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新環境,睡不著,“認床”是怎麼回事?

當我們入住酒店或其他不熟悉的環境的時候,第一個夜晚總是很煩躁,輾轉反側,心中警惕,不能正常入睡。

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只有一半能夠休息好,另一半則處在警惕狀態,被稱為“第一晚效應”。

美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引述布朗大學認知、語言和心理學副教授佐佐木勇香(Yuka Sasaki)的話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腦左邊似乎比右邊更加清醒”。

到了新環境,睡不著,“認床”是怎麼回事?

該報導說,睡眠研究人員在數十年前在睡眠實驗室做研究時就發現了“第一晚效應”,也就是第一夜睡眠情況通常非常差。

那麼為什麼人在新地方第一夜睡眠不好呢?

美國布朗大學佐佐木勇香的團隊研究了35名布朗大學學生的大腦慢波活動後發現,在睡眠的第一夜,大腦右側一些部分的慢波活動比左側對應的部分更多。

到了新環境,睡不著,“認床”是怎麼回事?

也就是左側大腦熟睡程度明顯低於右側,兩側大腦相同部位並未睡眠,顯示不同程度的清醒狀態。在第一夜之後,這種區別就消失了。

據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負責人尼爾斯·羅登伯格(Niels Rattenborg)表示,人類僅讓一半大腦休息的現象此前從未被論證,但是有些動物,包括鯨魚,海豚和一些鳥類,在陌生環境睡覺時,大腦只有一半在休息,另一半則處在警惕狀態。

到了新環境,睡不著,“認床”是怎麼回事?

他幾年前曾經以鴨子做實驗,當時發現,如果身邊都有其它鴨子,那麼它們會完全睡去,雙目合閉。而在一排鴨子中靠邊的那隻鴨子卻只有一半的大腦休息,一隻眼睛似乎在警惕靠近的捕食者。

尼爾斯·羅登伯格(Niels Rattenborg)表示,捕食者在今天不是什麼問題,但是“第一晚效應”是人類大腦在黑夜或很危險的時期形成的,不是人自己所能控制的。

因此,當你在新的地方很難入睡時,不要責怪你的枕頭和床單,只能怪你的大腦太過警惕。

到了新環境,睡不著,“認床”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