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唐朝小木匠學管理

經理人這個職業不是說在資本社會、商業社會才有的。

有人群就有交換,有交換就有商業,有商業就有職場,有職場就有經理。

這個是不能以社會形態來劃分的。

古代的商業,比我們想象的發達,古代的職場經理,比我們想象的精明。

我們來看文學名家柳宗元筆下的唐朝經理人故事。

跟唐朝小木匠學管理

印象:連床都不會修的笨木匠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有個妹夫叫裴封叔,家住首都長安的光德里。

有一天,有人上門來租房子,這人姓楊名潛。

自稱是個木匠,來長安城幹活,至於租金的支付方式,就是替屋主人幹活。

有一天,楊木匠睡的床壞了一隻腳。

楊木匠束手無策,居然說:

“早晚請個人來修理一下。”

柳宗元正好在場,見此,笑道:

原來是個只說不練騙飯吃的。

反差:指揮長安市政府大樓裝修

某天,柳宗元經過長安市政府大樓的裝修工地,發現工地上堆滿了木材,擠滿了工匠。

他們有的拿斧子,有的持鋸子,都百鳥朝鳳一般圍繞著一個人。

那人左手拿尺,右手拿棒,像個導演一般,指揮棒一舞:

“動斧子。”

馬上有工匠屁顛屁顛跑過去揮斧子。

那人回首一舉指揮棒:

“動鋸子。”

馬上有工匠屁滾尿流去鋸木。

一群能工巧匠都看他的臉色,聽他的號令,沒有一個敢擅自做主。

誰幹得不好,一聲怒斥,馬上走人。

那位指揮在牆上畫設計圖,一尺大小,把整個大廈的構造全表現得精確無比。

若干日後,工程完畢,卻只署了一個人的名字,就是那個總指揮的名字,總指揮是誰?

居然就是那個在柳宗元妹妹家租房,連床都不會修的楊潛!

昇華:領悟宰相的管理方法

柳宗元老師在大嘆看走眼的同時,做了一個總結:

“是足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

在柳宗元看來,這個連床都不會修理的笨木匠,值得學習。

這個值得學習的“法”就是管理方法。

楊木匠統管整個建築或裝修工程,手下一幫工匠各司其職,靠自己的手藝吃飯。

國家的事務,無非也像一個大工程一般,宰相統管著整個大工程。

手下一幫郡守呀、縣官呀、押司呀,其實也跟工匠呀、泥瓦匠呀、鋸木工一樣。

聽宰相的指揮,靠自己的“行政手藝”吃飯。

作為工程的經理人,憑著自己畫在牆上那幾尺大小的設計圖,指導實際操作,而完成一個個浩大的工程。

作為天下的經理人,心中也有一張圖紙,看到城市的情況就能瞭解到農村的情況,看到農村的情況就知道城市的情況,看到自己國家的情況就知道國際上的情況。

柳宗元的原文就13個字:

“視都知野,視野知都,視國知天下。”

木匠指揮工程的最高指導原則:

繩墨規矩。

宰相最高指導原則是綱紀,法度。

提拔人,罷黜人,都是憑著綱紀行事。

木匠手裡是有形的墨斗、量尺、規矩。

宰相手裡是無形的墨斗、量尺、規矩。

木匠作為工程經理人,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完全根據工程的需要和各僱工的特長來指揮全域性。

誰無能,就退掉,被退掉的人不會埋怨。

誰能耐,就用誰,被任用的人也不會感激。

工程經理人自己不炫耀,不顯擺,不圖名,不去親手代替工匠的工作。

宰相也是根據國家的需要來進行工作。

哪個官吏無能就罷免,被罷免的人不會埋怨。

哪個官吏能幹,就提拔,被提拔的人也不會感激。

總論:榮也經理人 辱也經理人

柳宗元認為,楊木匠和宰相都是職場經理人:

楊木匠受僱於長安市政府大樓裝修辦公室,宰相受僱於皇帝。

作為職場經理人要善於統籌,而不是手把手教員工去做什麼。

總指揮不能奪過工匠的斧子鋸子自己操作,上層官員不能坐在下層官員的位置上去操心一個區域性的事情。

木匠心中要有墨斗量尺,宰相心中要有綱紀法度,經理人心中要有規劃。

否則就不知道做事的人誰能,誰不能。

不知道誰能,就根據自己的喜好提拔人,被提拔的人就會覺得自己好僥倖,下次爭取更僥倖。

不知道誰不能,就根據自己的憎惡來辭退人,被辭退的人就會滿肚子怨氣。

經理人的管理水平和作風牽繫著整個業務的成敗。

所以,大樓裝修完了,只署包工頭一個人的名。

其實,反過來可以這樣理解:

如果大樓工程失敗,大家就把賬算到包工頭一個人身上。

要麼榮也歸你,要麼辱也全部歸你。

作為經理人,可不慎重?

有人問柳宗元,如果僱用他的老闆總是喜歡干涉他的設計、排程,使他不能成功,那也能算他的過錯嗎?

柳宗元回答:

不屈吾道。

不能拿著自己的原則去屈從老闆的錯誤。

功成身退固然好,眼看功不成了,也要身退。

這個故事和這些感想被柳宗元寫成一篇好文,名曰《梓人傳》。

到宋朝,被司馬光收入《資治通鑑》。

到清朝,被吳楚材收入《古文觀止》。

到如今,被鄙人介紹到瀋陽日報,和大家共享。

(作者:

劉黎平

(摘自《瀋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