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這人說話連一點邏輯都沒有,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邏輯思維是一種確定的,而不是模稜兩可的;前後一貫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條理、有根據的思維;在邏輯思維中,要用到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方法。

先說一個例子:

一顧客問售貨員:“這件上裝的確是現在最時髦的嗎?”

售貨員說:“這是現在最流行的時裝!”

顧客說:“太陽曬了不退色嗎?”

售貨員說:“瞧您說的,這件衣服在櫥窗裡已經掛了三年了,到現在還像新的一樣。”

這位售貨員的回答顯然是自相矛盾的,違反了邏輯學中的“矛盾律”。

人們常說:這人說話連一點邏輯都沒有,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邏輯學中有四個定律:

1、同一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2、排中律:對於任何事物而言,在一定條件下的判斷都要有明確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間狀態。

3、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4、矛盾律:在同一時刻,某個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這樣又是那樣。

我國古代最有名的邏輯問題,就是戰國末期公孫龍的《公孫龍子·白馬論》,即“白馬非馬”論。大致意思是:公孫龍有一天牽一匹白馬出關被阻,公孫龍便以白馬非馬的命題與守關人辯論,守關的人辯不過他,公孫龍就牽著馬出關去了。公孫龍的大意是說:“馬” 指的是馬的形態,“白馬”指的是馬的顏色加形態,而顏色加形態不等於顏色,所以白馬不是馬。

人們常說:這人說話連一點邏輯都沒有,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在哲學上,這是共性和個性的辯證關係。比方,腳踏車和汽車都是車,腳踏車有兩個輪子,屬於人力車;汽車有3-4個以上的輪子,屬於機動車;這是各自的個性。它們的共性是都有輪子,而且還有方向盤、軸、座椅等。

在邏輯學上《白馬論》有詭辯的嫌疑,他把“白馬”和“馬”這兩個概念割裂開來,第一,違反了邏輯上的同一律;第二,違反了三段論的推理規則;第三,偷換概念。

當然,他要是把“白馬”說成“腳踏車”,把“馬”說成“機動車”,那個守關的人真拿他沒辦法。

生活中有諸多“邏輯陷阱”,先說一個例子:

兩個人從煙囪裡爬出去,一個滿臉菸灰,一個乾乾淨淨。僅站在兩人的角度,你認為哪一個該去洗澡?

有人肯定會說,當然是髒的那個。

其實,髒的那個看見對方乾乾淨淨,以為自己也不會髒, 哪裡會去洗澡?

相反,乾淨的那人看見對方灰頭土臉的,也以為自己很髒,肯定想到會去洗澡。

這是一般的邏輯思維。

事實果真如此嗎?

兩個人同時從煙囪裡爬出來,怎麼可能一個是乾淨的,另一個是會是髒的呢?

生活中,我們要跳出“習慣的桎”,避開“思路的陷阱”,逃離“認知上的迷霧”,矯正“性情上的執著”;就是要分辨一切人為的佈局。

社會活動中,不乏“邏輯陷阱”的例子:

1、消費者:老闆,您這牛肉麵沒牛肉啊?

老闆:這不很正常嘛?!你看,夫妻肺片裡邊也沒夫妻啊!老婆餅裡邊也沒老婆啊!土匪鴨裡邊也沒土匪啊!

這叫類比不當。而邏輯上的類比推理是基於兩個物件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質,推斷它們在其他性質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推理形式。

2、最讓男人頭疼的問題,莫過於「我和你媽媽同時落水,你先救誰」了。在邏輯上稱為“虛假兩難”,它把所有的可能性都遮蔽掉了,只給你兩種選擇。其實,在生活中,有更多的選擇。

有關兩難境地的例子很多,例如不能吃KFC,不能用蘋果手機,不能去日本和歐美,否則是不愛國。這都是預設立場,也是根本不存在的一套邏輯。

3、幾個人討論馬,第一個人說,我見過一匹10000斤重的馬。第二個人說,我見過一匹10釐米長的馬。第三個人說,你們是開玩笑吧,哪裡有重達萬斤的馬?更不會有10釐米長的馬!第一個人回答道:我說的是河馬!第二個人回答道:我說的是海馬。

