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重視讀書,他認為讀書有四字訣,現在看來也很有用

小珏說歷史——《曾國藩及湘軍》系列六十五 請勿轉載

現在的人談起曾國藩,大多會認為他是一個善於用兵,統帥四方的將領。確實,他的最大功績就是帶領湘軍剿滅了太平天國,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清王朝。然而,不要忘了,曾國藩始終是一個進士,一個翰林,一個文官,一個讀書人。軍權再大,他也始終沒有忘記讀書,更是要求自己的弟弟、子侄多讀書。

曾國藩重視讀書,他認為讀書有四字訣,現在看來也很有用

在曾國藩看來,一個家族的興旺發達,與讀書的關係實在是很大。他甚至不要求子孫做大官,甚至不要求能夠做出大事業,但必須要讀書。在他的眼中,後世家族之人,務必要保證每一代出一個秀才,這樣才能延續耕讀之家的本色。

對於讀書,他曾經告訴過自己的兒子曾紀澤四字訣:看、讀、寫、作。雖然現在已經進入資訊化高速發達的時代,某些理論和說法不一定合適,但總的來說,還是非常有借鑑意義的。

曾國藩重視讀書,他認為讀書有四字訣,現在看來也很有用

看和讀,表面上來說,是一致的,但曾國藩認為兩者還是有所區別的。看是指瀏覽,讀是要高聲的朗誦。曾國藩說,史書之類的應該要看,因為速度快,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博覽群書,採擷眾家之長。但是,一些經典的詩詞歌賦,就應該用讀,這樣可以細細體會作者的感情,能從中領會到字裡行間的意圖,更能將其熟記於心。

為了讓曾紀澤信服,他打了三個比方。一是比作賺錢,看就是在外做生意謀利,而讀則是守住家產;二是比作打仗,看是攻城略地,儘快佔領領土,讀則是守住城池,並且細細消化這些戰利品;三是比作獲取知識,看就是每天去獲取新的知識,而讀則是每天溫習知識,不能忘記了。

曾國藩重視讀書,他認為讀書有四字訣,現在看來也很有用

曾國藩關於看與讀的關係,並沒有多少新意,韓愈就提倡過“提要鉤玄”讀書法,即旨在抓要點,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內容。但韓愈同時也認為,要在做到“鉤玄”、“提要”之後,對書中的精華部分,必須反覆涵詠,不斷溫習,才能把文章的妙義化為己有。

這也是葉聖陶先生反覆提出的精讀和略讀的方法,在古代,由於知識更新速度慢,書籍數量相對有限,學生經濟能力有限,所以更提倡精讀。但在現代社會,知識爆炸的今天,反而是略讀更為重要,必須把握知識的有效性和重要程度,這樣才能不虛耗光陰。

曾國藩重視讀書,他認為讀書有四字訣,現在看來也很有用

寫和作,看起來一樣,曾國藩卻將它們分為兩個不同的部分。寫就只是單純的寫字,而作是指做文章,作詩歌。

曾國藩認為自己的字寫得很慢,不適合某些場合。他倒是見過字寫得快的人,比如他有個幕僚叫做羅伯宜,是個屢試不第的秀才。此人別無所成,就是字寫得又快又好,每天能謄寫一萬多字的楷書,還有時間去下棋。對於這樣的人才,曾國藩開出了三十兩白銀聘請他,這個待遇和出謀劃策、代擬奏摺的幕僚都是一樣的。

曾國藩重視讀書,他認為讀書有四字訣,現在看來也很有用

曾國藩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寫字速度快的同時,更希望能做好詩文。他談過自己作文寫詩的經驗,認為寫文作詩這些事情,在年輕的時候就基本確定了。這是因為詩文不同於別的學問,更重要來源於靈感和想象力,以及自身的格局,而這些東西在年輕時可以達到頂峰。所以但凡著名詩人,往往是年少成名為多。

而要年輕時就能作詩作好的最關鍵秘訣,就是要有野心,要敢寫敢想,要狂一些,要厚臉皮一些。這就是曾國藩所說“少年不可怕醜,須有狂者進取之趣”。他認為一個人在少年時,志向和眼界不妨放得更高些,甚至狂妄一些沒有關係。

曾國藩重視讀書,他認為讀書有四字訣,現在看來也很有用

這是因為誰也不知道個人的潛力到底有多大。隨著年紀增長,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心態逐漸會平和。如果達成心願,完成理想,又何樂而不為呢?即使失敗,總算拼過,總比一開始就自縛手腳要強得多吧?

曾國藩是有資格這麼說的,他年輕時詩文創作水平很高,在京城的時候,就曾經狂妄的說:“吾作詩最短於七律,他體皆有心得,惜京都無人可與暢語者。”但就是這種狂妄,不將京城才子放在眼中的豪氣,讓他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成為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

參考資料:《曾國藩傳》、《曾國藩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