢的結局也可以知曉,一個集團不允許將重任放在一個人的身上,這不是因為這個人不可靠,而是因為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而且人也會犯錯。當一個錯誤的決定傳導到整個國家,或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