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辨證使用“辛開苦降法”

苦降辛通法,一名辛開苦降(洩)法,或苦辛通降法,是將苦寒與辛溫兩種不同性味與功用的藥物,相互配伍合用的一種治法。

從八法來說,是溫清的合法;從藥物性味來說,是寒熱藥的配伍及苦與辛味藥的組合;從方劑來說,主要來源於瀉心湯類方,

按照“異類相使”的配伍原則,以求達到通降(開洩)的目的。

根據實踐體會,苦降辛通法的應用範圍甚廣,既可用於治療溫病的溼熱證,而對雜病中胃痛、痞滿、嘔吐等病證適用機會尤多。

從病名聯絡,涉及到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急性胃腸炎、膽囊炎及膽石症、膽道蛔蟲或併發感染、胰腺炎、腸傷寒等多種疾病。

概言之,主要是消化系統疾病的一個重要治法。

同時,若其他系統病變影響到消化系統,

而致胃氣通降失常者,

亦可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採用苦辛合法。

1

藥義分析

苦寒與辛溫藥合用,其藥理功能主要在於通降胃氣,具體地說,有如下幾點:

一、調整氣機升降

苦寒藥性主洩降,寒能清洩胃熱、鬱火,苦味又能瀉痞和健胃;辛溫藥性主宣通,辛能理氣開痞健胃,溫能宣陽散寒。

苦辛合用,可以清熱和胃,順氣降逆,使中焦痞結得開,痛嘔能平,氣機升降得和。

二、互相制約偏勝

苦寒太過,寒涼冰伏之性每易戕傷脾胃陽氣,少佐辛溫之品,可制其偏弊;

從另一面來說,苦寒藥又能制約辛溫燥烈之性,必要時適當合伍,可免助熱生火。

三、作為反佐從治

在用大劑熱藥或寒藥治療寒證或熱證而發生格拒情況、患者不能受納藥物時,如能根據“從治”之意反佐少許相反效能的寒藥或熱藥作為引導,則可解決這一矛盾。

例如:火熱上衝的嘔吐,純投苦寒而上逆不下者,反佐辛通,每能取效,

從藥物炮製來看,薑汁炒黃連或山梔即有寓辛於苦之意。

常用的苦寒類藥有黃連、黃芩、山梔及大黃等,這幾味藥雖然都有清熱洩痞的作用,但區別對比而言:

黃連、黃芩性燥,梔子、大黃性潤。芩、連清熱燥溼,苦而性滯,寒而氣燥,守而不走;山梔清胃降火,散鬱除煩,導熱下行;大黃清熱瀉火,下滯破結,走而不守。

因此,溼火,口苦粘、苔黃膩宜用芩、連;鬱火,口乾渴、苔薄黃、舌質紅宜用山梔;有形熱結,脘痞腹痛拒按,苔厚當取大黃。

一般來說,邪熱鬱胃所致的痞痛,多屬無形熱結,應用大黃的機會很少,但熱結程度較甚,或兼夾有形之邪時,則又需要配合大黃以加強洩熱散結開痞的作用。

常用的辛溫類藥有乾薑、附子、桂枝、半夏、厚朴、紫蘇梗、吳萸等,這些藥雖然都有理氣開痞的作用,但在與苦寒藥配合時,當按其特長分別選擇。

如干姜、附子、桂枝溫中散寒,以寒熱錯雜者為宜;半夏化痰和胃,以痰熱互結者最合;厚朴燥溼寬中,可治溼熱中阻;蘇梗理氣解鬱,適用於胃熱氣滯;吳萸溫中利氣,入肝解鬱,可治肝胃鬱火上逆。

以上列舉之兩類藥,可按其特性分別選用,或同時採用二三種協同增效。

2

辨證要點

凡病位在中焦心下至臍上脘部,病變髒器重點在胃,而與肝膽及腸密切相關;

發病機理為邪阻中焦,胃氣鬱滯,通降失常,病理因素以熱鬱為主,併兼與其他病邪互見,而見寒熱錯雜、痰熱互結、溼熱中阻、胃熱火鬱等各種證候者,俱為苦辛法的適應指徵。

臨床表現以痞滿、脘痛、嘔吐等證候為主要特徵,或伴瀉利,口中幹苦、粘膩,舌苔黃濁膩或罩灰,或底白罩黃、質紅,脈弦或兼滑、兼數。

一、痞滿

指心下脹悶如塞,氣閉不舒,按之濡,或硬滿似有抵抗感,是為邪熱與寒、痰、溼等互結,中焦痞塞,上下升降失調。

二、脘痛

胃部疼痛,連及脅肋,痛勢急迫,拒按,或心中疼熱、煩滿。是為寒鬱熱伏,或冒熱火鬱,胃氣失於和降,不通則痛。

三、嘔吐

多見嘔吐酸苦,甚至食入即出,常有噫氣,或見乾嘔有聲,或見噁心泛吐痰涎,每兼吞酸、嘈雜。

是寒格於中,拒熱於上,火逆上沖;或肝膽鬱火上逆,胃氣不降;或痰溼與鬱熱互結,胃氣上逆所致。

必須指出,如無熱鬱的病理表現,僅單純由於寒、痰、溼濁、食、虛等所導致的痞、痛、嘔,一般均非苦辛通降法的適應症,但在必要時,也可根據互相制約或從治之意,溫清合用,寒熱並投。

注:

具體用藥請遵醫囑!

本文選摘自《周仲瑛臨床經驗輯要》,周仲瑛著,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1998年7月。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封面圖來源於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