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王與馬共天下”,卻因這兩家崛起,王家變得徹底沒戲

西晉時期,中原爆發了著名的“八王之亂”,參與其中但實力弱小的皇族司馬睿,可以說是諸王中最機靈的,這次大亂之後,他馬上意識到北方雖好,但自己玩不轉,乾脆把目光瞄向了南方。

當時的中國南方經濟發展遠不如北方,可並非一無是處,最起碼建鄴這個地方還不錯,西晉末年晉愍帝登基沒多久,就遭到前趙政權圍攻,司馬睿接到聖旨需要進京勤王,但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一股腦跑去了南方,自己創業去了。

伴隨著西晉滅亡,司馬睿順利建立東晉政權,同時也開始了“王與馬共天下”的時代。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討論一下,

這個“王與馬共天下”的時代是如何開始,又如何滅亡的呢?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卻因這兩家崛起,王家變得徹底沒戲

一、東晉政治的一大“特色”

1、王氏兄弟的崛起

司馬睿原本實力並不咋樣,在八王之亂時代只是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王爺,就算是大一點的皇親國戚都不把他放在眼裡。原因很簡單,他不是司馬炎的至親血脈,他的爺爺司馬伷只是司馬懿膝下不起眼的一個庶子。

那麼他憑什麼崛起的呢?這就牽扯到了兩個人,即王導、王敦兩個土豪兄弟,這哥倆當時帶著全族的人和財產共同支援司馬睿,讓他快速崛起於政壇。

東晉建立之後,王導因功成為宰相,分管內政,王敦拜將軍,管理軍務,

雖然一切都看上去十分和諧,其實暗地裡風起雲湧,皇帝司馬睿也在一定程度上被王氏兄弟牽制。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一種疑問:東晉再怎麼偏安一隅,那也是讀書人的天下,怎麼會沒有重臣良將站出來主持正義,維護皇權呢?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卻因這兩家崛起,王家變得徹底沒戲

2、權利一時無兩

的確,祖逖和劉琨都是狠人,可他們的目標並不在南方,而是想要奪回先人苦心經營的北方,而且這種情況在東晉官場上並不少見。

說的明白點,劉琨其實一直就沒有到南方地區當官,而是在幽州、幷州這些地方和前趙政權斡旋、鬥爭,東晉建立沒多久他就去世了;祖逖到是去南方了,可也坐不住,天天吵吵著要回老家,基本和後來的岳飛形象差不多。

要知道司馬睿對北方可是很忌憚的,你喊著要北伐,我能帶你玩嗎?就算你有能力,搞不好把司馬家族的幾個兄弟弄回來,這皇帝誰來當呢?

說白了,很長一段時間內,司馬睿和南宋高宗皇帝的處境差不多,都是成天提心吊膽的,祖逖一看自己的理想實現不了,就開始自己招兵買馬,甚至一度還到了黃河沿岸和胡人搞了幾仗。

司馬睿和王氏兄弟一看火候不對,就安排自己的心腹接管了權力,祖逖北伐不順,抑鬱成疾,最終被活活氣死了,

從此放眼整個東晉朝廷,就沒有人能夠與王家抗衡,“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就徹底形成了。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卻因這兩家崛起,王家變得徹底沒戲

二、你能行,我家也能行

1、老謝家和老桓家

如果介紹歷史上的某個朝代,大機率要從皇帝說起,但東晉絕對是個例外,

因為這個時期的皇帝沒啥可說的,甚至存在感都很低,原因很簡單,當時歷史舞臺上的主角是東晉權臣。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卻因這兩家崛起,王家變得徹底沒戲

王導這個時候也有了小算盤,明面上罵,暗地裡幫自家兄弟,妥妥的兩面派,

最終王敦順利入城,殺掉了不少司馬睿看重的新人,嚇得皇帝一家子舉著龍袍要讓給王家。

王敦一看這樣,哈哈大笑,沒接龍袍掉頭就走了,意思是對皇位沒啥興趣,還是你司馬家去做傀儡皇帝吧,司馬睿也是因為這件事最後鬱鬱而終的。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卻因這兩家崛起,王家變得徹底沒戲

2、東晉的滅亡

皇帝這個德性,權臣們想不崛起都難了,於是在這個時期中,謝家和桓家陸續登場,形容東晉政治中“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王”就是王導兄弟,“謝”是謝安和謝玄家族。

桓溫的崛起是在滅掉成漢政權後,雖然一直在試探性的成長,可最後還是被謝家給熬死了。謝安雖然是文臣,但也能夠指揮軍隊作戰,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就是他的傑作,堪稱可以和“赤壁之戰”媲美的以少勝多經典案例。

“淝水之戰”後謝家聲望進入巔峰,可惜當時的皇帝是司馬曜,算是東晉歷史比較狠的一位皇帝,始終壓著謝安一頭。

桓溫被熬死之後,兒子桓玄繼承了遺志,一直在努力經營荊州的地盤,孝武帝司馬曜去世之後,繼承者是個“傻子皇帝”司馬德宗,此時皇權落入會稽王司馬道子的兒子司馬元顯的手中。

這哥們就不客氣了,不僅全部接管了老爹的權利,還把老爹趕下臺,鬧得是不可開交,桓玄抓住機會,奪取荊州兵權,然後朝建康進發,

司馬元顯雖然抵抗,但完全不是對手,東晉王朝就這樣滅亡了,這也標誌著“王與馬共天下”的時代徹底結束。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卻因這兩家崛起,王家變得徹底沒戲

此後桓玄建立桓楚政權,接替了東晉在南方的統治,算是完成了當年老爹的心願。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