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發現抑鬱症發病機制新進展,是社會應激惹的禍

抑鬱症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為了更好地防治抑鬱症,精神醫學科研人員一直致力於尋找抑鬱症的“源頭”。

9月18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研團隊在這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以下是報道全文。

中科大發現抑鬱症發病機制新進展,是社會應激惹的禍

相關報道截圖

簡單來說,就是抑鬱症“應激假說”認為,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持續的高應激狀態(如自然災害、創傷後或長期處於高壓的生活狀態),他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會被過度啟用,這會導致抑鬱症狀。

以上報道中的研究就是進一步證實了這個假說中的生物學因素環節。科研人員人為地令實驗小鼠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過度啟用,小鼠就出現了抑鬱樣行為;接著再降低這個區域的啟用水平,小鼠的抑鬱樣行為就緩解了。

這個研究確實是非常重要的,科研人員可以繼續沿著這個思路繼續探索,可能最終開發出一款能安全、有效地降低抑鬱症患者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被過度啟用的藥物或治療手段,從而緩解患者的抑鬱症狀。

這也是從生物學層面對抑鬱症發病機制進行研究的重要意義。就像現在臨床上普遍使用的新型抗抑鬱藥(SSRIs等),在整體上,確實令大量抑鬱症患者緩解了症狀,恢復了一定的社會功能,對於抑鬱症的診療發展功不可沒。

不過,從動物實驗的研究成果,到利用這個成果研發治療手段,再到這個治療手段能在臨床中使用,這需要非常長的週期。對於目前已經得了抑鬱症的患者來說,如果希望上述研究開發出的新藥物能解決問題,這是非常不現實的。

對於抑鬱症患者、家屬來說,我們應該聚焦的是這個研究的基礎——抑鬱症的應激學說。

也就是說,抑鬱症的“源頭”是社會應激事件;應激導致大腦發生了生物學層面的相應變化;然後出現了抑鬱症狀。

中科大發現抑鬱症發病機制新進展,是社會應激惹的禍

圖片來源於網路

生物學層面的相應變化不是最初病因,而是發病機制的中間環節。

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來阻止、或減少這個生物學層面的相應變化,確實是有用的,可以緩解症狀。就像一組齒輪中,中間的一個齒輪被減慢速度了,那其它齒輪的轉動當然會慢一些。

可是,如果最初提供動力的那個齒輪不停下來,甚至還加大了力量的話,那光靠中間齒輪的減速是根本不能解決問題的,是治標不治本的。

社會應激、或者說心理社會因素就是這個最初提供動力的齒輪,是抑鬱症患者和父母最應該重視的因素;尤其是患者父母。

社會應激大致可以分為2種情況:

第1種情況,

個體遭受了重大的心理創傷事件,比如地震、火災、車禍、犯罪案件等等,在1個月內可能會出現急性應激障礙(ASD)。

若不緩解,可發展成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甚至是時間更長的複雜性創傷後應激障礙(C-PTSD)。

如果病情繼續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最終很可能會繼發抑鬱發作,甚至重度抑鬱發作。

第2種情況,

個體未遭受過上面那些重大的心理創傷事件,其經歷表面看起來很平順、平常。

但其實在人生經歷中尤其是成長過程中,他們多次遭受慢性應激事件,不斷疊加後出現了抑鬱症狀,達到診斷標準後,確定罹患抑鬱症。

當然,上述兩種情況可能同時發生,共同導致抑鬱症的發生。一般來說,第1種情況很好理解,也是大眾有所警惕和意識的。

可臨床中因第2種情況得了抑鬱症的人多得多,但這個根源卻最容易被人忽略。

從科學精神心理學的角度,慢性應激其實就是個體在日常生活中日積月累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尤其是個體從小到大受到的、來自於父母不當家庭教育的心理壓力。

我們最近實施系統化深度心理干預的一位患者,她自訴非常不願意跟父親相處,性格敏感多疑,特別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

我們透過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技術(TPMIH)找到了心理根源,其中就有很多其父親對她造成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在家庭生活中,其父親長期用半揶揄、半開玩笑的語氣評論她的言行舉止。在她看來,這是令其十分難受的“冷嘲熱諷”和否定,導致她總忍不住擔心自己會招來別人不滿。

我們把這個發現告訴其父親,他大為震驚!他說自己說那些話時並沒有惡意,有時是開玩笑,有時是想用這種“激將法”鞭策孩子,他跟朋友、同事也經常是這樣說話的,甚至認為這種方式有利於促進下屬更積極地工作。他從沒覺得這有問題,更沒想到會對孩子造成那麼大傷害!

我相信在很多人眼裡,這位患者父親的說話方式並無不妥,反而可能覺得“這孩子怎麼那麼脆弱?這孩子臉皮怎麼那麼薄?大人不就開個玩笑嗎?”

但對於幼兒、兒童和青少年來說,這些往往就是慢性應激,會對其性格和心理健康一點點地造成負面影響,如果再結合其它方面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其罹患抑鬱症的風險就非常高。

希望父母們一定要掌握科學的精神心理學知識,站在孩子的角度,用正確、積極、理性的態度和方法與其交流和相處,避免無意中埋下孩子罹患抑鬱症的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