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魏晉南北朝的清談之風,始於魏之正始年間。

何晏、王弼、夏侯玄等正始名流,是清談的祖師和提倡者。

他們的虛無主義全國觀,代表了當時表層士族們空玄的精力狀況,順應了這些門閥貴族驕奢淫逸的享樂請求,加上正始名流職位高、名聲大,如“何晏為吏部尚書,有位望,時談客盈座”,遂使清談之風在表層團體中快伸張開來。

這一“正始玄風”,曲折到兩晉期間,更無以復加。

西晉後半期,王衍進一步把“祖述老莊”的清談之學大加首倡,並更加“玄虛”化。

他竟日清談,“口豈論世事,唯雅詠玄虛罷了,他“妙善玄言,唯談老莊為事”。

因而,落伍之士,莫不景慕仿效,清談也成為一大習俗。

據關聯史料紀錄,兩晉之時,好清談者,有文人學者,也有王公貴戚,有文武官員,也有風騷天子,乃至連名門婦女也捲了進入,可見其風之烈。

到了南北朝期間,清談之風仍舊非常鋒利,乃至連當時相對有為的統治者宋武帝都不可以或許脫節其俗。

《南史·鄭鮮之傳》說宋武帝:“少事戎旅,不經涉學,及為宰相,頗慕風騷,時或討論,人皆依違不敢難。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可知宋武帝關於清談還是非常喜悅湊熱烈、趕時興的。

魏晉期間,武將尚清談的還未幾見,到了南北朝也有了,“家世為將”的沈演之即是此中的一個,《宋書·沈演之傳》說他:“折節勤學,讀老子日百遍,以義理業尚出名。

”魏晉南北朝的這種清談之風,風險極大,在它的影響之下,士族階層中造成了一種只圖享樂、不負義務的壞民風:“立言籍其虛無,謂之微妙;處官不親所司,謂之雅遠;奉身散其廉操,謂之奔放。

