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必備!改善消化不良,這6大類藥物你用對了嗎?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一文總結6大類改善消化不良的藥物及選用!

消化不良是一組常見臨床症候群,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燒灼感、餐後上腹部飽脹和早飽感,還包括上腹部脹氣、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納差及噯氣等,可伴有腹瀉,其根據病因不同,可分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器質性消化不良(OD)。目前改善消化不良藥物有促動力藥物、消化酶製劑、益生菌製劑、抑酸劑、孕激素類似物、糖皮質激素等。

一、6大類改善消化不良的藥物

促動力藥物

促動力藥物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伊託必利、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可促進消化道正常蠕動及改善食慾,同時改善消化不良與進餐相關的上腹部症狀,如餐後上腹飽脹、早飽等,也可發揮止吐等作用。

注意事項:

不良反應有腹痛、腹瀉、口乾、心悸、心電圖QT間期延長等。多潘立酮可使血催乳素水平升高,引起非哺乳期泌乳等。甲氧氯普胺易透過血腦屏障,可阻斷中樞多巴胺受體而致錐體外系反應,尤其是老年者,引起睏乏、易激、震顫、面肌痙攣、遲發性運動障礙等帕金森樣症狀;阻斷垂體多巴胺受體後,可引起高泌乳素血癥,致乳房脹痛、泌乳及月經不調等。

消化酶製劑

消化酶製劑如胰酶腸溶膠囊、複方消化酶膠囊、複方阿嗪米特腸溶片、米麴菌胰酶片、多酶片等,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促進排空,可改善上腹飽脹、納差等消化不良症狀,同時改善食慾不振。

注意事項:

胰酶腸溶膠囊禁用於急性胰腺炎早期和慢性胰腺炎的急性發作期。複方消化酶膠囊禁用於急性肝炎和膽道完全梗阻者。複方阿嗪米特腸溶片禁用於肝功能障礙、急性肝炎、膽道梗阻及膽絞痛者。米麴菌胰酶片禁用於急性胰腺炎早期和慢性胰腺炎的急性發作期。

益生菌製劑

益生菌製劑含有雙歧桿菌、乳桿菌、糞鏈球菌、枯草桿菌、酪酸梭菌等益生菌製劑,可改善與進餐相關的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注意事項:

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如噁心,胃部不適、胃腸脹氣、輕度腹部不適、腹痛、腹瀉、腹脹,隨著服用時間延長,症狀可自動消失。其他包括心悸、頭暈等。罕見引起菌血症、感染性心內膜炎等風險,且多發生於已有疾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及短腸綜合徵為禁忌症。益生菌製劑多數為活的微生物,應避免與抗菌藥物同用,以免影響療效。若需聯用抗菌藥物,應加大益生菌製劑劑量或錯開服藥時間,最好間隔2-3h以上。布拉氏酵母菌、酪酸菌和芽胞桿菌製劑對抗菌藥物不敏感,可與抗菌藥物同用。

抑酸劑

抑酸劑如質子泵抑制劑(PPI)、H2受體拮抗劑,可改善非進餐相關消化不良的上腹痛、燒灼感、反酸為主的症狀。

注意事項:

PPI不良反應包括白細胞減少、頭痛、腹瀉、食慾減退、維生素缺乏、礦物質缺乏、繼發性感染、骨質疏鬆、髖部骨折、腸道菌群移位等。H2受體拮抗劑易快速耐受,若年齡大、伴腎功能損害和其他疾病時,易產生不良反應如腹瀉、頭痛、嗜睡、疲勞、便秘等,老年者慎用。

孕激素類似物

孕激素類似物為食慾刺激劑/促進食慾劑,其可增加食慾及進食量、增加體質量,改善營養指標。如醋酸甲地孕酮(MA)和醋酸甲羥孕酮(MPA),是人工合成的、有口服活性的孕激素衍生物,可能透過下丘腦神經肽Y(NPY)而刺激食慾,及有糖皮質激素活性而有類似糖皮質激素作用,還可下調前炎症細胞因子的合成與釋放而發揮抗炎作用。《腫瘤患者食慾評價和調節的專家共識》(2020年)中指出,甲地孕酮用於食慾改善時劑量為160mg/d,用於增重時最佳劑量為400mg/d。甲羥孕酮用於腫瘤晚期惡液質者,口服1000mg/d(相當於甲地孕酮160mg/d)。

MA與MPA相關的體質量增加主要是脂肪組織而不是骨骼肌的增加,其引起體重增加主要是因增多體脂含量和輕度的水腫所致,但未證實可增加瘦體重,也沒有對去脂肪體重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為食慾刺激劑,可改善食慾,其程度與MA相似,可降低促炎細胞因子,增加神經肽-γ和神經肽NPY1受體的表達,能在短期內刺激食慾,而明顯改善食慾、改善體力狀態和控制疼痛等,但對體重無明顯影,推薦低劑量、短時間使用,不宜長期服用。《姑息治療與安寧療護基本用藥指南》(2021年)中指出,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口服,4-8mg/d,連用2周,可起到提升食慾來改善主觀感受的作用,但不能增加其體重,僅適於疾病終末期者,且一般不宜超過2周。

注意事項:

不良反應較多,如致虛弱、水鈉瀦留、代謝紊亂、蛋白分解、低血鉀、高血糖、血壓異常、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肌肉萎縮、免疫抑制、精神錯亂等。

