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與孝感米酒的那些事兒

宋太祖與孝感米酒的那些事兒

要說湖北孝感米酒的來歷,還得從孝感西門的西河橋說起。西河橋上有兩道神奇的車轍,像一個不解之謎。

要說這兩道車轍,還得說說西河橋畔的西河酒家。西河就是澴河,澴河流經之地稱為澴川,古澴川酒文化名聲在外。

要說澴川酒文化,還得說說我的舅舅張道性——我小時候聽他說過澴川酒文化的歷史。知道澴川酒文化那就瞭解孝感米酒的來歷。

宋太祖與孝感米酒的那些事兒

我舅舅是孝感縣科舉制度科考的最後一個秀才。他既是祖傳的中醫,又會西醫,會畫畫,會寫詩,他信奉馬列主義,還和惲代英一起提著腦殼幹過革命。解放以後,他在孝感城的三元井聯合診所擔任副主任,醫名張壽渠,不幸在1953年英年早逝。

我舅舅對我講的澴川酒文化歷史,我一直銘記心中,至今沒有忘記,他是這樣說的:

孝感縣城的西門有一個西河橋,那個橋是非常堅硬的青石做的。古時候,有一個很神秘的人物推著車子從橋上的經過,便留下了下了兩道神奇車轍,可見那個車子非凡人的車子啊!

那是一個夜晚,西河酒館早已打烊了,酒館的老闆正準備關門。有一個五大三粗的黑臉漢子推著車到了他的門前,對他說,老闆,我又餓又渴,有東西給我吃嗎?老闆說,東西都賣完了。

宋太祖與孝感米酒的那些事兒

那個人很不耐煩地說,你就看著我這樣捱餓嗎?酒館的老闆看見他的的車上堆著一車蓮藕,有了主意。他從車上拿來幾節蓮藕,洗得乾乾淨淨,切成圓圓的藕塊子放在鍋裡用油一炸,油光金亮,香氣撲鼻——這就是孝感藕夾的來歷——然後端出一碗陳年老酒,請這個來客就餐。

這個不凡的顧客吃了喝了,十分滿意,他抹了抹嘴巴說,酒好菜好人更好!老闆見有人誇他,當然高興得不得了,連酒錢和加工費也免了。這個推車的漢子是誰?可不是一般般的車伕哦,此人後來當了皇帝,他就是宋太祖趙匡胤。

我舅舅說,五代時期,朝廷嚴禁民間釀酒,酒館紛紛歇業。趙匡胤登基後的第二年,猶記西湖酒館的往事,在建國之初糧食還不是很充裕的當時,他特頒詔書,取消了西湖禁酒,並置萬戶酒館。

“萬戶酒館”是按宋代“萬戶酒”稅法納稅的酒館。此後西湖酒館又多起來。後來趙匡胤特地巡幸孝感城,便留下了建築的西湖橋東頭明月樓前“帝子停驂”,及西門城門旁“宋太祖沽酒處”石碑古蹟。

宋太祖與孝感米酒的那些事兒

“宋太祖沽酒處”的大字系清乾隆二十一年知縣梁永寧之子十二齡童梁恂所書。明月樓是橫跨橋東頭兩層飛簷樓閣建築。遠處北畔凌煙堂,在氤氳中模糊可見。

西湖通溪河的碧清的小河,明正德七年,夯土築城,因小河起到護城作用故而始稱濠溝。流水在橋下靜靜淌著,一群群小魚在河裡明滅可見。

沿岸翠綠垂柳像披在一襲長長的乳白的紗裡;岸西綠樹環抱的西湖灣掩映在瀰漫霧氣之中。再向小河入口處眺望,河西碼頭檣帆林立,籠罩在濛濛煙水之中。

沿明月樓下有眾多的酒館、糟坊兩邊並列,直至西門城口,著名的酒館頗多。酒館前立有形如馬的特殊招記。有“帝子停驂”之含意;標記前楷書“聞香下馬”及“知味停車”,巍巍赫赫,堂而皇之。

宋太祖與孝感米酒的那些事兒

這些與之後的孝感米酒有何干系?當然薪盡火傳,古往今來淵源由來久遠。

由於西河酒館富有盛名,從宋代直至清末民初,孝感縣城有一家糟坊世家魯源興在西河橋開了一家米酒店,經營糊米酒。他經營的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襲人、甜潤爽口、濃而不膩、稀而不流,食後生津暖胃,回味深長,深受民眾歡迎。

魯老闆出生酒生意人家,當然熟知西河酒館與趙匡胤的掌故,受其傳統教養,為人忠厚誠信,一向善待顧客。

有一年夏天天氣炎熱,製作糊米酒的湯圓漿發酵了,老闆魯幼佰準備將發酵了的米漿倒掉時,來了一位老顧客要碗湯圓米酒,魯老闆說,對不起,賣完了。可是眼尖的顧客卻瞅見了發酵過的米漿說,那不是還有嗎?

宋太祖與孝感米酒的那些事兒

魯老闆只好說,這壞了的東西不能吃。那位顧客說,我口乾舌燥,先煮一碗來,出了事算我的。

魯老闆只好將發酵過的米漿煮了一碗端了過去,可誰知那個老顧客品嚐了一口,連連讚道:魯老闆,這一次比以前的更香醇,更好吃。

魯老闆不信,自己過去試著嚐了一口,也覺得口感與前不同,更加醇香甜潤。就這樣,無意中闖出一個百年品牌來。那位顧客是個知書達理的人,當即寫了一首打油詩:

一碗玉液甜又香,生津止渴潤肚腸,悠久澴川酒文化,米酒美名天下揚。

澴川釀酒工藝一直在不斷地傳承和發展。在一千多年前,以糯米釀製的米酒開始聞名天下。直到今日,孝感米酒聲名遠揚,經久不衰。

我舅舅最後說,至於西河橋上那兩道神奇的車轍,究竟是車子軋出來的?還是人們為紀念趙匡胤巡幸孝感城特意鑿出來的?一直是個謎,讓後人去猜吧。

宋太祖與孝感米酒的那些事兒

(原創:管用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