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2萬人的樓蘭,為何如此高頻出現在古代軍旅詩詞中?

歡迎留言、若贊同觀點請右下角點!

中國的詩歌是博大精深的,而且中國的詩歌可以分成很多種,有抒情的,有寫景的,還有描寫邊塞場景的,而在邊塞詩歌之中,大家經常能夠讀到一些令人而卻沸騰的詩歌,而且在邊塞詩中,人們還經常能看到許多苦大仇深的“斬樓蘭”“破樓蘭”這樣的話。“不破樓蘭終不還”“辭君一夜取樓蘭”“願為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等等更是膾炙人口,為什麼總是在詩歌中寫道“破樓蘭”,樓蘭和中國有什麼深仇大恨?

不足2萬人的樓蘭,為何如此高頻出現在古代軍旅詩詞中?

不足2萬人的樓蘭,為何如此高頻出現在古代軍旅詩詞中?

不足2萬人的樓蘭,為何如此高頻出現在古代軍旅詩詞中?

不足2萬人的樓蘭,為何如此高頻出現在古代軍旅詩詞中?

在西域36國之中,樓蘭是最早的一個,同其他的西域國家一樣,是一個城邦國家。當時樓蘭最鼎盛的時候人口也只有14000餘,士兵3000人,就是這樣子,在西域諸國中,樓蘭也算是一個泱泱大國了。但是他們和強大的西漢以及野蠻的匈奴相比,只不過是一隻螞蟻。所以樓蘭為了能夠在西域生存下去,經常是首鼠兩端。在西漢時期,分別派出質子到漢朝和匈奴,臣服於兩國,但是他又經常幫助匈奴,搶劫絲綢之路上的漢朝商隊和使者。根據《漢書》中的記載:“樓蘭、姑師當道,苦之,攻劫漢使王恢等,又數為匈奴耳目,令其兵遮漢使。”所以樓蘭讓漢帝國如鯁在喉。最後西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最終決定“破樓蘭”。

不足2萬人的樓蘭,為何如此高頻出現在古代軍旅詩詞中?

不足2萬人的樓蘭,為何如此高頻出現在古代軍旅詩詞中?

不足2萬人的樓蘭,為何如此高頻出現在古代軍旅詩詞中?

漢武帝在聽到這句話之後,覺得他說的也非常的有道理,所以漢武帝體諒他的難處,將他放回了樓蘭。這樣子樓蘭才消停了一段時間。到了公元前92年,樓蘭王病逝,樓蘭希望漢朝能夠放當初的質子回國,成為新的樓蘭王。但是這位質子因為屢犯法律,已經被宮刑,成為了太監。一個太監怎麼能夠回去當王?於是,漢朝拒絕了樓蘭的請求。無奈的樓蘭過也只能改立他人為王。但是新王在繼位沒幾年之後,就又死了。

不足2萬人的樓蘭,為何如此高頻出現在古代軍旅詩詞中?

不足2萬人的樓蘭,為何如此高頻出現在古代軍旅詩詞中?

不足2萬人的樓蘭,為何如此高頻出現在古代軍旅詩詞中?

不足2萬人的樓蘭,為何如此高頻出現在古代軍旅詩詞中?

不足2萬人的樓蘭,為何如此高頻出現在古代軍旅詩詞中?

於是,傅介子立尉屠耆為新王,並且給他賞賜了漢朝宮女作為王后。之後又是派遣漢朝官員,帶領軍隊在伊循屯田鎮守,用來監視樓蘭的一舉一動。不久之後傅介子又把樓蘭改名為鄯善,遷都到了扞泥城。從此樓蘭正式成為漢帝國的屬國,而到了至公元448年,樓蘭最終被北魏消滅。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