二、消化不良的藥物選用

FD發病可能與胃腸運動功能障礙、內臟高敏感性(出現的上腹飽脹或隱痛、早飽等症狀)、胃酸分泌異常、幽門螺桿菌(Hp)感染及精神心理因素等相關,根據主要症狀不同,可分為上腹痛綜合徵(EPS,表現為上腹痛、上腹部燒灼感,並嚴重到足以影響日常活動,且發作至少每週1d)或餐後不適綜合徵(PDS,表現為餐後飽脹不適、早飽感,並足以影響日常活動,且發作至少每週3d)。

器質性消化不良以消化性潰瘍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最多見,其他包括胃腸道腫瘤、肝膽惡性腫瘤、慢性胰腺疾病、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充血性心衰、甲亢/減等。

①與進餐相關的消化不良(如PDS),可首選促動力藥物或合用抑酸劑;非進餐相關的消化不良/酸相關性消化不良(如EPS)可選用抑酸劑,必要時合用促動力藥物。

②以餐後飽脹及早飽症狀為主,宜選用促動力藥物。抑酸劑、抗酸劑對緩解飢餓痛、反酸及燒心等症狀有較明顯的作用,以上腹痛為主要症狀的FD者,PPI療效優於H2受體拮抗劑。經驗性治療的時間一般為2-4周。

③餐前有症狀,餐後消失,多提示症狀與胃酸相關,治療首選抑酸劑、抗酸劑;餐前無症狀,餐後出現症狀,提示疾病多與胃腸動力障礙有關,首選促動力藥物;餐前有症狀,餐後又加重,提示疾病與胃腸動力障礙和胃酸異常均有關,可合用促動力藥物與抑酸劑,療程一般2-4周。

④糖尿病性胃輕癱,可選用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大環內酯類藥物,甲氧氯普胺推薦短期使用,只有其他藥物無效的嚴重胃輕癱才考慮使用5d以上,大環內酯類藥物作為糖尿病者胃輕癱的替代藥物。

⑤腫瘤食慾不振(腫瘤惡液質),可選用孕激素類似物、糖皮質激素、促動力藥物、消化酶製劑等。

掃碼下載

醫生站App

5w+藥品任你

免費查詢

參考資料:

[1]消化系統常見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診療指南(基層醫生版)[J]。中華中醫藥雜誌(原中國醫藥學報),2019,34(8):3619-3623

[2]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專家共識意見(2015年,上海)[J]。中華消化雜誌,2016,36(4):217-229

[3]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J]。中華中醫藥雜誌,2017,32(6):2595-2597

[4]中國消化不良的診治指南(2007大連)J]。胃腸病學,2008,13(2):114-117

[5]中國兒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斷和治療共識[J]。中華兒科雜誌,2012,50(6):423-424

[6]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2017,25(12):889-894

[7]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治專家共識[J]。中華老年醫學雜誌,2015,34(7):698-702

[8]於意等。兒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現狀及診療共識解讀[J]。現代實用醫學,2014,26(11):1329-1331

[9]胃食管反流病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誌,2019,18(7):635-641

[10]消化酶製劑在老年人消化不良中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8)[J]。中華老年醫學雜誌,2018,37(6):605

[11]微生態製劑兒科應用專家共識[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1,26(1):20-23

[12]益生菌兒科臨床應用循證指南[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7,32(2):81-85

[13]腸道微生態製劑老年人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9)[J]。中華老年醫學雜誌,2019,38(4):355-361

[14]中國消化道微生態調節劑臨床應用共識(2016版)[J]。中國微生態學雜誌,2016,28(6):621-627

[15]質子泵抑制劑預防性應用專家共識(2018)[J]。中國醫師雜誌,2018,20(12):1776

[16]腫瘤惡液質臨床診斷與治療指南(2020版)[J]。中國腫瘤臨床,2021,48(8):379-384

[17]姑息治療與安寧療護基本用藥指南[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14):1717-1734

[18]童榮生等。藥物比較與臨床合理選擇-腫瘤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374-378

[19]王旭東等。癌症厭食惡病質綜合徵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學雜誌,2008,24(16):2735-2737

[20]王琳。腫瘤厭食惡病質綜合徵藥物治療策略[J]。中國醫學前沿雜誌,2016,8(1):8-10

[21]史會昌等。癌症惡病質藥物治療研究進展[J]。徐州醫學院學報,2006,26(1):90-94

[22]劉愛國等。癌症惡病質研究進展[J]。癌症進展,2003,1(2、3):126-130

[23]腫瘤患者食慾評價和調節的專家共識[J]。腫瘤代謝與營養電子雜誌,2020,7(2):169-177

[24]張磊等。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厭食-惡病質綜合徵篩查和藥學干預[J]。中國醫藥科學,2016,6(6):15-18

[25]吳國豪。腫瘤惡病質機制及防治對策[J]。腸外與腸內營養,2000,7(3):182-186

[26]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12,28:增錄2a-1-32

[27]陳新謙等。陳新謙新編藥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564-573

[28]藥學專業知識(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082-085

[29]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誌,2018,10(1):30-31

[30]中國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I)[J]。中華糖尿病雜誌,2019,11(2):100-103

[31]曾衛強等。腫瘤治療藥學監護路徑[M]。上海: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9:330-331

本文首發: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高麗麗

本文稽核:楊衛生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絡授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