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康復的時機與方法,你都瞭解嗎?

腦卒中在我國是發病率、死亡率、致殘率均較高的疾病之一。

儘管腦卒中的診療技術不斷提高,死亡率明顯下降,但存活的患者中仍有不同程度的偏癱、失語、認知障礙等存在而致殘。給患者在精神和經濟上帶來不同程度的負擔。

康復訓練對降低腦卒中患者的致殘率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能夠最大限度地恢復其癱瘓肢體的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對於偏癱患者的康復,一方面需要修復受損的腦組織細胞,加快側肢迴圈的形成和病理過程的恢復;另一方面需要充分發揮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重組作用。

腦卒中康復的時機與方法,你都瞭解嗎?

這兩方面都離不開康復訓練的支撐。康復期間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早期康復

中風偏癱後應早期進行康復運動訓練,偏癱患者家屬普遍認為在應讓患者躺著養病,擔心過早活動會加重病情,導致許多偏癱患者錯過了最佳康復時機。

臨床實踐證明腦卒中偏癱患者越早介入康復治療,功能恢復及整體治療效果越好,可以有效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偏癱患者從發病開始到患者神志清楚,生命體徵開始平穩,疾病不在出現惡化跡象的情況下,24-48 h後就可以針對性的安排康復訓練。

此外,康復治療除了要趁早,還要找專業的康復師對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進行評估,給予患者專業有效的康復治療方法!

2.預防過用、誤用綜合徵

一般患者及家庭對於康復訓練的認識不足,認為康復訓練就是一般的活動鍛鍊,在沒有經過科學指導下盲目開展康復訓練,導致過用、誤用綜合徵。

患者在下肢肌力、張力不足時,便由家人扶著行走,急於求成,往往會造成扭傷、骨折等問題,因此要經過康復師的評估後再決定是否開始行走練習;

在偏癱患者自行開展鍛鍊時,往往會想只要把胳膊和腿的肌力鍛鍊上來就可以,可越是努力鍛鍊,胳膊越是僵硬,走路的時候也很不平衡,每次健側腿跨出去的時候,患側腿就撐不住,走路越是不穩,身體就越緊張,胳膊也就蜷得越厲害,原因是加強代償側的鍛鍊,而忽略病肢的訓練導致。

進行康復訓練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減少代償,讓患者學會用“巧勁”控制患肢,避免盲目地進行肌力增強訓練。

偏癱患者應該去正規的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治療,即使在後期康復訓練中需要自行在家中康復也需要在專業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

腦卒中康復的時機與方法,你都瞭解嗎?

3.主動參與

偏癱患者認為康復治療就是康復治療師給抬抬胳膊、動動腿,殊不知在康復訓練中,康復治療師是老師、是教練,而患者是主動參與者,患者主動參與,才能使康復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被動訓練或機械訓練雖然對大腦有反向刺激作用,但患者多處於被動接受狀態,缺乏直接改善腦神經代謝技能的作用,效果不佳,且容易造成已有功能的倒退。

因此,康復訓練要由被動訓練逐步過渡到主動訓練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4.心理康復

偏癱患者伴隨心理障礙的比例約為20%-70&,心理障礙的解除對偏癱患者的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早期癱瘓患者生活需完全依賴他人幫助,難以接受事實,就會表現出否認、抑鬱、自暴自棄等不良情緒,甚至會拒絕或者消極配合治療,部分患者會產生自責、自卑感,直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生活功能的恢復。

因此,患者的心態調節非常重要,醫師、治療師、家屬因為患者創造關心、愛護、支援、互助的康復氛圍,讓患者看到康復鍛鍊可以改善適應能力,積極主動克服困難,爭取各項功能的最佳康復。

腦卒中康復的時機與方法,你都瞭解嗎?

5.長期堅持

康復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大多數患者和家屬都有依賴醫護人員為其治療的心理,出院後缺乏主動鍛鍊,已恢復的功能出現倒退。

其實,康復是一個長期的治療活動,包括院內康復治療和院外自我康復階段。

有患者和家屬把出院當作是治療和運動功能恢復的結束,好就好了,不好也就放棄了。

事實上,只要堅持,不同的患者還會有不同的進步,保持已有進步,開發潛在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會逐漸提高;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康復的療程和療效是有很大差別的。

臨床上一般認為腦出血患者在發病後的半年之內,尤其是前3個月內,是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期,也是康復訓練的黃金期。

病程超過半年則進入後遺症期,康復療效的變化變得相對緩慢,但是並不代表就可以停止康復訓練,反而半年後患者更需要積極的進行康復訓練;所以,即使半年及出院後也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堅持自我康復。

最後,患者在康復期間,還應注意保持血壓穩定,積極治療心臟病,控制血糖、血脂在正常範圍。生活規律化,調整心理狀態,合理膳食營養,戒菸,戒酒,避免過度勞累。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若有變化及時就診避免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