”云云民風,使得當時“朝經廢於上,職事隳(破壞之意)於下”,感冒敗俗,誤國誤政,莫此為甚。

01 立言微妙不求實作為頭腦家,清談家不妨非常差的頭腦家。

他們輕忽現實,兩眼朝天,從冥冥的夢想中去尋求安慰,因此,凡著書立說,無不主意以庸碌本,以玄為妙,脫離現實越遠越好,在頭腦平臺導致了一種尚玄虛不求實的民風。

於此,他們講哲理是大談虛無、玄而又玄,寫文章是無病呻吟、紙上談兵,清談那些“宇宙萬物皆以‘無’為本”,“宇宙以天然運,賢人以天然用”,“玄冥”、“獨化”的空事理。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他們以主意庸碌主義的《老子》、宣稱秘密主義的《周易》和不造短長的《莊子》,作為其立論的憑據,並在這一底子上加以發揚,確立起以庸碌本的魏晉形而上學頭腦系統。這種頭腦系統對當時頭腦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乃至導致“眾家扇起,各列其說,上及造化,下被萬事,莫不貴無”的地勢,造成了一股長達幾百年的“玄風”熱。02 處官雅遠不事事魏晉南北朝時,清談之風險些伸張到全部政界,大片面表層仕宦都“尸祿耽寵,仕不事事”。《梁書》載有姚察的一段敘述:“魏正始及晉之中朝,時俗尚於玄虛,貴為跌宕,尚書承郎以上,簿領案牘,不復經懷,皆成於令史,逮乎江左(指東晉),此道彌扇。”尚書丞郎以上的仕宦,都是朝廷的要員,是幫忙天子處分政務或主管中間政權某一部分的高檔仕宦。這些人身負云云重擔,但是卻都是些“簿領案牘,不復經懷,皆成於令史”的狗佔馬槽之徒。令史,魏晉之時是郎如下掌尺簡的官職,大約相配於現在的秘書。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當官不睬政,全部事件都由秘書來辦,豈有不出亂子的事理?《陳書·後主紀》論也指出:“自魏正始、晉中朝以來,貴臣雖有識治者,皆以文學相處,罕關碎務,朝章大典,方商討焉,案牘薄領,鹹委公差,浸以成俗,迄至於陳,後主沿襲,未遑蛻變。”這是說,從魏的正始年間起,連續到南朝末了一個朝廷的末了一個天子陳後主止,三百多年裡,各朝各代的大臣中,就連所謂治世能臣、都不體貼碎務,把他們應管的事都推給下邊的人去辦,更不用說那些隧道的碌碌蠢才了。這話說的難免有點太甚,但現實情況必定是非常緊張的。不事事則必敗露,不睬政則必失政,不經國則必誤國,這在魏晉南北朝時表現得非常為充裕。姚察曾非常感傷地說:“嗚呼!感冒敗俗,曾莫之悟,永嘉不競,兵馬生郊,宜其然矣。”他覺得正因為有這種不知覺醒的清談,因而發現八王之亂,永嘉之難,導致烽煙四起,五胡亂國的地勢是勢所勢必的。南朝齊、梁時人陶弘景也曾作詩論及此事:“夷甫位跌宕,平叔坐談空,不料昭陽殿,化作單于宮。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他也指出山河易主、西晉敗亡,義務在何晏(平叔)、王衍(夷甫)之流的清談家身上。這與東晉桓溫的觀點是同等的。桓溫指出:“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乃至就連王衍本人在兵敗被俘,臨刑前也大喊:“吾曹雖不如前人,向如果不祖尚狡詐,勉力以匡全國,猶可不至本日!”可以或許說,西晉王朝是乾脆亡在這些在其位不謀其政、食其祿不盡其職的清談家們手裡的。幾十年後,南朝梁元帝又重蹈前轍,再次飽嘗了清談誤國的味道。公元554年9月,魏遣兵5萬伐梁,而此時“好玄談”的梁元帝正在龍光殿向其臣下報告《老子》,當武寧太守向他彙報了這一緊要軍情時,才停講;但過了幾天,竟又“復講”,並讓“百官軍裝以聽”,終究落得個兵敗被擒、受盡凌辱的了局。梁元帝失利前又是焚書,又是斷劍,又要尋短見,出盡了洋相。有人問他“何意焚書?”,他回覆說“唸書萬卷,猶有本日,故焚之”。真是置死活禍福、社稷安危於不顧,惟知清談了。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03 奉身放蕩不檢核魏晉南北朝士家富家的清談家們,多數是少許享樂至上的權要顯貴。他們在生存上尋求的是大肆浪費,盡興享樂,燈紅酒綠,無休無止的狂歡,不受管束的放蕩,名曰“奔放”。這種“奔放”,是清談家們所要到達的非常高目標。而清談,從某種作用上來說,也即是他們為了掩蓋享樂,彌補因為過度的物資享用而導致精力空洞之舉。因此,立言微妙,處官雅遠,奉身奔放,是三位一體、不行盤據的。怎樣晏縱慾好色,貪財荒淫,“食五色散”,舉動極端謬妄。王衍熱衷名利,貪鄙無恥。而全部士族團體則不僅尚清談、尚雅遠,並且比富鬥闊,糜費成風。立言微妙不求實,處官雅遠不事事,奉身放蕩不檢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配合組成了魏晉南北朝清談之風的內外。04 清談之風何故能在魏晉南北朝的政界中相習成癖,耐久不衰?歸根究竟,清談之風的盛行固然是由當時表層士族衰退的素質決意的,但同時也和官制多弊、考課不力有乾脆干係。開始,府多官眾,機構繁蕪,設其位無其政,有其職無其責,是使清談之風可以或許在政界中存在的一個緊張前提。