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喝湯,越喝越傷!

國慶假期,一道熱氣騰騰、營養豐富的湯,肯定是大家節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硬菜”。進入秋季,許多退休在家,既有時間又講究養生的中老年朋友,也都喜歡燉上一鍋湯給全家人補補。殊不知,湯雖好,但如果喝湯方式不對,不僅起不到養生保健的功效,反而越喝越傷身!

成分危機

湯裡到底有啥營養?

湯中99%的成分都是水,另外1%的成分,包含脂肪、蛋白質和少量礦物質。一鍋用雞鴨魚肉長時間燉出來的湯,喝起來確實鮮美,但

“鮮美”和“營養”並不是一回

事。

僅靠一碗“大補”的湯,是無法做到營養均衡的。一碗湯下肚會產生飽腹感,蔬菜、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攝入就會相應減少。

首先,我們要揭示一個真相——

肉類所含的絕大多數營養物質是不溶於水的!

也就是說,無論雞鴨魚肉燉多長時間,都不能把肉類中的所有營養物質全部燉到湯裡去!那麼湯裡到底有什麼呢?

含量最高的是脂肪和嘌呤。

不少人還追求湯要燉得“白”,認為越白說明越有營養,其實湯裡的這種“白色”只是脂肪的乳化狀態;而對於嘌呤,大家也不陌生,導致痛風的罪歸禍首就是嘌呤產生的代謝產物——尿酸!

肉比湯更有營養!

有研究顯示,將魚、雞、牛肉等燉煮6小時後,看上去湯已很濃,但蛋白質的溶出率只有6%-15%,還有85%以上的蛋白質仍留在“渣”中。而由於燉煮,肉類更容易被咀嚼和消化;同時,由於肉類中的嘌呤溶於水,煮過的肉中,嘌呤含量反而減少了。所以,

肉湯裡最有營養的是肉

,如果喝湯棄肉,無異於捨本逐末。

建議:

肉的飽腹感比湯強,先吃些肉,再喝一小碗湯就夠了。另外,肉湯較油膩、熱量高,選在中午喝比較好。尤其要注意的是,對於已經有肥胖、痛風、“三高”等問題的中老年人來說,最好還是儘量不要喝肉湯,可換成豆腐白菜湯、什錦菇湯、蛋湯等。

溫度危機

很多人都說“湯要趁熱喝才美味”,但是,不建議大家過度追求“熱度”。人體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溫度

在60攝氏度左右

,超過此溫度容易造成黏膜損傷。有研究表明,

經常食用過燙的食物,容易增加患口腔癌、食管癌的風險。

建議:

喝湯溫度控制在60攝氏度以下最佳 ,感覺上,比溫水要熱一點,但又不燙嘴。

時間危機

很多人認為湯煲得越久越夠火候,營養也越好,所以,“老火湯”往往一煲就幾個小時。其實,

長時間的煲煮,對口味的提升是有限的,反

倒會

讓湯裡的嘌呤和脂肪增加

,而且,會破壞一些營養素,尤其是植物性食材中對熱敏感的維生素等。這樣的湯,對原本就有代謝性基礎疾病以及缺鈣、缺鐵、營養不良的中老年人,尤其“不友好”!

建議:

如果是蔬菜與海鮮搭配熬湯,最好控制在半小時以內;一般肉類煲燉1-1。5小時,骨頭湯為2個小時,湯中的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含量基本可達到峰值;魚類熬湯30分鐘時,氨基酸等含量較高,魚肉肉質細嫩,時間過長魚肉的纖維會變老、變粗。

調料危機

熬湯的時候多加點鹽,可以讓湯更有“靈魂”?但是,攝入過多的食鹽,容易導致血壓上升,誘發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疾病。

世衛組織建議,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

5克

,有調查顯示,中國居民目前每人每天食鹽的實際攝入量在

10克

左右,遠遠高出世衛組織的推薦量。

建議:

不放油,少放鹽。肉類煮湯,本來就含有脂肪,所以不僅不能再放油,喝湯前最好撇去浮油。另外,不要為了讓湯更鮮美而拼命放鹽,尤其是老年人味覺減退,更要注意鹽的用量,最好買專門的食用鹽刻度勺。

順序危機

不同地方的人對喝湯的講究也各有不同,南方人喜歡飯前先喝湯,北方人習慣飯後“原湯化原食”。到底哪個順序才是對的?

餐後喝湯:

會稀釋胃部已經和消化液混合好的食物,一定程度影響胃部的消化吸收功能;吃飽後再喝湯容易造成營養過剩,增加胃腸的消化負擔。

餐前喝湯:

可以對食道和胃部起到潤滑保護作用,還會減少飢餓感。

建議:

在餐前先喝點湯,讓口腔和食道潤滑一下,以減少乾硬食品對消化道黏膜的刺激,促進消化液分泌。而且,先喝湯比最後喝湯健康且有減重效果。

速度危機

雖說飯前喝湯,有利於增加飽腹感,但喝得太快未必是好事。大量水分短時間進入胃腸道,會稀釋消化液和胃液,不利於消化食物。

由於飽腹感的訊號傳輸給大腦總會有所“延遲”,快速喝湯,等到意識吃飽了,可能已經過量,容易導致肥胖。所以,放慢吃飯的速度,也可以有效減少食物的攝入量。

建議:

喝湯儘量放慢速度,控制湯量,每次一碗(200-300毫升)為宜。

方式危機

很多老年人喜歡

用湯

泡飯

,這種方式並不可取。

我們咀嚼食物,不但要將食物嚼碎後便於嚥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溼潤,而唾液是不斷咀嚼食物產生的,唾液中有許多消化酶,對健康十分有益。而湯泡飯由於將飯泡軟了,就算不咀嚼也不會影響吞嚥,所以吃進去的食物往往還沒經過唾液的消化過程就進入胃了,這就給胃的消化增加了負擔,日子一久,就容易導致胃部不適。

揭秘

老母雞燉湯並不能大補!

這麼喝湯,越喝越傷!

由於老母雞生長期長,雞肉中脂肪含量和纖維物質比仔雞多一些,燉出的湯只是味道更濃厚鮮香一些。

從補充營養的角度來看,仔雞飼養一年左右,肉中的營養成分要比老母雞高得多,例如仔雞肉含蛋白質較多,燉熟後細嫩鬆軟,更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而老母雞多含脂肪,使營養價值降低,因此用老母雞燉湯滋補效果並不會更好。

部分資料來源:騰訊醫典、CCTV生活圈

喜歡此文的朋友

記得在下方【6點談健康】中

點個【關注】~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