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李白被人看不起,寫下一首詩,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千年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記得初高中畢業時,臨別贈言中,這兩句詩被引用得最多。

這兩句詩出自李白的《上李邕》,是他20歲時所寫。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20歲的李白被人看不起,寫下一首詩,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千年

李白寫這首詩時還未辭親遠遊,當時他聽說名士李邕到渝州(重慶)任職,便前去拜訪。

也許在我們現代人眼裡,比起李白的“詩仙”之名,李邕實在不算什麼。

但是其實李邕是當時有名的書法家,以善交文人雅士聞名於世,“邕素負美名,頻被貶斥,皆以邕能文養士”。

所以年輕的李白才會想著上門謁見,希望透過他得到朝廷賞識。

可惜的是因為李白太過狂傲,且不拘禮法,高談闊論,令李邕十分不滿,於是便隨意打發了李白。

李白天生傲骨,即使當時還是寂寂無名的小輩,卻也不願忍氣吞聲,於是便寫下了這首霸氣十足的《上李邕》。

20歲的李白被人看不起,寫下一首詩,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千年

在這首詩中,他以大鵬自比。

他認為自己早晚會有一天,就像大鵬一樣,隨風而起,直上九重雲天。

若此神勇的大鵬即使在風停下來後,它的力量仍然激起滄溟的水。

當時的人見李白大發奇談怪論,都冷笑不已,而李白卻不以為然。

他想到當年的孔子都曾說“後生可畏”,難道這些人比孔子還有智慧嗎?

在他看來,即使是大丈夫,也不應該如此輕視後生。

全詩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李白的疏狂豪邁,令人讀後不禁感慨:詩仙果然是名不虛傳,才20歲,便如此豪氣沖天。

詩歌的開頭先是以“大鵬”自比,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千年。

“大鵬”是莊子《逍遙遊》中的經典意象,“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在《西遊記》中也有大鵬精,但其實這不過是人為杜撰的一種神鳥罷了。

它代表著莊子一種“浪漫自由”的思想,後來更是成了“遠大志向”的象徵。

李白的詩中不止一次出現過“大鵬”,他早年曾遇到高道司馬承禎,對方誇他仙風道骨,他就便以大鵬自況,寫下《大鵬賦》。

而他在臨死前所作的《臨終歌》,也提到了大鵬,“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可見他和大鵬淵源之深。

20歲的李白被人看不起,寫下一首詩,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千年

詩歌前兩聯是以大鵬表達自己遠的志向,而後兩聯則是以孔子的例子,反諷了李邕對他的看輕。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在封建社會的地位有多高呢?

曾有人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可見孔子影響力之深。

在貞觀年間,唐太宗尊稱孔子為“宣父”,從此這一名稱便流傳開來。

《論語·子罕》曾記載著孔子這樣的一句話“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而《三字經》中也曾提到“昔仲尼,師項橐”。

20歲的李白被人看不起,寫下一首詩,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千年

項橐是春秋時期的神童,年僅七歲,可是門下有三千弟子的孔子卻拜他為師。

否管項橐有多天縱奇才,孔子的這份謙虛好學足以成為後世無數人的榜樣。

而李白這兩句詩的言外之意也很明顯: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人都能敬畏後生,你李邕難道比孔聖人還高明不成?

李邕好歹也算是名滿天下的學士,李白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後生,敢如此反諷前輩,也算是夠大膽了。

20歲的李白被人看不起,寫下一首詩,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千年

整首詩看來,無論是開篇的激昂高闊還是結尾的反唇相譏,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李白豪氣的一面。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這樣笑傲權貴,霸氣豪放的李白令人不愛都不行啊!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