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內熱艾灸怎麼調理?陰虛內熱艾灸哪裡最有效果?

hi,大家好歡迎收看香怡御艾的御艾小課文章,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陰虛內熱艾灸方面的知識,讓大家知道陰虛內熱艾灸怎麼調理以及陰虛內熱艾灸哪裡最有效果這方面的知識吧。

什麼是陰虛內熱:

大家也知道萬物講究的都是陰陽平衡,包括我們人也不例外,我們人體也是講究陰陽平衡的,但是因為某些因素會導致我們人體陰液不足,這個就會導致有些人非常容易上火,而我們所說的陰液就血液、淚液、內分泌等等,如果陰不足,那麼就會陰陽失調出現內熱從而引起上火的情況。

陰虛內熱的人一般表現為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腰膝痠軟,女性的話閉經或者月經不調等情況,而且有些人沒有什麼精神,面部也非常容易長斑等,陰虛而生內熱,內熱一般是五心煩熱,所謂五心的話一般就是指的我們手心和腳心,另外加上心胸悶熱。

而陰虛也是分為幾種例如有腎陰虛、肺陰虛、脾陰虛等等,主要還是要看臨床表現來判斷的。

想要知道為什麼會有陰虛內熱或者陰虛火旺的情況我們就要了解一下五行:

首先腎屬水,主骨,是血液迴圈的過濾器,而肝屬木,可以解毒;心屬火,可以推動血液執行,而脾屬土,負責運化水谷精微;而肺屬金,主要過濾的作用。不同的人體器官分工不同,如果說某些器官有問題那麼就會打破身體內的平衡,從而引起陰虛內熱的問題。但是如果五臟的陽氣足了,各個迴圈系統各司其職的正常運轉,這樣身體就不會有問題的。

上面和大家說了一下臟腑器官知識,然後再和大家說一下為什麼會有陰虛內熱,內熱一般火旺,陰虛火旺主要還是上面的火氣降不下去,下面的清氣上升不了,中醫中常說的濁氣不降,清氣不升基本上就是這個道理的!濁氣的話一般就是體內非營養的東西排不出來,而營養物質又不能上行給各個器官供給營養,所以就會導致體內慢慢的失衡引起陰虛內熱。

那麼陰虛內熱的人可以艾灸嗎: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可以肯定的告訴你能艾灸的,為什麼這樣說?大家也要知道內熱其實和寒溼一樣,很難透過人體自我調節的方式把這些東西排出體外的,人體想要散內熱降火就是需要中氣,中氣不足的話那麼氣路不通就沒辦法降下來!

而艾灸的話這個是雙向調節的一個過程,陰虛內熱的人艾灸之後可能會上火嚴重,其實你想一下這也是一種好現象,人為什麼上火?就是因為體內內熱比較大,火積累到一定程度沒辦法排出來,而人也講究的是一個平衡,當任何一個東西積累到一定程度的話肯定要找薄弱口排出來的,這個時候人就會上火了,例如口腔潰瘍、嗓子痛等情況!

而艾灸雖然會讓陰虛內熱的人上火,但是上火也是一個好情況,人體有一個突破口可以幫助我們把體內的溼熱之氣排出來不算是一種好現象嗎?所以說如果有上火的情況建議大家繼續艾灸就好了,艾灸會慢慢地幫助你改善陰虛內熱的體質,從而讓你身體能夠達到真正的陰陽平衡的。

所以說如果說陰虛內熱的人要把中焦以及下焦灸通了,能讓體內的火熱之氣降下來,那麼就好了。

所以說如果自己是陰虛內熱的話,那麼我建議大家可以先從調理五臟六腑方面入手,因為每個人情況不同體質不同,我先和大家說一下艾灸的主穴:

首先,太溪穴和湧泉穴這兩個穴位是必須艾灸的,湧泉穴可以引火下行並且可以安神調理失眠等問題的,而太溪穴的話可以滋陰的,調理手腳發熱等問題效果很好的,而且調理牙痛啊之類的效果非常好。

太溪穴:

陰虛內熱艾灸怎麼調理?陰虛內熱艾灸哪裡最有效果?

湧泉穴:

陰虛內熱艾灸怎麼調理?陰虛內熱艾灸哪裡最有效果?

之後加上三陰交和足三里這兩個穴位,足三里的話可以調理腸胃溼熱之氣,也可以增強抵抗力免疫力,另外的話也可以滋生血氣等!而三陰交的話能夠健脾利溼,活血,舒肝益腎等效果很好的。

三陰交:

陰虛內熱艾灸怎麼調理?陰虛內熱艾灸哪裡最有效果?

足三里:

陰虛內熱艾灸怎麼調理?陰虛內熱艾灸哪裡最有效果?

膻中穴和太沖穴這兩個穴位也可以加上的,這兩個穴位可以疏肝解鬱的,緩解肝氣鬱結或者火氣比較旺盛效果非常好的,太沖穴可以排肝毒,瀉肝火的。而膻中穴的話可以紓解胸中悶氣效果不錯的。

膻中穴:

陰虛內熱艾灸怎麼調理?陰虛內熱艾灸哪裡最有效果?

太沖穴:

陰虛內熱艾灸怎麼調理?陰虛內熱艾灸哪裡最有效果?

之後大家也可以加上大椎穴和關元穴,這些穴位可以補陽氣以及補元氣的,讓我們人體精神滿滿的,不會覺得比較乏力,沒有精神之類的。

大椎穴:

陰虛內熱艾灸怎麼調理?陰虛內熱艾灸哪裡最有效果?

關元穴:

陰虛內熱艾灸怎麼調理?陰虛內熱艾灸哪裡最有效果?

最後的話大家也要根據自己情況加上一些輔穴吧,因為我們還要調理各個器官,所以脾俞穴、胃俞穴、腎俞穴、肝俞穴以及心俞穴這幾個穴位大家根據自己情況決定增加就好了,如果覺得脾胃不太好那麼加上脾俞和胃俞穴,如果感覺自己肝腎不好那麼加上肝俞穴和腎俞穴就好了,如果平時心火旺的話,那麼加上心俞穴就好了,輔穴根據自己情況增加。

最後的話建議大家要多吃一些能夠清熱利溼的食物,例如苦瓜、桃子、綠豆湯、黃瓜之類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