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岳飛抗金獲得宋朝全力支援,岳家軍究竟能打到哪裡?

如果是指消滅金國,對不起,做不到。但如果是在一兩場戰役中打敗金國,那是可以的,比如郾城之戰,岳飛率岳家軍以少勝多,確實打敗過金國。很可惜,雖然岳家軍取得大捷,但是金強宋弱的整體態勢並沒有改變。

如果雙方要進行的是生死存亡的大決戰,一方以消滅另一方為戰爭目的,那麼戰爭至少要打好幾年,就會陷入長期的戰亂。鹿死誰手那就很難講。估計先垮掉的是宋朝。下面從幾個方面做一個深入的分析:

一、宋朝有致命的軟肋在金國手中。

暫且拋開雙方的整體國力不談。宋高宗趙構有一個最大的軟肋就是:關鍵人質在對方手上。不要以為這個不重要,這個是宋高宗的最大心病。對趙構來講,其他問題都好克服,這個問題無法迴避。因為只要有這個因素,金國隨時可以另立一個大宋朝廷出來,那麼南宋朝廷就有大麻煩了。

趙構不僅父母在對方手上,關鍵是他的哥哥,也就是正宗的皇帝宋欽宗也在對方手上。

不要小看宋欽宗趙桓是個金國的俘虜。他可是宋徽宗趙佶長子,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就被立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開封牧,後宋徽宗禪讓登基為帝。他的皇帝之位,來得名正言順。在當時宋朝人心目中,他才是真正的皇帝。

如果岳飛抗金獲得宋朝全力支援,岳家軍究竟能打到哪裡?

而在宋朝人眼中看來,宋高宗趙構這個皇帝之位,來得就有點不太正。在當時的南宋人看來,趙構其實就是一個代理皇帝。他的主要任務就是迎回二聖,正宗皇帝回來了,應該就沒他什麼事了。當然,情況是會發生變化的,如果他真的能夠擊敗金國,威望那就不一樣了。

高宗在位時,曾經發生過一次兵變,差點讓他送命。這就是苗劉兵變。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宋將苗傅和劉正彥發動譁變,帶兵圍住皇宮,以清君側為名,誅殺了宋高宗趙構寵幸的大臣及宦官,並逼迫趙構將皇位禪讓給三歲的皇太子。苗劉二人還當眾責問趙構:

“陛下帝位來之不正,若淵聖(宋欽宗)歸來,當何以自處?”

因此,金國掌握了一個大殺招,如果萬一宋朝取得軍事優勢,金國就會讓欽宗趙桓“安坐汴京,其禮無有弟與兄爭”。從而扼制趙構。而宋高宗趙構,斷無北上攻打哥哥宋欽宗趙桓的法理依據。金兀朮曾經將這種可能性進行過認真分析。秦檜從金國回來,已經把這種可能性告訴了趙構。

也就是說,金國一旦軍事上處於失利狀態,就會把欽宗立為傀儡皇帝。而南宋不是整天吵著要“迎回二聖”嗎?現在我把二聖還給你,另立一箇中央。你趙構能和你的父兄爭天下嗎?就算你狠下心來無父無兄,別忘了你媽也在那邊。如此一來,南宋小政權就會完全失去道義上的正當性。

如果金國真的這麼一來,很有可能南宋就有許多人要投奔宋欽宗。這個仗就沒法繼續打下去了。

二、南宋整體國力明顯弱於金國。

1。金國擁有軍事、地理優勢。宋高宗趙構建立了南宋朝廷後,啟用了中興四將以及吳階等一批重要將領,軍事上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在與金國的作戰中,扭轉了一敗塗地的局面,能夠互有勝負。金國一時也拿南宋沒有辦法。

客觀上,當時中國形成了一個南北朝對峙的態勢。在整體國力上,金國佔據北方,相對南方而言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其疆域東抵日本海,北至火魯火疃謀克(今俄羅斯外興安嶺南博羅達河一帶),西北到河套地區,與蒙古部、塔塔兒部、汪古部等部落為鄰;西與西夏毗鄰,以大散關與宋為界,南部與南宋以秦嶺、淮河為界,其面積相當於南宋的兩倍。

如果岳飛抗金獲得宋朝全力支援,岳家軍究竟能打到哪裡?