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魏晉以來,統治者廣置官府,多設仕宦,從中間到處所,其數目都大大跨越了秦漢之時。以晉武帝時為例,朝廷非常高檔的仕宦,除同兩漢同樣,設有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外,又加設太宰、太傅、太保“三師”,並且漢時大司馬、上將軍(“二大”)與太尉只能選設一職,不可以或許並設三職。晉武帝也都三職並設了。如許就導致“八公並置”(三公、三師、二大)。朝廷關於“八公”都容許他們設立本人巨大的府署。同這些職位非常高的仕宦相似乎的府署者(即所謂“開府議同三司”),另有驃騎、車騎、衛將軍、伏波、撫軍、都護、鎮軍、中軍、四徵、四鎮、龍駿、典軍、上軍、輔國等諸位上將軍。別的,同上頭那些大員相似乎的府署者,另有光祿醫生等。這在晉過去是亙古未有的。官府這麼多,每府又不知要設立幾許府署的仕宦,僅從這些將相的情況看,就可知其官府之浩繁、重複與巨大了。還不止此,中間政權還設有九卿、三省等緊張構造,並且晉時中間大權由尚書行臺(三省之一)統轄。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如許一來,現實上那些三師、二大、三公、九卿及其府署就都沒有幾許政務可管了。中間是如許,處所也是如許,州、郡、縣行政區及軍政官員越設越多。據《晉書·傅玄傳》載,傅玄的兒子傅鹹曾在一封上書中指出:“舊都督有四,今並監軍,乃盈於十。夏禹敷土,分為九州,今之刺使,幾向一倍。戶口比漢,非常之一,而笠郡縣更多。”為此,荀勖曾發起“省州、郡、縣半吏,以赴農功”。由此可知,當時至少有一半仕宦是多佘的。這還是晉初的情況,南北朝時就更不得了,徐陵曾形貌陳時的景遇說:“員外常侍,路上比肩,諮議入伍,市中多數。”此中的員外是定額之外的官員;常侍是天子擺佈的官員,諮議入伍是文武官員的幕僚。這些人普通不負有甚麼詳細義務,只是噹噹照料,做做照料罷了,可見當時閒職官員之多。各級軍政機構云云繁蕪,仕宦浩繁,一方面勢必給老庶民帶來極端慘重的累贅,從而激化階層衝突;另一方面則是為政界中的清談締造了前提,這在中高檔仕宦中闡揚得尤其彰著。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葛洪說:“三臺九列,紙上談兵,州牧郡守,操綱舉領,煩劇所重,其惟百里”他指出官越大,事越閒,官越小,事越煩。大官是泛論道,中官是抓綱要,惟有小官本領詳細事。所謂官多政煩,煩的是老庶民和小仕宦,上邊則是官多必閒,因為閒,因而就“紙上談兵”,“仕不事事”,只務虛不求實了。別的,因為機構重複,勢必導致職責不明,從而無法搜檢政務情況,窮究紕謬義務,這也為清談之官排除了後顧之憂。晉初劉頌在給壘帝的上疏中說:“秦漢以來,九列執事,承相都總。今尚書制斷,諸卿奉成,於古制為重,事所不須,然今未能省並。可出眾事付外寺,使得專之,尚書為其都統,如果承相之為……年末,臺閣課功校簿罷了。於今親嘗者動受成於上,上之所失,不得復以罪下,年末事功不建,不知所責也。”他覺得尚書和九卿之間,如果不可以或許省並九卿,就應當明白其職責,不然九卿勢必瀆其職而又無法加其罪。因為尚書獨斷,而九卿沙門書機構又重複,乃至九卿的職責非常迷糊。相似這種情況,上高低下是許多的。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如許,沒事幹和不做事,就偶然間清談,無勢必職責,不怕窮究義務,就可以或許寧神清談。其兩提拔仕宦重家世,重資歷,不重德才,是清談之風在政界盛行的又一緊張緣故。先垂青家世。自魏文帝以來,到兩晉南北朝,連續執行九品官人法,劃定州設大中正,郡設小中正,由中正官把各處所的人物按門地大小分為九等,而後由吏部尚書同一選用。這種選官軌制認可士族有仕進的特權,因此所選的官多數是士家富家身世的人。好比,南梁有個楊通則,他出任湘州,所用之人“皆州郡著姓”。使人頗為恐慌的是,梁武帝卻非常瀏覽此種技巧:“班下諸州覺得法”,請求各地都要照著去做。如許,因為以家世取人,而不以德才取人,因此所選之官,多是用非其人,還是才非所用。正如晉人劉毅所指出的那樣:“凡官差別事,人差別能,得其能則成,失其能則敗。今品不就才氣之所宜,而以九等為例。以品取人,或非才氣之所畏,以狀取人,則為本品之所限。”這即是說,尚門地而輕人才,抑功實而隆浮名,是九品官人法的非常大弊害。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憑據這一選法,只如果世家身世,豈論怎樣無德窩囊,也還是有大官做。而非世族人家,即使怎樣才氣橫溢,也無法獲取重用。其後果即是“上品無寒門,低品無世族”,“舉資不降生族,用法不足顯貴”。而那些肥沃後輩,驕奢淫逸,目不識丁,唯憑靖談以成浮名,《顏氏家訓·勉學》就氣象地描寫了他們是少許怎樣的人物:“梁朝全盛之時,貴遊後輩,多無學術,至於諺雲:‘上車不落則著述,體中奈何則秘書。’”