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間測速的判定原來是這樣的,不清楚的車主都得吃大虧

在國內的高速上,除了我們最常見的定點測速和違規拍照等限制外,在最近幾年裡,區間測速也上線了。對於區間測速來說,很多人都不太懂這一監測是如何判定的,甚至有些人以為,區間測速就是在這一路段裡放幾個攝像頭,經過測速後取平均值,如果平均值高於限速那就是違規。但實際上,區間測速的判定遠比我們想的要簡單,只要瞭解這一判定,大家在跑高速的時候就更加得心應手了,否則的話可能會吃大虧哦。

區間測速的判定原來是這樣的,不清楚的車主都得吃大虧

首先我們要知道區間測速的最高限速,例如在一段區間測速為120km/h的路段,我們在行駛時的平均車速不能超過120km/h,否則將判定為超速。而這一測速的依據並非以多個攝像頭為依據,而是以透過時間為依據。

區間測速的判定原來是這樣的,不清楚的車主都得吃大虧

例如在一段10公里長的區間測速路段,限速120km/h,通行需要15分鐘,那就意味著在你透過第一個攝像頭後到區間測速結束的攝像頭需要行駛15分鐘以上才不會被判定為超速。

區間測速的判定原來是這樣的,不清楚的車主都得吃大虧

而一些車主則比較聰明,那就是拉低用高低車速來拉低平均值,在通暢的路段飆高車速,到了將近結束路段時把車速降低,此時你的車速平均值也就降低了,當然也就不算違規了。而與此同時,現在的手機導航也非常智慧,在區間測速的路段會定時提醒你的平均值為多少,同時還會提醒你差不多就得降速到某個值,保證不會超速透過。

區間測速的判定原來是這樣的,不清楚的車主都得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