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水之七德(三):作為管理者,吳起的做法深得人心

水是什麼,水是生命之源,是人們最熟悉的自然現象。儒釋道對於水以及水的運動都有獨到的理解。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禪語云:“善心如水。”那麼作為道家創始人的老子又如何理解水呢?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其中提到了水有七種美德: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作為領導如果具有這七種美德,那就會無往而不利。

與善仁

仁就是愛。水是生命之源,有滋養萬物的仁性。一個得道的人應該有這種與人為善的仁心、仁性。仁愛是一種力量,如水一般,潛移默化,感化朋友、下屬、甚至是對手。

作為一個領導者,應該有仁愛的品性。他所制定的措施,下達的命令,能夠合乎道,得民心,那一定是一位有親和力的領導。在中國文化之中,人們是很主觀、感性的,一旦產生感情,不論是知遇之恩,還是領導的賞識之情,就會死心塌地,服從領導。當然這樣的領導是很高明的領導。

戰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吳起便是此中的高手,他統御軍隊,能夠做到“與善仁”,因此士兵甘願為他效命。

吳起做了將軍後,堅持恩威並舉。吳起與戰士們同甘共苦,與部下戰士穿相同的衣物、吃相同的食物。他在軍中睡覺不鋪席,行軍不僅不騎馬匹,而且還一起拿兵器背糧草。只要是要求士兵們做的,吳起都能先做到。

《道德經》水之七德(三):作為管理者,吳起的做法深得人心

與仁善

一次戰爭過後,吳起親自去兵營探望受傷計程車兵。這時,吳起看到一個戰士身上的傷口化了膿,還流出膿水來,並且還瀰漫著難聞的氣味。吳起想都沒想,掀起士兵的衣服,就為他吸膿,在場計程車兵都驚得目瞪口呆。

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戰士們都特別感動。只是那名戰士的母親聽到這件事後,不停地大哭。其他人特別不理解,就問:“你的兒子不過是一個普通戰士,可是吳起確是一個將軍,還親自為你兒子吸膿,你應該感到榮幸,為何要哭呢?”

《道德經》水之七德(三):作為管理者,吳起的做法深得人心

與仁善

那位士兵的母親解釋說:“我的丈夫以前就是吳將軍計程車兵。吳將軍以前也為他吸過膿水,最後我的丈夫戰爭時特別拼命,一直是無所忌憚,衝殺在前方,沒多久之後,他就死了。沒想到現在吳將軍又為我的兒子吸膿血,我怕不久之後我的孩子也會不惜一切,為將軍拼命死戰場,這才不住哭泣。”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有這般“愛兵如子”的統帥,部下能不盡心竭力,效命沙場嗎?

《道德經》水之七德(三):作為管理者,吳起的做法深得人心

楊子老師講課現場

商場如戰場,如果一個企業的領導者也如吳起一樣,愛自己的部屬如愛自己的子女一般,那麼何愁部屬的執行力和忠誠度呢?

毫無疑問與人為善,關愛自己的部屬,是一種高明的領導智慧,特別是在重情重義的中國文化之中,這種方法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