因此,士族仕進的越多,清談家就勢必越多,政界中的清談之風也就勢必愈烈,而那些身世卑下,富裕才氣的精悍之士也就越沒有職位。正如左思在《詠史詩》中所說的那樣:“世胃涉高位,俊秀沉下游”“俊秀”上不去,無法轉變仕宦的成份,清談之風固然也就煞不住。再垂青資歷。關於世家和非世家、大世家和小世家按家世;關於世家而外和同為世家而又大小相似乎者則按資歷。以北魏為例,《魏書·崔亮傳》說:“亮遷吏部尚書……乃奏為格制,不問士之賢愚,專以停闢日月為斷。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雖復官須此人,停遙遠者,竟日不得。庸材低品,年代久者,灼然先用。”崔亮的這種“格制”,因此資歷用人的典範。繼崔亮往後的吏部尚書甄深、元修義、王徽等,也覺得這種技巧利便輕易而沿襲執行。以資歷用人,本來是當時士族階層調治其裡面衝突,防備在提拔仕宦中私運和奔競的一種設施,但是,這種設施,不僅關於私運和奔競來說是一種懦弱窩囊的設施,並且又帶來了另一緊張毛病:賢愚不分,徑渭無別。這就與清談之風有接洽了。西晉重臣劉寔在《崇讓論》中攻訐說:“能不混同,好壞不分,士無索定之價,官職有缺,主選之吏,不知所定,但案官次而舉之,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勢家之子,則必有勢者之所念也。因其先用之資而復遷之,遷之無已,不堪其任之病發矣。觀在官之人,政績無聞,自非勢家之子,率多因資次而進也。”根據他的說法,這種論資排輩的技巧,勢必導致用人欠妥,使不盡職的人還是升官、仕進,從而輕易給那些只知清談,不知治政者翻開政界的大門。並且,不執行照功行賞,唯才是舉,即使是有本領有才氣的人,也不肯賣命氣幹實事,而甘願圖從容講清談了。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固然,清談家中並非沒有治政之才,但卻不肯意理政,這與官重家世、重資歷,不重本領是大有干係的。其三、曠職誤政,最常見容恕,勤於政務卻遭諷刺,這也是導致清談之士有備無患,清談之風越刮越兇的一個緊張成分關於為官不睬事、翫忽職守者,如果要當真窮究、從重辦處的話,清談者必定會投鼠忌器,清談之風也就會有所收斂。但魏晉南北朝時,卻往往對此不予窮究,乃至清談不事事者,毫無所懼,毫無後顧之憂。如《晉書·阮孚傳》載:“阮孚避亂渡江,元帝覺得安東入伍。蓬髮飲酒,不以王務嬰心。時帝既用申、韓以救世,而孚之徒未能棄也,固然,不以事任處之,轉示相從事中郎,竟日酣縱,恆為有司所按,帝每優容之。”這個每天就曉得飲酒,一點政務都不幹,並且還時常冒犯功令的阮孚,晉元帝並不懲罰他。另據《南史·王球傳》說王球:“素有腳疾,多病還家,朝直甚少。錄尚書江夏王義恭謂尚書何尚之曰:‘現在乏才,群下宜加勉力,而王球放蕩云云,宜以法糾之。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尚之曰:‘球有素尚,加又多疾,公應以淡退求之,未可以或許案牘責也。’義恭又面啟文帝曰:‘王球誠有素譽,頗以物外自許,端任要切,或非長處。’帝曰:‘誠知云云,如果時望所歸,昔周伯仁竟日飲酒而居此位,蓋因此崇素德也。’遂見優容。”從這段紀錄中可知,王球小病大養,雖身居要職但“朝直往少”,王義恭提出要對他逍遙法外,尚書和天子都差別意,因為他“有素譽”,浮名非常大,而天子是“崇素德”、重浮名的。清談則是可以或許造詣浮名的,清談好處之大就在這裡!像如許的例子是不堪羅列的。不事事有浮名的仕宦受到云云寵遇和饒恕,清談家們另有甚麼可駭的,清談之風又怎能不準?當時,清談家們不僅不受懲辦,並且還往往被“導之以高爵,授之以重擔”。怎樣晏官至尚書,王衍官至司徒、司空,都曾是權傾臨時、望而生畏的人物。為了使天子的寶座不受某些權臣的威逼,少許統治者乃至另有意招聘清談家來嘲弄平均。如東晉朝廷為防備桓溫篡權,特地援用浮名甚大的清談家殷浩介入朝政,與桓溫對立,殷浩確鑿沒少拆桓溫的臺,但付與如許的人以重權,固然搞不出甚麼花樣來,而只能使清談之風更加伸張滋生。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在這種情況下,魏晉南北朝統治團體裡面的民風非常廢弛,上高低下均“薄綜世之務,殘功勞之用,高浮游之業,卑經實之賢”,並以“口談狡詐,不遵禮制,尸祿耽寵,仕不事事”為榮,而小看那些明於政務,勤於職事的實幹之士,“望白署空,是稱清貴,烙勤匪懈,終滯陋俗。”像前方頻頻提到的何晏、夏侯玄、王弼、王衍之流,都是當時眾所敬慕的人物。而被有識者稱為得如兩三人“全國便治矣”的南朝王準之;“臺閣之務,頗欲綜經”的東晉卞壺,“勤於簿領,詰朝理事”的南朝梁之宰相何敬容等人,則不僅不為時流所重,反而還要每每遭到調侃。如阮孚就曾奚落過卞壺:“卿恆無閒泰,常如含瓦石,不亦勞乎”何敬容也曾被“頗有浮滑才”的蕭巡“因制卦名聚散等詩以嘲之”。在這種天氣下,清談之風天然是“風騷相尚,其流遂遠”了。普通政界世風的影響是云云,許多深嗜清談的天子所導致影響就更大了。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