如果金下決心攻打南宋,具有自古以來由北向南征服的軍事上和地理上的優勢。

2。金國有更強的戰爭資源。金國實施的“乣軍制”和南宋的“募兵制”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拉壯丁,動員能力更強,戰爭成本低,後者動員成本更高。而金國由於佔據了當時的大半個中國。其擁有的土地、兵源都遠遠超過南宋。其戰爭消耗可以隨時得到補充,而南宋在這一點上就有所不如。

所以,如果要支撐長期的戰爭,南宋跟金國拼消耗拼不起。南宋唯一的優勢就是:原北宋金佔區,人心思宋,有民間反金力量。但如果金國把宋欽宗立起來,這一點又是立馬就不復存在。而南宋內部,也一直不太平,各地流寇以及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岳家軍除了要對抗金國,在大多數時間就是跟農民起義軍作戰。主要是征伐楊玄起義軍,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武裝。我們在《宋史》上經常看到這樣的記載,如:

三年,賊王善、曹成、孔彥舟等合眾五十萬,薄南薰門。飛所部僅八百,眾懼不敵……四年……盜郭吉聞飛來,遁入湖,飛遣王貴、傅慶追破之……盡降其眾……

如果岳飛抗金獲得宋朝全力支援,岳家軍究竟能打到哪裡?

3。金國的軍隊更容易統一集中指揮。這一點是和宋高宗趙構抑制武將的一貫思想分不開的。他始終擔心的是:不能讓某一個武將掌握全部的軍隊。南宋中興四將之間彼此沒有隸屬關係,互相都不能夠指揮對方的軍隊。趙構曾經也打算過讓岳飛接管劉光世的部隊,並節制川陝諸軍。但為防止他一家坐大,很快就取消了這個打算。當初太祖不也是周世宗的忠臣嗎?人是會變的,今天是忠臣,明天不一定是。既然宋太祖曾經是個忠臣,他能搞黃袍加身,誰敢保證岳飛就不能也搞一次?

所以南宋的軍隊,在對金國作戰時,往往難以做到統一協調指揮。帶兵的將領相互之間存在本位主義思想,彼此之間互相協同作戰存在很大的問題。

4。戰線如果太長後勤跟不上。如果要消滅金國,所謂直搗“黃龍府”,黃龍府的位置在今吉林省農安縣。而囚禁徽欽二帝的五國城,在今黑龍江依蘭縣。

對於南宋軍隊而言,要想由南向北征服實現統一,打到那麼遠的地方,難度極大,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南宋除了人力、資源、地理方面不具有優勢。戰線拉得如此之長,其戰爭的後勤保障也不是南宋朝廷所能夠承擔得起的。

三、和談幾乎是唯一的出路。

1。趙構其實是個有為的皇帝。宋高宗趙構在人們心目中長期是一個窩囊皇帝的形象,但其實他不是天生髮賤,心甘情願地向金稱臣。如果有人認為宋高宗趙構是個庸才、膿包,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可以把趙構與南明王朝去做一下比較,南明的條件,比當初趙構不知要好了幾千倍。但是南明很快滅亡了,而南宋生存下來了。

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後,由於明朝有北京、南京兩個都城,在南京,南明政權還有一整套完整的機構。明軍的精銳部隊還在,弘光政權剛建立時,左良玉和江北四鎮尚有數十萬大軍,而清軍只有約二十萬。即使是引清軍入關的吳三桂,初衷也是為了對付李自成而不得已為之,實際上他內心還是願意忠於明朝的,如果是一個高明的政治家,也完全可以把他爭取過來。就這麼一個條件,南明王朝還很快就滅亡。

而宋高宗趙構在靖康之變後,僅憑自己的皇室身份,在金軍“搜山撿海捉趙構”、國內處於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生存環境極端險惡的情況下,很快地組織起自己的一套班子,並很快組織起了有效的抵抗。基本上和金國打了一個平手,保住了半壁江山。兩相比較,你能說趙構是個庸才、膿包嗎?

2。趙構的目的就是以打促談。宋高宗趙構非常明白,憑南宋的那個力量是根本不可能消滅金國的。中興四將等人在軍事上取得的那些成果,並沒有給金國帶來實質上的打擊。金國的戰爭機器尚沒有完全發動。因此,他希望岳飛等人在戰場上能夠取得區域性的勝利,以打促談。讓金國受到一定的損失,不得不回到談判桌上來。他的總體戰略指導思想就是:“打還是要打,談還是要談,和還是要和”。

如果岳飛抗金獲得宋朝全力支援,岳家軍究竟能打到哪裡?

