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過肝炎、肝硬化,肝內又發現佔位結節,莫非真的發展為肝癌了?

肝硬化患者發現肝內有結節,好嚇人

一位40來歲的中層幹部,在單位組織的體檢過程中,做了肝臟彩超,發現一個2cm大小的結節,聯想到自己有肝炎病史,近些年還有肝硬化跡象,很是著急,非常擔心患上了肝癌。到處託人諮詢,包括到網上查詢,越問越心驚,惶恐、失眠接踵而來。待他輾轉找到機會向我諮詢時,問題已經變成:“

肝炎-肝硬化-肝癌

三部曲

”在他身上應驗了,肝內有這麼大的癌灶,

還能存活多長時間?

可見心理負擔有多重了。

得過肝炎、肝硬化,肝內又發現佔位結節,莫非真的發展為肝癌了?

對於肝癌,不少人心存恐懼

三部曲的說法,似乎已經深入人心

我國是肝炎大國,也是肝癌大國,肝硬化患者群體也很大。

難道,“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說法已經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人盡皆知了?

得過肝炎、肝硬化,肝內又發現佔位結節,莫非真的發展為肝癌了?

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這個說法到底對還是不對呢?要我來說,既對,又不對。說對,是因為

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確有相當大的可能演變為肝癌

,而且基本上遵循從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的發展規律;說不對,是因為

得了肝炎並非就必然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也並非都會轉化成肝癌

。而在那些遵循“三部曲”發展的過程中,演變時間可能長達數十年,這就給醫學干預帶來了機遇,從而有可能阻止其惡性演變,降低發展為肝癌的風險。

得過肝炎、肝硬化,肝內又發現佔位結節,莫非真的發展為肝癌了?

正常肝與肝硬化對比模式圖

肝硬化患者的肝內結節就是肝癌嗎?

有可能,但有相當大的可能性並不是。

因為,除了肝癌可能表現為結節和腫塊外,肝內還有多種其他病變表現為佔位性結節,很多是良性的,對生命健康可能根本沒有什麼威脅。比如說,肝硬化結節、肝血管瘤、局灶性結節狀增生、不均質脂肪肝、肝腺瘤、結節樣變、肝包蟲病和肝囊腫等,均可表現為結節狀。這些病理狀況,與肝癌的預後完全不同,應該鑑別清楚,沒有必要一聽到或看到肝內結節就惶惶不可終日。

得過肝炎、肝硬化,肝內又發現佔位結節,莫非真的發展為肝癌了?

超聲發現肝內結節,性質尚需鑑別

如何鑑別肝內結節是不是肝癌?

肝內結節病灶,

有的很容易鑑別,有的鑑別也很困難

,可能需要多種檢查方法聯合應用才能有效鑑別開來。

影像檢查是能發揮關鍵作用的鑑別診斷方法

:一般來說,

超聲檢查

是首選篩查手段,結合AFP(甲胎蛋白)測定,常常能夠得到鑑別結論。

CT平掃加增強掃描

,則常常是隨後要進行的“常規”檢查方法,大多數肝內結節可因此而得到準確診斷。但是,有部分肝內結節的鑑別診斷相當困難,如在多數肝硬化增生結節的背景上出現惡變,可能就需要聯合

磁共振檢查

,應用多種掃描序列,甚至需要“特異性對比劑”增強掃描才行。還有部分病灶,甚至要動用

PET/CT、穿刺活檢等

檢查才能得到最終的準確結論。

得過肝炎、肝硬化,肝內又發現佔位結節,莫非真的發展為肝癌了?

CT增強掃描對鑑別肝內病灶性質有重要意義

發現肝內結節後,應該怎麼辦?

一味的驚恐當然不行,消極應對、置之不理也不是正確的辦法。

接受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和包括腫瘤標誌物在內的化驗檢查,儘快得到準確的診斷結論,再按病變性質或追蹤觀察、或及時進行針對性治療,才是積極的態度。

前面提到的患者,在諮詢我後,得到了心理安撫,又根據我的建議做了CT增強掃描,排除了肝癌診斷,心情也“由陰轉晴”了。當然,我也跟他說了:必須注意抗病毒治療、定期體檢覆查,切不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希望他聽從建議,別因疏忽大意而在不知何時真的與肝癌“不期而遇”呢!

得過肝炎、肝硬化,肝內又發現佔位結節,莫非真的發展為肝癌了?

定期體檢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