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健康的,但什麼運動又最健康呢?

運動是健康的,但什麼運動又最健康呢?

今天踢完球回家,洗了個熱水澡躺在沙發上看著我家葫蘆娃快3歲了,便和老婆商量:我們家葫蘆娃去學習一個什麼運動好呢?老婆說:“別去踢球了,你也別再帶你兒子去踢球了,今天我剛剛看了一篇文章說揮拍運動最健康,你還是帶娃去學習打乒乓球、網球或者羽毛球吧。”於是乎我開啟手機看了看文章,還是發表在柳葉刀雜誌(臨床醫學的頂級雜誌)上面的文章,權威性超級無敵的高。

運動是健康的,但什麼運動又最健康呢?

滿懷好奇,我還是想去找到原文,於是乎認真的在pubmed上去找到原文。結果一看,還真不是那麼一回事。首先這篇文章不是lancet,而是lancet Psychiatry(相比柳葉刀來說,要遜色不少,但也是頂級雜誌了),其次,這篇文章分析了2011-2015年,120萬美國人的運動方式和心理健康的關係,完全沒有分析死亡率的問題。

運動是否有助於心理健康呢?

結論也很肯定,運動是有利於心理健康的。然後,進一步分析了幾個不同的運動方式“團隊運動、騎腳踏車、有氧運動、跑步(慢跑)、娛樂運動、游泳(冬季活動)、散步及日常家務”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結果發現:對於心理健康來說,最適合的運動方式是團隊活動、騎腳踏車以及有氧運動。至於運動時間:最適宜的運動時間是每次運動45-60分鐘,每週3-5次最合適。但是大家要注意了,這篇文章只是分析了心理健康和運動的關係。

那運動方式和全因死亡率是不是有關係呢?

其實在之前另外的文章是有報道的,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雜誌(這個雜誌也算是很權威的雜誌了),這篇文章透過分析了8萬多人的資料,明確了不同運動方式和全因死亡率的關係。運動方式分為:騎腳踏車、游泳、有氧運動、跑步(慢跑)、足球(橄欖球)、揮拍運動(羽毛球、網球和壁球)。

不同運動方式和全因死亡率的關係如何呢?

居然完全出乎我的所料,我最喜歡的兩個運動落榜了!結果顯示:揮拍運動可以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游泳可以降低28%,有氧運動可以降低27%,騎腳踏車可以降低15%,而我最喜歡的兩個運動,跑步和足球,不能夠降低全因死亡率;感覺心裡哇涼哇涼的。

不同運動方式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的關係又如何呢?

這篇文章也分析了不同運動方式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的關係。揮拍運動可以降低56%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有氧運動可以降低36%,游泳可以降低41%,而騎腳踏車、跑步和足球(橄欖球)不能夠降低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感覺又一次心裡哇涼哇涼的。

運動是健康的,但什麼運動又最健康呢?

最後

其實透過上面兩篇文章,我們可以發現,確實揮拍運動(羽毛球、網球和壁球,估計國外很少有人打乒乓球,研究沒有納入,所以乒乓球是不是和其他揮拍運動一樣,有待考證)確實無論在對於心理健康和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上面都有很大的益處;值得推薦。

運動是健康的,但什麼運動又最健康呢?

但是,上面講的一切僅僅是兩篇文章的資料分析而已,尤其是第二篇文章的樣本量8萬多還是偏少,是不是絕對能夠反映實際情況,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我覺得,運動,最主要的是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很多時候,我也知道踢球衝撞激烈,容易受傷(而且確實也經常受傷),但是沒辦法,誰叫我喜歡呢?

所以,你要問我會讓我家娃選擇什麼運動,我還是會尊重他喜歡什麼運動;熱愛,才是生命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