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安史之亂,僕固懷恩居功至偉,為何他又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僕固懷恩所立下的功勞,僅次於郭子儀與李光弼。

在唐軍對叛軍戰略反擊的關鍵時刻,郭子儀已經賦閒在家,李光弼雖有兵權,但也已經靠邊站,而僕固懷恩則意氣風發,作為唐軍實質上的統帥,給予了叛軍最後的致命一擊,取下了匪首史朝義的首級,結束了安史之亂,可謂居功至偉。

平定安史之亂,僕固懷恩居功至偉,為何他又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僕固懷恩劇照)

但就在安史之亂平定後的第二年,僕固懷恩卻悍然起兵,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作為當時平叛最大的功臣,僕固懷恩已經名利雙收,位極人臣,且當時的唐王朝,也遠未腐朽到不堪一擊的地步,僕固懷恩為何要走上反叛的道路呢?

此事歷上有兩種說法:

其一,僕固懷恩造反之心早有顯露,他的目的一直不純。主要表現在兩件事上。

一是在奪取李光弼兵權的事情上。郭子儀因功高震主被唐肅宗解除兵權,賦閒在家後,李光弼便成為唐軍的統帥。當時,李光弼採取了十分穩健的策略,與匪首史思明對峙與洛陽一線,慢慢積蓄著反擊的力量。

但僕固懷恩卻急於求成,與宦官魚朝恩屢次三番上奏唐肅宗,要求與叛軍決戰,結果大敗於邙山。後來,僕固懷恩便接任了李光弼,成為天下兵馬副元帥。

平定安史之亂,僕固懷恩居功至偉,為何他又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二是在最後決戰時刻,安史叛軍大將田承嗣、李懷先、張忠志、薛嵩,四人本已打算投降,然僕固懷恩怕失去權勢,所以養寇自重,讓四人官復原職,造成後來長時期的藩鎮割據局面。

其二,僕固懷恩造反是遭到宦官魚朝恩、駱奉先,以及同僚辛雲京、李抱玉的誣陷,被逼無奈,才被迫造反。就連德高望重的四朝老臣顏真卿都在唐代宗面前為僕固懷恩喊冤,說除了他們四人外,大家都認為僕固懷恩冤枉。代宗李豫自己也說過:“懷恩不反,為左右所誤!”

“歷史就像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同樣的事件,同樣的結果,站在不同的角度,便會看到完全不同的一面。

平定安史之亂,僕固懷恩居功至偉,為何他又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拿僕固懷恩取代李光弼這件事情來說,其實二人並無太大的過節。當初李光弼接替郭子儀兵權時,朔方將士們都不服氣,而僕固懷恩很能顧全大局,壓住了火氣,穩定住了局勢。所以,他二人的分歧,主要是反擊叛軍的方式上,是工作上的意見相左。

就算僕固懷恩有意取代李光弼,但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誰不想立功受獎,出人投地呢。所以,僕固懷恩並沒有錯。

在養寇自重的問題上,僕固懷恩反擊叛軍時所採取的策略就是一個快字,不讓史朝義有喘息之機,如果僕固懷恩穩紮穩打,逐個接受叛將的投降,或者逐州逐縣掃清敢於抵抗的叛軍,那麼史朝義很有可能凝聚力量,捲土重來。

平定安史之亂,僕固懷恩居功至偉,為何他又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唐代宗劇照)

所以,對待一個歷史事件,客觀全面地看問題是至關重要的。僕固懷恩之所以造反,原因有二:

首先,從時代背景來看,安史之亂的爆發,表面原因是唐玄宗重視邊功,無原則的擴大節度使的權力,導致了帝國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被野心家安祿山抓住了機會,才悍然起兵。

而深層原因則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均田制逐漸崩潰,使大唐賴以起家的府兵制瓦解,並造成了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才導致了安史之亂。因為在農業社會,一切社會活動都是圍繞著土地這個根本展開的。

但囿於時代的限制,封建帝王們意識不到深層原因。他們將叛亂的根源歸結在了節度使制度上。

平定安史之亂,僕固懷恩居功至偉,為何他又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安祿山劇照)

所以,安史之亂結束後,唐代宗將削除各節度使的權力作為首要任務。但是,經過八年的戰亂,中央與藩鎮、中央與地方、藩鎮與地方,這些關係錯綜複雜,需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才能改變藩鎮割據的態勢,這個工作絕非一朝一夕所能解決。

所以,大唐帝王們並沒有好的解決辦法,為了防止再度叛亂,只能透過頻繁換人來解決問題,從郭子儀換成李光弼,再到僕固懷恩。就是防止出現第二個安祿山。

平叛結束後,僕固懷恩的個人威望已經大到讓皇帝忌憚的程度,此時的他,手握朝廷賴以生存的朔方兵馬;回紇可汗是他的女婿;他本人還是鐵勒九姓僕固部落的領袖。

此時僕固懷恩對皇權的威脅,一點不比當年的郭子儀與李光弼小。所以,削他的權力,在那個時代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就算沒有魚朝恩與駱奉先,也會有其他宦官誣陷他,沒有辛雲京、李抱玉也會有其他同僚排擠他。說白了,這些人都是皇帝意志的執行者。

不論是郭子儀、李光弼,還是僕固懷恩,所面對的局勢都一樣。只不過郭子儀智慧過人,終至流芳千古;李光弼在反與不反之間徘徊不定,落了個鬱鬱而終;而僕固懷恩則大膽選擇了造反,才致使自己晚節不保。

平定安史之亂,僕固懷恩居功至偉,為何他又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其次,僕固懷恩作戰勇猛,嚴守軍紀,是一名出色的將領。他曾經斬殺了作戰不利的兒子;三個女兒為了國家遠嫁回紇;家族中有四十六人為國捐軀。

雖然最後走上了反叛的道路,但他曾經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面對宦官與同僚的誣陷,他也曾向皇帝證明過自己的忠心,但那種少數民族特有的溝通方式,卻適得其反。

朝廷派遣宦官駱奉先了解僕固懷恩的情況,河東節度使辛雲京拼命巴結,送上了重禮賄賂駱奉先,這一招投其所好,令駱奉先十分受用。

平定安史之亂,僕固懷恩居功至偉,為何他又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駱奉先劇照)

而到了僕固懷恩的駐地,這個漠北漢子則用了遊牧民族最高的禮節來招待駱奉先。酒席中,僕固懷恩請出了自己的母親高坐堂上,自己放下架子與這個太監義結金蘭,以示真誠。酒酣之際,為了挽留駱奉先多留幾日,又將他的坐騎藏了起來。

這種遊牧民族坦蕩而又豪爽的真誠,如果對鐵骨錚錚的漢子,會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對駱奉先這種只貪圖黃白之物的太監,卻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嚇得他連夜逃回了長安。

隨後,面對皇帝的質疑,僕固懷恩像賭氣一樣,將自己一生的功績正話反說,總結為六大罪狀,奏報給了唐代宗。面對如此一道怨氣沖天的表奏,代宗怒火中燒:這哪裡是自辯,分明是在指責我這個皇帝是個忘恩負義的暴君!這一下,更加堅定了代宗除掉他的決心。

平定安史之亂,僕固懷恩居功至偉,為何他又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唐代宗劇照)

這種草原式的熱情與粗狂,在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中,是那麼的格格不入。僕固懷恩這種性格,決定了他不會擁有郭子儀那樣的智慧,也終究不會做出郭子儀那樣的選擇。(文:熊魚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