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劑發生配伍禁忌的一般規律及預防措施

配伍禁忌分為物理性配伍禁忌和化學性配伍禁忌。物理性配伍禁忌即某些藥物配合在一起會發生物理變化,主要表現為藥物的外觀變化;化學性配伍禁忌即某些藥物配合在一起發生化學反應,不但改變了藥物的性狀,而且使藥物減效、失效或毒性增強。

注射劑發生配伍禁忌的一般規律及預防措施

01

發生配伍禁忌的一般規律

(1) 非離子型藥物,臨床上最常用的葡萄糖或單糖類溶液,除pH偏酸性外,很少造成配伍禁忌。

(2) 高滲溶液、過飽和溶液易出現配伍禁忌。

(3) 電荷相反的兩種離子相遇及分子量較高的化合物配伍時,往往會形成可溶性和不溶性的化合物。

(4) 含有無機離子的藥物往往由於Ca2+及Mg2+的緣故而形成沉澱,Fe2+可引起溶液變色,I-不能與生物鹼配伍。

(5) 陽離子型藥物中的遊離生物鹼在水中溶解度較小,與pH高、緩衝容量較大的弱鹼性溶液配伍時,易發生沉澱。

(6) 陰離子型藥物中的遊離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也較小,與低pH溶液或較大緩衝容量弱酸性溶液配伍時也能產生沉澱。

(7) 陽離子型藥物與陰離子型藥物間易出現配伍禁忌,可能出現沉澱或混濁。陽離子型抗菌藥物有: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林可醯胺類、喹諾酮類、萬古黴素及去甲萬古黴素等;陰離子型抗菌藥物有: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磺胺類等。

(8) 具有氧化效能的藥物和具有還原效能的藥物間易發生配伍變化:如酚磺乙胺注射液為加入鹼性輸液中,其對二酚基團迅速氧化變成黃色並逐漸加深;腎上腺素注射液與鹼性輸液配伍,其鄰二酚基團迅速氧化成淺紅色,逐步加深成褐色;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與鹼性輸液配伍,濃度高時可能發生不溶性沉澱,其酯鍵逐漸水解減效並氧化成黃色物質。

(9) 與藥物穩定時的pH相差越大,藥物分解失效也越快。

注射劑發生配伍禁忌的一般規律及預防措施

02

發生配伍禁忌的表現

(1)沉澱: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溶液配伍時,產生一種或多種不溶性溶質,如氯化鈣與碳酸氫鈉溶液配伍,則形成難溶性碳酸鈣而出現沉澱;生物鹼類的水溶液遇鹼性藥物、鞣酸類、重金屬、磺化物與溴化物,也產生沉澱。

(2)析出:兩種液體藥物混合時,其中一種藥物析出沉澱或使藥液混濁。20%甘露醇注射液為過飽和溶液,溫度降低時極易出現結晶,在其中加入各種離子均易析出結晶,因此不宜與其他藥物配伍,應單獨輸注。

(3)變色:主要由於藥物間發生化學變化或受光、空氣影響而引起,變色可影響藥效,甚至完全失效。奧美拉唑應用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溶解,如使用250ml或500ml輸液,由於配製後pH降低,增加了溶液不穩定性,且滴注時間延長更容易變色,可變為棕紅色或出現沉澱。原因可能是奧美拉唑易受pH、光線、重金屬離子、氧化性、還原性等多因素影響,尤其在酸性條件時,結構發生破壞性變化,出現變色和聚合沉澱現象。

(4)水解:某些藥物在水溶液中容易發生水解而失效,如青黴素在水溶性溶媒中易水解,作用喪失。

(5)分層:兩種性質不相容的藥物經混合後,很快又分離,成為不均勻的分散體。如維生素D2等脂溶性藥物與葡萄糖或氯化鈉注射液混合,稍許靜置,分為兩層。

03

配伍禁忌的預防

預防配伍禁忌的發生,首先要求醫護人員瞭解藥物配伍禁忌知識,避免誘發配伍禁忌的情況發生。

(1)仔細閱讀各類藥物使用說明書,瞭解藥物用法用量、注意事項、配伍禁忌等,及時發現各藥物之間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2)在藥物配伍禁忌尚未明確時多觀察、試驗,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向醫師提供配伍禁忌依據,建議將兩種不明配伍禁忌的藥物分別輸注,以避免混濁、沉澱出現。

(3)不同類藥物的注射器分開使用,如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鈣劑、中藥製劑等容易和其他藥物發生反應,都應分別選用注射器。

(4)在兩種可能發生配伍禁忌的藥物之間,用20 ml未加任何藥物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衝淨輸液管中的剩餘藥物,避免潛在的或直接的配伍反應。

不同類的藥物注射器勿在同一瓶未加任何藥物的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中抽吸,以免增加配伍禁忌現象發生。

注射劑發生配伍禁忌的一般規律及預防措施

——以上內容摘自《內科護士安全用藥操作手冊》,即將上架,敬請期待~!

人衛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