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漢初三傑張良之後,深受諸葛亮欣賞,為何卻遭姜維打壓!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六十四回,發生在益州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劉備、張翼、趙雲和法正。原文如下:

此人是漢初三傑張良之後,深受諸葛亮欣賞,為何卻遭姜維打壓!

玄德感嘆不已,令收其屍首,葬於金雁橋側,以表其忠。次日,令嚴顏、吳懿等一班蜀中降將為前部。直至雒城,大叫:“早開門受降,免一城生靈受苦!”劉璝在城上大罵。嚴顏方待取箭射之,忽見城上一將,拔劍砍翻劉璝,開門投降。玄德軍馬入雒城,劉循開西門走脫,投成都去了。玄德出榜安民。殺劉璝者,乃武陽人張翼也。玄德得了雒城,重賞諸將。

此人是漢初三傑張良之後,深受諸葛亮欣賞,為何卻遭姜維打壓!

孔明曰:“雒城已破,成都只在目前;惟恐外州郡不寧,可令張翼、吳懿引趙雲撫外水江陽、犍為等處所屬州郡,令嚴顏、卓膺引張飛撫巴西德陽所屬州郡,就委官按治平靖,即勒兵回成都取齊。”張飛、趙雲領命,各自引兵去了。孔明問:“前去有何處關隘?”蜀中降將曰:“止綿竹有重兵守禦;若得綿竹,成都唾手可得。”孔明便商議進兵。法正曰:“雒城既破,蜀中危矣。主公欲以仁義服眾,且勿進兵。某作一書上劉璋,陳說利害,璋自然降矣。”孔明曰:“孝直之言最善。”便令寫書遣人徑往成都。

此人是漢初三傑張良之後,深受諸葛亮欣賞,為何卻遭姜維打壓!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劉備大軍在金雁橋之戰中生擒張任,張任堅決不降,劉備將其斬首示眾,為龐統復仇。劉備大軍繼續猛攻雒城,張翼殺死守將劉璝,開啟城門,劉備大軍終於佔領了雒城。此後,諸葛亮又派趙雲、張飛等人分別進攻江陽、巴西等郡,法正這提出寫信給劉璋進行許可權,也得到了諸葛亮的同意。不過,法正的這封信並沒有奏效。劉璋又派遣李嚴等將領增援綿竹,與劉備大軍再度展開了一番激戰。

此人是漢初三傑張良之後,深受諸葛亮欣賞,為何卻遭姜維打壓!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蜀中降將口中的“唾手可得”,意為向手上吐唾沫,動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毫不費力就可以得到。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後漢書?公孫瓚傳》注引《九州春秋》中的“始天下兵起,我謂唾掌而決。”

此人是漢初三傑張良之後,深受諸葛亮欣賞,為何卻遭姜維打壓!

小說中描述的劉備生擒張任的金雁橋之戰,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據《三國志?先主傳》注引《益部耆舊雜記》載:“劉璋遣張任、劉璝率精兵拒捍先主於涪,為先主所破,退與璋子循守雒城。任勒兵出於雁橋,戰覆敗。禽任。先主聞任之忠勇,令軍降之,任厲聲曰:‘老臣終不復事二主矣。’乃殺之。先主嘆惜焉。”不過,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經提過,龐統雖然的確死在雒城之戰當中,卻並非是張任所殺。張任是在此戰剛剛開始時就被殺的,而龐統之死則是在張任被殺的一年之後。

此人是漢初三傑張良之後,深受諸葛亮欣賞,為何卻遭姜維打壓!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殺死劉璝的張翼,不僅為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且是蜀漢中期的一員重要將領,同時他的出身也非常顯赫。據《三國志?張翼傳》載,張儀家族在漢代可謂大名鼎鼎。他的高祖父名叫張浩,擔任過司空一職。結合其他史料來看,張浩又名張皓,其高祖是漢初名冠一時的漢初三傑之一的謀士張良。

此人是漢初三傑張良之後,深受諸葛亮欣賞,為何卻遭姜維打壓!

張翼早年曾在益州擔任過書佐一職,其才能受到諸葛亮的關注。經過諸葛亮的提拔,張翼歷任江陽縣長、梓潼太守、蜀郡太守、前軍都督等職,成為諸葛亮北伐大軍中的重要將領。諸葛亮去世後,張翼又先後擔任過前領軍、徵西大將軍,多次參與北伐之戰及評定南中叛亂的戰事,戰績卓著,成為蜀漢帝國後諸葛亮時代的名將。《華陽國志》載,當時蜀漢朝野都一個說法叫做“前有王、句,後有張、廖”,將張翼與王平、廖化、句扶等四人並稱為蜀漢四大名將,足見張翼的能力和威望。

此人是漢初三傑張良之後,深受諸葛亮欣賞,為何卻遭姜維打壓!

不過,這位家世顯赫且被諸葛亮一手提拔的蜀漢名將,卻不受姜維待見。據《三國志?張翼傳》載,張翼曾經公開質疑姜維的北伐,姜維對此懷恨在心,不僅對張翼排擠、打壓,還經常惡言相向,令張翼心寒不已。蜀漢滅亡後,姜維因參與鍾會謀反被殺,張翼也死於亂軍之中。

參考書籍:《三國志》、《華陽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