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大敗導致努爾哈赤憂憤而死,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努爾哈赤(1559—1626),姓愛新覺羅,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中華文明史上開創了一個時代,由他奠基的大清帝國,到康乾盛世時,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員遼闊、經濟富庶、文化繁榮、國力強盛的大帝國。

明朝中期,皇權衰落,女真部落首領努爾哈赤及其子皇太極在東北起兵。採用“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的策略,經過30多年的徵撫,實現了女真各部的大統一。經過艱苦努力,又統一了東北。

努爾哈赤興起後,建州與朝鮮、明朝的來往公文,由一個名叫龔正陸的漢人用漢文書寫;在向女真人釋出軍令、政令時,則用蒙古文,一般女真人既看不懂,又聽不懂。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努爾哈赤命巴克什額爾德尼和扎爾固齊噶蓋,用蒙古字母拼寫滿語,創制滿文,這就是無圈點滿文(老滿文),皇太極時改進成為有圈點滿文(新滿文)。滿文是拼音文字,有6個母音字母、22個子音字母和10個特定字母。滿語文成為清朝官方語言和文字。

寧遠大敗導致努爾哈赤憂憤而死,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努爾哈赤利用女真原有的狩獵組織形式,建立八旗制度。女真人狩獵時各出一支箭,每十人中立一個總領,總領稱牛錄額真(牛錄,大箭的意思;額真,首領的意思),後來這個相當於狩獵小組組長的牛錄額真成為一級官名,牛錄成為最基層的組織。屯墾田地,徵丁披甲,納賦服役,都以牛錄為計算單位,努爾哈赤便在此基礎上加以改組、發展、擴大和定型,創立八旗制度。規定:每300人設一牛錄額真,五個牛錄設一甲喇額真,五個甲喇設一固山額真。

固山是滿洲戶口和軍事編制的最大單位,每個固山有特定顏色的旗幟,所以漢語譯固山為“旗”。原有黃、白、紅、藍四旗,後又增添四旗,在原來旗幟的周圍鑲邊,黃、白、藍三色旗鑲紅邊,紅色旗鑲白邊。這樣,共有八種不同顏色的旗幟,即滿洲八旗。後來又逐漸增設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統稱八旗,而實際是二十四旗。八旗制度“以旗統軍,以旗統民”,平時耕田打獵,戰時披甲上陣。

八旗制度以八旗為紐帶,將全社會的軍事、政治、經濟、行政、司法和宗族聯結成為一個組織嚴密、生氣蓬勃的社會機體。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的一個創造,是清朝的一個核心社會制度,也是清朝定鼎燕京、入主中原、統一華夏、穩定政權的一個關鍵。

寧遠大敗導致努爾哈赤憂憤而死,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作為一個僻處邊境一隅的滿洲族首領,以赫圖阿拉為中心,參照蒙古政權,特別是中原漢族政權的正規化,登上汗位,建立後金。從此有了鞏固的根據地,以支援其統一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爾後,他克瀋陽,佔遼陽,奪廣寧,據義州。都城先遷遼陽,繼遷瀋陽。其子皇太極,於天聰十年(1636年),改元崇德,國號大清。自天命元年(1616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共歷296年。努爾哈赤“經始大業,造創帝基”,是大清帝國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努爾哈赤綜合考量了歷史與地理、社會與自然、政治與軍事、民族與物產、形勝與交通等因素,做出遷都瀋陽的重大決策。從此,瀋陽第一次成為都城。努爾哈赤遷都瀋陽,促進了遼河地域的經濟開發。他注重採獵經濟,發明人參煮曬法,使部民獲得厚利,“滿洲民殷國富”。他關注採煉業,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建州“始炒鐵,開金、銀礦”,開始較大規模地採礦、冶煉。

他尤為重視手工業生產,包括軍器、造船、紡織、制瓷、煮鹽、冶鑄、火藥等。明朝也稱其“製造什物,極其精工”。他對進入女真地區的工匠“欣然接待,厚給雜物,牛馬亦給”。他曾說,有人以為東珠、金銀為寶,那是什麼寶呢!天寒時能穿嗎?飢餓時能吃嗎?……收養能製造出國人所製造不出物品的工匠,才是真正之寶。

遷都瀋陽後,經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兩代的開發,瀋陽及遼河地區的經濟與社會得到全面開發與迅速發展,並帶動了東北地域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清朝遷都北京後,瀋陽成為陪都。可以說,近代遼河流域、瀋海地帶的區域經濟開發,清太祖努爾哈赤是其經始者。

寧遠大敗導致努爾哈赤憂憤而死,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葉赫糾合哈達、烏拉、輝發等九部聯軍3萬,分三路向建州古勒山而來。過了渾河之後,晚上軍隊支灶做飯,灶火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探騎回報時臉色都變了,當時努爾哈赤兵不滿一萬,建州官兵,人心惶惶。努爾哈赤得到報告時已經是晚上,他聽後照常打著呼嚕就睡著了。

妻子富察氏趕緊把他推醒,說:“敵兵壓境了,你怎麼還睡覺啊?你是方寸亂了,還是害怕了?”努爾哈赤說:“要是我方寸亂了,害怕了,我能睡著嗎?起先我不知道這九部聯軍什麼時候來,老是惦記這事。現在知道他們已經來了,我心裡就踏實了。”說完以後又呼呼睡著了。第二天早晨,他帶領眾貝勒等祭堂子,爾後統軍出發,一舉奪得了古勒山之戰的勝利。

明天啟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68歲的努爾哈赤親率6萬八旗軍,號稱20萬大軍,渡過遼河,如入無人之境,向孤城寧遠猛撲而來。守城者袁崇煥,42歲,進士出身,沒有指揮過作戰。

努爾哈赤命離寧遠城5裡安營,橫截山海之間的大路。努爾哈赤採取“先禮後兵”的策略,先放回被俘漢人捎勸降書給袁崇煥說:獻城投降,高官厚賞;拒絕投降,城破身亡!袁崇煥回答說:“義當死守,豈有降理!”廿四日,努爾哈赤派兵猛力攻城。城堞上,箭頭如傾盆雨;懸牌上,矢鏃如刺蝟皮。後金兵攻城不下,努爾哈赤命軍士冒死鑿城挖洞。

寧遠大敗導致努爾哈赤憂憤而死,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後金兵將城牆鑿開三四處、高約兩丈的洞口,明守軍拋火球、扔火把燒挖城之敵。當城牆快被挖穿時,袁崇煥親自帶兵用鐵索裹著棉絮蘸油點燃,垂下來燒挖城之敵。他的戰袍被射破,肩臂受傷,仍舊堅定指揮,不下火線。廿五日,袁崇煥命用西洋大炮,從城上往下轟擊,重創八旗軍。努爾哈赤對這種新引進的西洋大炮,其來源,其特點,其效能,其威力,一無所知,毫無準備。

炮過之處,死傷一片。官兵害怕,畏縮不前。努爾哈赤親自督陣,後金將領持刀驅兵向前,快到城下,畏炮又退。有史料記載:城上西洋大炮擊中黃龍幕,傷一大頭目,用紅布包裹,官兵抬去,放聲大哭。這個“大頭目”就是天命汗努爾哈赤。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的寧遠之敗,是努爾哈赤起兵以來所遭遇到的最重大挫折。此後,天命汗鬱鬱寡歡,陷入苦悶。八月十一,在瀋陽東40裡的靉雞堡憂憤而死。《左傳》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