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剛:關於蘇州碼子的實證考據

在2019年,我收穫了一本民國拾捌年“嘉慶堂”的流水賬本,裡面有很多記數符文,在當今大陸地區已經不再日常使用;因此尚能釋讀此類符文的民眾已經甚少。此類符文現已在學界被廣泛稱為“蘇州碼子”,並被蘇州部分學界人士作為蘇州文化遺產之一,在傳承與推介。

一. 民國符文拍攝圖證及官方地位

考閱光緒戊戌年(公元1898年)出版的《增刪演算法統宗》一書,在卷一中有“暗馬式”的符文簡介。由此可知,在大清光緒年間,此類記數符文被稱為“暗碼式”,已經納入了數學演算法教科書之中;但也僅此簡介而已,正文中未曾出現,也無“百、千、萬”量級的暗碼記數法介紹。

再考閱大清官方字典——《康熙字典》,出現了部分類似符文,但釋義與《增刪演算法統宗》一書完全不同。圖證如下:

在《增刪演算法統宗》一書中,“〤”記為數字“四”;而在《康熙字典》中,則釋義為古體字“五”。由此可見,此類記數的符文,僅在民間使用,至少在康熙年間未納入官方範疇,並在清朝末期也未被官方字典收錄。

二. 清朝“暗馬式”的著錄與釋讀

根據《增刪演算法統宗》一書記錄,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暗馬式對應記作“〡、〢、〣、〤、〥、〦、〧、〨 、〩、十”,並有異體。同時,對“十一至十九”有明確的記寫正規化(見演算法統宗圖錄)。上述記述,姑且可以稱之為“半官方規範體系”。原書首著者為大明萬曆年的珠算鼻祖——程大位,後有同朝吳繼綬增補,此本增刪修訂者為大清康熙年間著名數學家——宣城梅氏瑴成。因未見此書明版,故未知明朝時是否有此類符文的名稱與正規化。

三.民國“暗馬式”的正規化實錄與釋讀

到民國時期,“暗馬式”在民間商業、金融等場景依舊被廣泛使用。民國時期的“暗馬式”,基本延續了清朝的正規化。根據前述民國拾捌年流水賬本實物,現將當時記數寫法例證如下:

上排圖,依次為:一、一、二、二、三、三、四、五、六、六

下排圖,依次為:七、七、八、九、十、廿、四十、四十、六十、百、千

部分聯寫記數正規化如下:

上圖依次為:三元一毛、三元五毛、一元三毛五、一元八毛五、一百九十五斤、二百一十八斤

上圖依次為:十四斤、二十一、二十三斤、二十七斤、四十一斤

上圖依次為:八千二百、四千八百、四千六百八、四千八百五、六尺五、一丈四尺又五尺

後記

基於自己手頭的實物資料,草撰了關於“暗馬式”的小文,只為相關學者提供一點學習資料,別無他求。至於清朝稱之為“暗馬式”的記數符文,自何時始流傳為“蘇州碼子”,本人尚無實物資料,不敢妄加猜測。而本文標題依舊使用了“蘇州碼子”的稱謂,只為讓讀者見題即知行文主旨。不當之處,誠盼同好者交流商榷。

2021年4月18日於紹興古香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