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吃一頓年夜飯,要花多少錢?

大家好,我們的小凡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最後,西奇妹想問,你的“年”,是什麼味道?我想它可能無關乎錢多錢少,它是遊子歸家的心情,是紅彤彤的熱鬧,是抱著暖暖的肚子,同看燦爛的煙火。吃完這個“年”,當你繼續走在明天的第一道晨光裡,亦或走在每一個雪花紛飛的暗夜裡,回憶起來,總有人與你一道嚐盡四時之味,直到味蕾漸老,你也明白家的方向。

一年燈火要人歸:

將近年尾,最期盼的事情莫過於圍坐在一起,與家人同吃一桌熱騰騰的團圓飯了。

120多年前的那個夜晚,慈禧太后也幹著這件事。與你不同的是:她吃一頓飯花費的銀子,你得賺50年。

皇家的年夜飯,排場究竟有多大呢?請隨西奇妹一起去看看。博君一笑,權當餐桌上的下飯談資。

老佛爺,開飯啦!

據《清宮起居注》記載,清宮的年夜飯與我們不同,並不安排在除夕晚上,而是安排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可慈禧仍舊是清宮中特立獨行的那一位,她並不喜歡一大早就大吃大喝,於是將年夜飯挪到了大年初一的晚上。

為了這每年一度的“年夜飯”,宮裡從臘月初八(農曆十二月初八)便要開始忙活了。先是擇優選拔出500名年輕且身高相當的太監作為“傳菜人”。被選拔出來後,這500名“壯士”就要開始投入艱苦的訓練中了。每人用一隻手襯上白布,託著一隻大碗,排著隊來回走步。如果誰的碗掉了或者不穩,那麼等待著他的就是杖罰。訓練時,每隔五步的距離,就放一隻紅燈籠。500人的長隊,遠觀起來,頗像一條紅彤彤的巨龍。

慈禧吃一頓年夜飯,要花多少錢?

▲劇照:正為慈禧就餐做準備的御膳房太監。

就這樣,到了初一那天晚間,寧壽宮會被裝點一新。先擺上三張桌子,桌子上的是一模一樣的飯菜。東邊那桌為“天桌”,西邊那桌為“地桌”,而慈禧太后則坐在中間的那一桌上,表示太后是唯一可以與天地齊平的人。慈禧入座後,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后是要站在兩邊親自服侍的。

除此之外,大太監李蓮英負責指揮那500名訓練有素的太監同時為慈禧服務。

這500名太監,負責將菜餚從御膳房傳到寧壽宮。年夜飯的菜品,一共有108道,它們被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過年的吉祥菜,比如福壽連年、吉祥如意等等,基本上是名字好聽,但太后不太吃。

第二類:各地進貢的山珍特產,比如鹿茸、熊掌、海鮮等等,太后會吃一些,補一補嘛。

第三類:一些太后喜歡吃的日常菜品,太后會吃,但清宮祖制規定,絕不可以超過兩筷。

慈禧吃一頓年夜飯,要花多少錢?

▲劇照:慈禧用餐,年夜飯排場頗大。

雖說有108道菜,但訓練有素的小太監們傳菜相當迅速。當108道菜都被擺上桌之後,大太監李蓮英會高喊一聲“膳齊~~~”。這一句“膳齊”不僅是告訴老佛爺菜都上完了,同時也是給門外候著的那500個小太監的暗號。聽到“暗號”時,門外的500人會一起高聲呼喊“老佛爺,萬壽無疆!”

這一條震耳欲聾的長龍喊過之後,浩浩蕩蕩的年夜飯就算正式開始了。這時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后會陪著慈禧太后一起上座用膳。菜餚是被裝在精緻的金銀製餐具中的,但慈禧吃菜從不親自動手,她會用眼神盯著一道菜,旁邊伺候她的太監立馬會意,用金銀筷子給她夾過來喂她。如果不好吃,她會使個眼色,這時候廚子就開始緊張了。如果某一道菜她很喜歡,會再使一個眼色,旁邊的太監立即再去喂她。但等到慈禧吃完第二口,就絕不能再繼續吃了。這時旁邊的大太監會高喊一聲“撤”,於是那道菜立即被拿走,並且短期內不會再上這道菜。據說這是清宮祖制,為了防止敵對人士摸清皇帝喜好從而下毒。

慈禧吃一頓年夜飯,要花多少錢?

▲劇照:慈禧用餐。

吃到最後一道菜時,整個宴席也就到了高潮。只見大太監李蓮英親自將這最後一道菜跪著呈到慈禧面前,然後再親自喂她吃。(“只見李蓮英雙膝下跪,將這道美食頂在頭頂上,爬行到慈禧的面前,一旁的光緒皇帝立刻開啟蓋子,原來是一盤熱氣騰騰的隔年煮凍餃子。”)

原來,滿族人將凍餃子稱為“煮餑餑”,這是當年在入關之前保留下來的傳統習俗。清宮年夜飯的最後一道“餃子”,也代表著滿人不忘祖先,艱苦樸素的精神。但西奇妹覺得慈禧早忘了本,吃個飯還要如此鋪張,甚至叫李蓮英來喂。哪裡可見艱苦樸素?

吃完這盤餃子後,慈禧會將這桌豐盛的年夜飯按照級別分給大家吃,此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會跪下叩謝老太后的賞賜。這一整套流程下來,這個“年”算是“吃”完了。

慈禧吃一頓年夜飯,要花多少錢?

▲劇照:慈禧。

看到這裡,相信你們也會好奇,慈禧這一頓豪華年夜飯的花費是多少呢?不多不多,四萬兩白銀而已。

清朝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元到220元之間,那麼4萬兩就在600萬人民幣左右。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給西奇妹,發表你的想法。

————————————————————————————-

作者:西奇妹

本文由西奇博物館原創釋出。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