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洞”拖延治療40年成大患,男子險些腸壞死

人們常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這句話用在疝這個疾病上,再貼切不過了。疝,就是人體某個部位有個“洞”,腸子會從這個洞裡鑽出來,帶來劇烈的疼痛感。家住哈爾濱五常的李某,因為每次疝氣發作躺下來休息一會就感覺沒事兒了,便拖延治療40年,最近頻繁發作且聽說若導致疝氣嵌頓有腸壞死的風險,這才就醫。4月15日,在黑龍江省紅十字(森工總)醫院普外二科,醫生們用3D腹腔鏡技術為其實施微創“修補術”,幫他徹底除去了隱患。

“小洞”拖延治療40年成大患,男子險些腸壞死

身體有個“洞”別忽視

打噴嚏都有可能出問題

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普外二科主任劉慶春說,疝氣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多見於老人和兒童,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兒童疝氣多是由於先天發育不足引起的;老年疝氣則大多是由於身體機能改變或慢性疾病所引起的,比如常年便秘等,以及外科手術切口、腸造口等都可能導致疝氣。

劉慶春主任說,形成疝氣根本原因,就是身體先天或後天形成了一個薄弱點或缺損,多見於腹部。“別小看這個缺損,或許一個噴嚏,或是一次用力的排便,就可能導致小腸等器官從缺損處脫出,形成包塊,引發疝氣。有的疝氣會帶來劇烈疼痛,患者往往會及時就醫;有的疝氣躺下來休息一會就好了,或者最初不疼不癢只是在腹股溝處形成一個包塊,患者就會一拖再拖。拖延治療的李先生就是後者。”

成人疝氣無法自愈

老年人一定別拖延治療

成人疝氣無法自愈,隨著時間的推移,脫出的包塊越大,發生疝氣嵌頓的可能性越高。疝氣嵌頓,就是“鑽出洞口”的小腸等不能自己收縮回去,這很容易導致腸壞死等,需要醫生及早手術對缺損的“洞口”進行修補。

如果老年人患了疝氣不及時修補,拖延越久治療難度越大。一方面,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慢性疾病越來越多,如高血壓、冠心病等,都會增加手術的難度和風險;另一方面,如果拖延成“老疝”,一旦造成嵌頓,往往需要透過兩次手術才能最終解決問題。

3D腹腔鏡下做手術

為患者清晰“掃除”病根

手術是治療疝氣唯一有效的方式。4月15日,在黑龍江省紅十字(森工總)醫院,普外二科的劉慶春主任就為那位拖延治療40年的男性患者李某實施了3D腹腔鏡疝氣手術。“在肚臍上打一個小洞,讓5毫米直徑的小腔鏡進入腹腔,找到破損位置,然後利用修補材料在體內進行修補……整個手術只用了不到40分鐘”。這期間,醫生們帶著3D眼鏡操作。劉慶春說,相較於傳統的2D腹腔鏡,3D腹腔鏡下解剖層次更清晰,不但操作起來更便捷,而且對患者來說還有術後出血量小、恢復快、併發症少等優點。

目前,李某正在術後恢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