這在邏輯上叫概念模糊。概念不清、概念混亂將會造成大量的漏洞,或者被人所利用、或者大打折扣、或者執行不力。

4、郎鹹平一次在某大學演講中說,我們的企業不要追求做大做強,某大學的高材生就問他:難道要做小做弱嗎?——這是推論錯誤,不要追求做大做強並不一定就是做小做弱。這就是典型的二元思維、“好人、壞人”思維、非黑即白思維,這種思維只看到了事物的相反的兩面或兩端,忽視了其他方面或兩個極端之間的中間情況,而其他方面可能很多,中間情況也往往是最普遍的。對待歷史問題、歷史人物、政治問題,這種二元思維很普遍。

5、“五分之四的牙醫都認為刷牙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有意義”。牙醫確實都有關於牙齒衛生的專業知識,但他們沒有資格就人生意義得出這麼深刻的結論。邏輯上叫訴諸權威。

相同的例子還有:“我買了Fruit of the Loom內衣,因為邁克爾·喬丹說這是最好的。”但是,邁克爾·喬丹不是內衣領域的權威。

人們常說:這人說話連一點邏輯都沒有,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說到邏輯,總是離不開常識。

有時候,常識比邏輯更重要,它可以更有效地保護我們不受傷害。

有句俗話: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秀才講理算是採用邏輯的方式,那麼,在拳腳和槍口面前,邏輯算個屁。

多數時候,邏輯和常識可以勾勒出這個世界的真實一面;也有很多時候,邏輯和常識都不靠譜。

有個段子說的就是這種人:“你和他講常識,他和你講立場;你和他講立場,他和你講邏輯;你和他講邏輯,他和你講國情;你和他講國情,他和你講接軌……”總之,你與這種人交往總是南轅北轍的,永遠尿不到一個壺裡,感覺上會很難受,如果是老熟人,會讓你有一種“相見於微信,不如相忘於江湖”的感慨。

俗話說,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常識懂得多了,杞人憂天的事情就不會在意了。當然,有些常識可能是錯的?這個時候需要邏輯來判斷。

現實中,有很多明顯違背常識和邏輯的雞血論調。比方,“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透過表忠心、製造矛盾和仇恨,從中漁利。這也是許多移民美國的人都很“愛國”的原因,其實就是用嘴巴愛國。

再說一下邏輯與數學。

數學與邏輯既有同一性、又有差異性,而且有互補性。其實,數學來源於生活,我國義務教育大綱指出:“數學教學中,發展邏輯思維能力是培養能力的核心”。大數學家希爾伯特說:“數學具有獨立於任何邏輯的可靠內容,因而它不可能建立在唯一的邏輯基礎之上”。另一位大數學家外爾(H。Weyl)說得更明白:邏輯不過是數學家用以保持健康的衛生規則。

數學的邏輯性,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設A=B,那麼A+C=B+C;若A>B且B>C,那麼A>C。

另外一個例子:A、B、C三人的年齡一直是一個秘密,將A的年齡數字的位置對調一下,就是B的年齡;C的年齡段兩倍是A與B兩個年齡的差數;而B的年齡是C的10倍。請問:A、B、C三人的年齡各是多少?用簡單的算數就能算出來:A54歲,B45歲,C4。5歲。

最後一道題:算數平均值大於幾何平均值。

平均值在統計學中經常用到,平時在網路上也常常遇到,但人們習慣於採用算數平均值。其實,算數平均值總是大於幾何平均值。以下為圖形證明。

人們常說:這人說話連一點邏輯都沒有,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在△ACD中,斜邊長為CD,CB=a,BD=b

那麼a、b的幾何平均值為√ab,算數平均值為(a+b)

根據△ABC∽△ABD相似性原理,可以得出:

AB= √(CB·BD)=√ab

再根據圓的直徑CD=a+b,半徑=(a+b)

從圖中一眼看出,半徑>AB

即,(a+b)>√ab

∴ 算數平均值大於幾何平均值。

社會實踐是邏輯思維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實踐的發展對於感性經驗的增加也使邏輯思維逐步深化和發展。邏輯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概括的反映,它憑藉科學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具有自覺性、過程性、間接性和必然性的特點。

邏輯思維要遵循邏輯規律,這主要是形式邏輯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辯證邏輯的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等規律,違背這些規律,思維就會發生偷換概念,偷換論題、自相矛盾、形而上學等邏輯錯誤,認識就是混亂和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