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明末的歷史比較複雜,有天災,也有人禍,既然是亂世,那貪生怕死之人和英雄志士應該是並存的,畢竟前者大多在襯托後者。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說起士大夫來,可能許多的人,深受電視劇以及一些史書影響,對他們這個階級的印象都不太好,總覺得他們都是一群口中仁義道德,實則男盜NC的傢伙,但凡事不能說的太絕對,士大夫並非都是貪生怕死之人,也有一些士大夫真的讀進了聖賢書,當了英雄志士。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著名的抗清名臣中,有一個叫做朱大典的官員,他是萬曆44年(1616年)的進士,曾先後擔任過山東的巡撫、漕運總督,還有後來南明弘光政權的兵部尚書等官職,也算是位根正苗紅計程車大夫了。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免不了“君子愛財”,朱大典並非是個清正的官員,可能也是受那時候的環境影響,他這個人非常的貪財,從史書中的記載看,他在當官期間“四處搜刮,斂聚的財富富可敵國”,雖然描述的有些誇張,但也不難知道,這是位大貪官。

相信這樣的官員,在歷朝歷代都是遭百姓恨的存在,假如是在吏治清明的時期,他也不免要關到牢裡,要是再碰到像是朱元璋這樣的皇帝,那結局就是免不了被明正典刑。但也印證了“時勢造英雄”,在哪個動盪的王朝興替時期,朱大典用氣節、能力為自己正了名。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崇禎3年(1630年),時任山東巡撫的朱大典,碰上了登州孔有德兵變。孔有德是當時登州參將,手下有軍隊,也有些能力,加上那時候明朝的衛所軍備非常的懈怠,因此呢,這夥叛軍橫掃了幾乎整個山東半島。

作為山東巡撫, 朱大典自然要扛起責任。他集結了3萬部隊,和孔有德叛軍進行了交鋒,透過一場場漂亮的進攻,平定了這次叛亂。孔有德叛軍接連戰敗,被迫一路逃竄,最後殘部投奔了清部。(要提的是,此時在朱大典的部下中,有一位叫吳三桂的。)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崇禎17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崇禎自縊,明朝中央政權覆滅,接替的南明弘光政權,也沒有撐住清軍的攻勢,不到一年就被擊潰,南明殘部退縮到了江南一帶。隆武政權建立之後,南明再次拉起了抗清旗幟,但似乎是大勢已去,清軍進攻的腳步絲毫沒有被阻止下來。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隆武2年(1646年),清軍對浙江金華髮動了進攻。金華這個地方,在當時論起規模來只能算是個小城,可雖然城小,這裡卻是朱大典的故鄉。為了守住金華,朱大典率領軍隊佈置防線,散盡了自己的家產招募人手,號召百姓參加守城戰,加固城池防禦,決心要誓死守衛金華。

清軍的先頭部隊久久不能攻下金華,有些著急的派來了使者,希望以高官厚祿誘惑,招撫朱大典。面對清軍的威逼利誘,朱大典絲毫不為之所動,為了表示誓死抗清的決心,他當場撕毀了招撫書。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實力的相差畢竟還是太大了些,在堅守兩個月之後,清軍調來了紅夷大炮,將堅固的城門轟開了大口。清軍的人馬湧進城中之後,遇到了誓死抵抗的城中軍民,雙方開始了慘烈的巷戰,最終在清軍的絕對優勢下,金華被清軍攻佔……

在金華城破之後,朱大典的家人、妻妾們還有子女紛紛自縊,而朱大典也為了不被俘虜後受清軍侮辱,他帶領部下引爆了火藥,和附近的清軍同歸於盡。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本是個大貪官,可清軍兵臨時,他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

朱大典作為一個明末典型的貪官人物,雖然有著自己的缺點,也貪汙受賄,但他在清軍兵臨之時,散盡家產誓死抗清,最終殺身成仁,這種大義,是值得我們大家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