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飽脹5年餘,萎縮性胃炎,中醫活血化瘀、疏肝和胃,療效顯著

張某,男,38歲。

主訴:

胃脘飽脹,食後滿悶尤甚,噯氣稍舒,不思飲食,迄今已5年。

病史:

平時工作壓力較重,思緒紛繁,煩躁

,偶有右脅隱痛,夢多易醒,口乾欲飲,大便乾燥且隔日一行。

胃脘飽脹5年餘,萎縮性胃炎,中醫活血化瘀、疏肝和胃,療效顯著

診查:

面色少華,形體消瘦,精神萎靡

。苔薄膩,舌質淡紫,邊尖紅,脈細略數。

兩月前經外院胃鏡檢查,診斷為

慢性萎縮性胃炎

。胃黏膜活檢病理檢查為輕度腸腺上皮化生。

辨證:

操勞過度,肝失條達,氣滯血瘀,肝胃不和。

治法:

益氣養陰,疏肝和胃,養心安神,活血化瘀。

方藥:太子參15g,北沙參15g,天麥冬各12g,枸杞子12g,川楝子12g,八月札30g,廣鬱金12g,江枳實9g,紫丹參15g,炒棗仁12g,制大黃4。5g,炙烏梅4。5g,生山楂4。5g,7劑。

二診:

近日胃脘飽脹、滿悶等症有所減輕

,胃納稍增,口乾略減,大便仍幹,苔脈如前。

方藥:制大黃、炙烏梅、生山楂均增改為9g,7劑。

胃脘飽脹5年餘,萎縮性胃炎,中醫活血化瘀、疏肝和胃,療效顯著

三診:

胃脘脹滿明顯減輕,噯氣消失

,納食漸香,口乾好轉,大便已潤,情緒亦較前舒坦。

苔薄膩,舌質淡紫,脈細。再以益氣養陰、疏肝和胃為治。

方藥:太子參15g,北沙參15g,天麥冬各12g,枸杞子12g,紫丹參15g,八月札30g,廣鬱金9g,蒲公英30g,蓬莪術12g,炙烏梅9g,生山楂9g,制大黃9g,14劑。

胃脘飽脹5年餘,萎縮性胃炎,中醫活血化瘀、疏肝和胃,療效顯著

四診:基本守原方。從略。

七診:迭進益氣養陰、疏肝和胃之品,

胃脘飽脹、噯氣、脅脹、口乾等症均已消失

,胃納較香,大便正常。脈細,苔薄膩。

複查胃鏡影像:

慢性淺表性胃炎

。活檢:

未見腸腺上皮化生

。再予益氣養陰、疏肝和胃。

方藥:潞黨參15g,北沙參15g,天麥冬各12g,枸杞子12g,八月札30g,廣鬱金9g,蒲公英15g,蓬莪術12g,炙烏梅4。5g,生山楂4。5g,制大黃6g,14劑。

胃脘飽脹5年餘,萎縮性胃炎,中醫活血化瘀、疏肝和胃,療效顯著

按語:本例

胃脘飽脹,食後滿悶尤甚,噯氣納呆已有5年。

患者乃對外貿易幹部,工作繁忙,平時常處於焦慮緊張狀態,以致

氣陰兩傷,肝胃不和,氣血虧虛,瘀阻中焦。

方用太子參、北沙參、天門冬、枸杞子以益氣養陰;

川楝子、八月札、廣鬱金、枳實以疏肝和胃;

炙烏梅、生山楂以資助胃酸;

酸棗仁、丹參、大黃以安神化瘀通腑。

因活檢發現患者有輕度腸腺上皮化生,故選用天門冬、枸杞子、八月札等養陰疏肝之品,均有抗癌作用,以防惡變。

注: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需選用請諮詢專業醫師。(文章內容圖片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