如晉明帝“善玄言,嘗論賢人真假之意,王導等不可以或許屈”;晉簡文帝“清虛寡慾,尤善玄言”;魏高祖“善談老莊,尤精釋意”……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而清談之風遂成“如果決積水於萬切之高堤,而放猛火於雲夢之枯草”之勢,縱使這時有少許持正之士出來抵抗,也是窩囊為力的。面臨這種清談之風,少許有志有識之士也曾高聲疾呼,從各個方面舉行過批駁,提出過蛻變發起,此中也不乏遠見卓識。像裴頠就曾寫下了戰爭的《崇有論》,對虛無主義的形而上學作了有力的駁倒;荀勖、蘇綽就曾針對官多的徵象上書天子,力言省官;範寧不僅作《罪王何論》痛陳王弼、何晏清談之罪,並且還針對仕宦選法之弊,提出了“考其鄉黨,驗其業尚,試其能不”的嚴正考課的發起。但是魏晉南北朝的表層士族曾經不可救藥、不行救藥了。《崇有論》如石投深潭,省官議也只是說說罷了,考課軌制更可悲,竟導致了新的舞弊渠道,乃至清談誤國的徵象無可搶救地連續了三百

為何說魏晉清談之風誤國誤政?又為何能蔚然成風,綿延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