“迎回二聖,直搗黃龍”在當時只能是一個政治口號,是為了激勵人心,同時證明自己政權的正統性,合法性,但當不了真。皇帝又不能明著講:我不想收復中原,我就是想談判。而岳飛不能理解皇帝的真實意圖,這就是他悲劇產生的根本原因。

3。趙構希望解決人質問題。一般人以為,趙構很擔心宋欽宗回來。其實根本不是這回事,如果趙構真的憑藉自己的能力迎回二聖,那麼他的威望將會達到一個頂峰。真到了那個時候,誰又能夠撼動他的地位呢?二聖即使回來了,最多就是做名義上的太上皇吧。趙構怕是怕的金國把宋欽宗立起來對付自己。

趙構非常希望能夠透過談判讓金國釋放他的母親。據《宋史》:

命何鑄、曹勳一報謝,召至內殿,諭之曰:“朕北望庭闈,無淚可揮。卿見金主,當曰:‘慈親之在上國,一老人耳;在本國,則所繫甚重。‘以至誠說之,庶彼有感動。”

紹興和義談判期間,趙構讓何鑄、曹勳到金國報謝,讓他們以至誠感動金國:我母親在你們那邊不過是個無用的老人而已,但對我來說卻是異常重要。

在紹興和義簽訂後第二年,金國終於釋放了趙構的母親韋太后,並將宋徽宗等人的靈柩一併送還。兩國實現了和平。但對於宋欽宗,金國卻一直扣押著不肯釋放。這是他要挾對付南宋的一張王牌。

如果岳飛抗金獲得宋朝全力支援,岳家軍究竟能打到哪裡?

4。和談相比較戰爭損失要小得多。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與金達成《紹興和議》,兩國以淮水-大散關為界。宋割讓部分土地,每年向金進貢銀廿五萬兩,絹廿五萬匹。

這個思維其實和北宋時,宋真宗與遼國簽訂的《澶淵之盟》是一個思路。《澶淵之盟》簽訂後,宋朝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歲幣(30萬)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3000萬)百分之一。目的就是避免戰爭。再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以文景之治積累下的鉅額財富與匈奴作戰,而匈奴人口不過漢朝一個郡,最終的結果是民眾死傷過半,國內經濟衰退。

所以,宋高宗趙構明知長期戰爭不可為,而與對方簽訂這麼一個和約。不能簡單地斥之為賣國。站在他的角度,他有他的道理。

四、岳家軍的作用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1。岳飛大敗金軍後,金軍仍能進攻。我們從宋史中可以看到,岳飛與”流賊“作戰,反而比與金國作戰還要多。而岳飛與金國作戰,似乎並沒有決定性的優勢。《宋史》中經常看到:他大敗金軍後,金軍反而瘋狂進攻的描述。比如他在泰州等地與金國作戰,大敗金軍,但金國繼續作戰,泰州也仍然陷落。使人不禁要產生懷疑:既然大敗金軍,又怎麼會陷落?

如果岳飛抗金獲得宋朝全力支援,岳家軍究竟能打到哪裡?

在整個對金作戰中,岳飛並不是總指揮,他經常負責一個大戰役的區域性,與其他部隊協同作戰。照我看來:郾城大捷應該是個區域性性的勝利,該地區遠離金軍的大本營。但戰役幾天後,楊再興就在小商河陣亡。緊接著,金軍繼續進攻穎昌。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金軍在所謂的大敗後,攻勢並不減,看不出其實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之後岳飛又打了個勝仗,接著就是宋高宗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駐軍於朱仙鎮的岳飛。在此之前,淮南東路張俊軍也已撤退。

2。史書的描述有所誇大。我們要客觀看待史書中對岳飛的一些誇大性的描述。史書中對岳飛的描述確實有一點神話色彩,經常描述到岳飛一個人單挑敵人的大部隊,並且還大獲全勝。

根據《宋史》記載:有一次,岳飛憑一個人的力量,擊敗了賊眾五十萬人馬。據說當時王善、曹成等一幫豪強聚集了五十萬人馬,進軍到應天府的南燻門。而岳飛手下只有八百人。所有的人都認為這仗沒法打。但岳飛左手拿弓,右手持矛,衝入五十萬人馬的敵陣,橫衝直撞,一下子就把敵人的陣營衝亂了,敵人大敗而逃。所以這中間確實有一些誇大的成分。

岳飛由於不能理解皇帝的真實意圖,只知一味精忠報國,最終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劇。這也充分說明岳飛是一個優秀的將領,是一個典型的業務型幹部,但他不是一個政客,他不明白軍事永遠是為政治服務的,從而,促成了他的人生悲劇,也是民族的悲劇。

如果岳飛抗金獲得宋朝全力支援,岳家軍究竟能打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