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只有十萬八旗子弟,卻能順利入關統一中原,主要有三個原因

從1644年,滿清的鐵騎入關之後,直到1911年曆經268年之久清朝才滅亡,代表著中國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統治的歷史。而在清軍入關之前,努爾哈赤就帶領八旗子弟在關外建立後金國。他們在中原內亂時趁虛而入,最後建立了大清王朝。

雍正帝說過:八旗子弟在入關時不過十萬人,就征服了整個中原大陸。那麼,為何只有十萬人的清軍能夠如此順利入關呢?

探究歷史可以看出,這和當時中原政治局面混亂和中原將領背叛有著直接關係。

滿清只有十萬八旗子弟,卻能順利入關統一中原,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中原政權混亂

首先,清軍入關之前,中原內部政權已經十分混亂,才給了清軍可乘之機。

在公元1644年時,大明王朝已經走向末路,末代皇帝崇禎被李自成逼死在眉山上,激化了明朝內部階級矛盾。崇禎帝在位期間,中原地區面臨著水災、旱災等諸多自然災害,陝西、河南等地區到處是流民。在朝廷的壓迫和自然環境的迫害下,多地爆發了農民起義事件。明朝軍隊應接不暇的對抗起義部隊,而其中李自成的起義軍最難纏。自稱“闖王”的李自成,提出“三年不徵”口號吸引大批流民加入起義。雖然多次被明軍擊潰,但很快又能恢復。最終在1644年,李自成帶著起義軍攻進了北京城,建立大順政權,標誌著明朝的統治徹底結束。

由此看得出來,明朝末年各地出現很多農民起義軍,明朝軍隊正忙著鎮壓國內起義軍,沒有精力顧忌邊關的情況。李自成逼死明崇禎帝之後,倉儲之下創立大順王朝,還沒有建立起完整政權體系。而且當時中原各地還有明朝舊勢力和其他起義軍,國內局面十分的混亂。正在這個時候,野心勃勃的八旗子弟趁虛而入,坐收漁翁之利,得以創立大清朝。所以說,當時的中原內部政局混亂,是八旗子弟可以順利入關的關鍵影響因素。

滿清只有十萬八旗子弟,卻能順利入關統一中原,主要有三個原因

二.中原將領背叛

其次,吳三桂等中原將領背叛,是八旗子弟順利入侵中原的另一影響因素。

在公元1644年,作為山海關總兵的吳三桂沒有與大清軍隊對抗,而是直接開啟城門繳械投靠。不僅如此,吳三桂也是大清軍隊統一中原的先鋒官,率領人馬攻打李自成,完結了大順政權。之後,又將南明皇帝追殺到了緬甸後將其處死。此後,吳三桂從一個明朝大將轉換成了為大清開疆拓土的猛士。

由此可以看得出來,當初把手山海關的將領就是吳三桂,而吳三桂的不抵抗直接讓清軍順利入關。其實在當時整個中原地區,除了李自成的起義軍之外,吳三桂的軍事力量算是最強的一支了。如果吳三桂拼死抵抗的話,清軍想入關還是要費些周折。但吳三桂的投誠,使得清軍不費吹灰之力順利入關,進而逐鹿中原。所以說,吳三桂等中原將領的不抵抗,成了大清順利入關的直接影響因素。

滿清只有十萬八旗子弟,卻能順利入關統一中原,主要有三個原因

三.大清發展迅速

另外,清軍發展速度非常快,早就有了入駐中原的野心,為大清順利入關打下基礎。

在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作為女真部落首領在關外建立後金政權。隨著部落的壯大,其軍事實力也不斷增強,而關外環境又較為惡劣,使得他們早就有了入駐中原的野心。在公元1691年時,努爾哈赤得到中原內部情報之後,就集中兵力將明朝三路軍隊擊破,進攻中原。公元1629年,繼任部落首領的皇太極攻入北京城,創立了大清王朝。

由此看得出來,滿清的軍事實力在努爾哈赤、皇太極的領導下,越發的狀態,逐漸形成了成熟政權的樣子。在他們已經做好創立王朝的準備時,剛好中原內部混亂創造了時機。一直以來,他們都有徵服中原的野心。在實力已經足夠強大時,自然要趁著中原內亂進攻,得以順利的入關。所以說,大清的實力越發的強大,其實是順利入關的一個先決條件。

滿清只有十萬八旗子弟,卻能順利入關統一中原,主要有三個原因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了清軍順利入關的原因,主要在於中原內部政權混亂、中原將領們的背叛以及大清自身實力的壯大。

清軍本身實力很強,在看中中原內亂的時機進攻中原,結構中原將領卻並不與之抵抗,最終順利入關是意外也成了必然。

滿清只有十萬八旗子弟,卻能順利入關統一中原,主要有三個原因

以史為鑑,清軍能夠順利入駐中原,正是因為中原內部處於混戰狀態,無暇顧及外敵的入侵。對於現代的我們而言,一個團隊如果內部混亂、群龍無首,同樣也是弱到一擊即潰。團結就是力量,並非是一句空話,而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