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嶧陽:儒亦為儒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文豔

他是一位大儒,精研《周易》,通曉濂洛理學,安貧而不苟取,居陋而自悠然,展現出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風骨;他是一位隱士,讀書鳴琴,登高結友,不循政事,怡然自得;他是一位老師,編撰教材,垂範鄉里,桃李滿堂,被尊為師表……他就是胡嶧陽。

胡嶧陽:儒亦為儒

胡嶧陽,名良桐,後更名翔瀛,號雲嶼處士,生於1639年,卒於1718年,享年79歲。據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即墨縣誌》載:“(胡嶧陽)生有異稟,研精《周易》,於濂洛之學別有微契。家貧甚,一介不苟取,蓬室瓦牖,悠然自適。雅工制藝,視進取之途泊如也……”

少年時的他讀過窪裡村的私塾,他是一個天資聰慧的“學霸”,成績一直很優異。1655年,16歲的胡嶧陽去萊州府應童子試,而正是這次出人意料的抉擇改變了他的一生。

按清朝考試規定,考生答卷時不得攜帶任何文稿、書籍入場,並且每個考生入考場前都要接受監場官吏的解衣搜身。血氣方剛的胡嶧陽對此表達了強烈不滿,留下一句“視士子如盜賊,何以為國求賢才!”後便拂袖而去,立誓終生不仕。

考試搜身制度並非剛剛建立,為何解衣搜身胡嶧陽也知其原因,那麼,他哪裡來的這麼大氣性?“這個問題的確值得思考,我們知道胡嶧陽出生在明末,他的父母長輩都是明朝子民,他童年生長的環境也脫離不開明朝的大環境,在見證了清兵鐵蹄南掠中原的暴行後,少年胡嶧陽自然對清朝統治沒有任何好感,尤其是清廷推行剃髮、易服政策,這些極大地傷害了漢族人民的感情,胡嶧陽耳濡目染。在參加考試時,看到穿著清朝服裝的人們對考生趾高氣昂,遂心生不滿。古代君子對自己的儀表裝束要求非常嚴格,面貌形象哪能說改就改,所以年少的胡嶧陽被激怒後,毅然決然地跟狹隘的官場說拜拜,同時也走上了一條通往君子的康莊大路”,嶧陽文化園管理辦公室主任劉世潔說。

做君子“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禮記·大學篇》)。修身則要靠讀書,胡嶧陽從萊州返家後,便潛心投入到研究前人鴻篇浩帙之中。尤其是有幸置身於嶗山慧炬院中,這裡有大量從被搗毀的海印寺中轉移過來藏書,讓避居功名的胡嶧陽喜不自勝。胡嶧陽尤其對《易經》情有獨鍾,而且專心濂洛理學,頗有見地。“我能耕,田何有?我能讀,書在手,有書可讀堪白首……”從胡嶧陽的這首自賦詩中,後人能感受到他心胸豁達、淡泊名利的君子情懷。

“別無事,且把書念。細細嚼,慢慢鑽,無限滋味在眼前。嘗看時,如飲美酒,如逢盛饌,如沒衣乞兒忽遇春天。好受用,好受用,便是黃金也不換。這個樂,樂無邊。”(《竹廬家聒·示子弟讀書便口辭》)。這段目前已列入城陽區流亭小學課本的經典勸讀材料,多少也可表達出胡嶧陽讀書時的狀態和對讀書的態度。

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胡嶧陽研究成果是顯著的,目前約有十部著作傳世。這些著作輯錄了其讀書筆記和對人生、對自然、對社會的感情,為後人展示了一個“為文蘊涵哲理、為詩情致曠遠”的大儒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