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大”病因各不同,一圖教你輕鬆鑑別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最全思維導圖,快收藏!

脾大是人體中重要的病理體徵,在正常情況下腹部一般觸控不到脾臟。只有在仰臥位或側臥位時,在肋緣下觸及脾臟才稱之為脾大。而遊離脾、左側胸腔積氣或積液、內臟下垂等致脾位置下移等情況不屬於脾大。

脾體積增大是脾臟疾病的主要表現,仔細鑑別脾大的病因,對及時發現病情、避免過度檢查等均有重要的意義。

往往病理性的脾大需瞭解脾臟腫大的程度、質地以及脾臟腫大的伴隨症狀和體徵做出初步診斷,再結合檢查結果明確脾大原因。臨床按脾大程度分為:

輕度脾大:

深吸氣時脾下緣可觸及但不超過肋下2cm。

中度脾大:

脾下緣超出肋下2cm,在臍水平線以上。

高度脾大,即巨脾:

脾下緣超出臍水平線或脾大超出前正中線。

脾大的主要病因可分為感染性脾大和非感染性脾大。感染性脾大可分為病毒性感染、細菌性感染、真菌性感染等。非感染性脾大可分為風溼性疾病、淤血性脾大、血液病、原發性脾腫瘤等。具體病因分類如下圖所示:

“脾大”病因各不同,一圖教你輕鬆鑑別

不同病因引起脾大其質地可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一般急性感染引起的脾大質地軟。

慢性感染、白血病細胞、腫瘤細胞浸潤引起的脾大質地硬,表面不平。

淤血性脾大質地因淤血程度和淤血時間的長短而不同,時間短,淤血輕,質地軟,時間長或淤血重質地硬,但一般有充實感。

囊性腫大有囊性感表面不平。

肝硬化的脾質地中等硬。

此外,要注意起病緩急

。急性起病、脾進行性腫大應多考慮急性感染、惡性血液病;慢性感染性疾病起病緩慢;自幼脾大伴貧血、黃疸、濃茶尿應考慮遺傳性溶血性貧血。

還要重視伴隨症狀

。脾大伴不規則發熱、進行性無痛性淺表淋巴結腫大應考慮惡性淋巴瘤;脾大伴發熱、皮疹、關節痛應注意有無自身免疫病;脾大伴發熱、貧血、出血傾向者應注意有無惡性血液病、重症感染;脾大伴高熱寒戰者,多屬感染性疾病或惡性血液病合併感染;脾大伴面板黃染、發熱應注意重症肝炎、急性溶血、鉤端螺旋體病。

參考資料:

[1]內科疾病鑑別診斷學(第6版),人民衛生出版社。胡品津,謝燦茂主編。

[2]Thomas D。Boyer and Shahid Habib。Big spleens and hypersplenism:fixit or forget it?Liver Int。2015;35:1492–1498。

本文首發: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陳智鵬

本文稽核:楊衛生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絡授權

- End -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內容在稽核透過時的準確可靠,但並不對已發表內容的適時性,以及所引用資料(如有)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亦不承擔因該些內容已過時、所引用資料可能的不準確或不完整等情況引起的任何責任。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者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