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此人極具野心,他虎踞東北,玩弄魏吳兩國,最後慘遭司馬懿屠殺

文:老維特(作者原創授權)

遼東公孫氏,自董卓時代始,這支老牌軍閥便獨立於世,遊弋於中原列強之間,成為一股頗為強大的割據勢力。家族“掌門人”公孫度、公孫康相繼死後,因為公孫康的兩個兒子都尚未成年,所以主君之位,就傳給了公孫康的弟弟公孫恭。此人上位以後,被魏文帝封為車騎將軍、假節,爵號也從永寧鄉侯變為了平郭侯,變得遼東本土化了,因為平郭縣就位於遼東郡郡內(今遼寧蓋州)。公孫恭上位後不久,還把大侄子公孫晃送到了洛陽充當魏文帝身旁的內侍,這樣在曹氏政權內部安插一個人質,以表現自己的忠心。

公孫恭上位以後,遼東還告別了一位老朋友,就是著名隱士管寧(字幼安)。早先,管寧來遼東避難的時候,避難者一般都呆在郡的南部(今大連一帶),唯有管寧北上至遼東郡北部的山谷中(大概是今遼陽本溪一帶),待到曹操平定袁氏,中原稍稍安定後,許多人都選擇了迴歸故鄉,但是管寧和他的朋友王烈還是留在了遼東,其間朝廷數次徵召,他也不去就命(一方面是管寧自持操節,一方面也是因為公孫康扣住了幾次召命)。到了曹魏黃初四年(223年),司徒華歆又一次向魏文帝舉薦管寧,管寧當時也是看到遼東內部潛藏著叔侄不和的危機,加上故交邴原此時已在洛陽就職,王烈已經在遼東辭世,就決意應召,但他沒有直接奔赴洛陽,只是帶著家眷與部屬渡海回到了故鄉北海朱虛(今山東安丘)。臨行之時,公孫恭還在襄平南郊相送,並贈送以服裝和財物,但是管寧不受,還把先前公孫度、公孫康父子所贈之財物全部封存退還。

順便提一下,舉薦管寧之華歆,也與管寧有舊,他曾與管寧一同在菜園裡刨地種菜,當時二人看見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寧雖然看見了,卻不去理會,舉鋤鋤去,跟鋤掉菜地上的瓦塊和石頭一樣,而華歆卻把金子撿起來,他思考了一下,最後還是扔了出去。還有一次,管寧和華歆兩人同坐在一張坐席上讀書,當時有達官貴人乘車從門口經過,管寧熟視無睹,照舊讀書,而華歆卻放下書本跑出去觀看。管寧見華歆如此,於是割開席子,分開座位,對華歆說道:“你不是我的朋友。”這就是“管寧割席”之典故。

三國此人極具野心,他虎踞東北,玩弄魏吳兩國,最後慘遭司馬懿屠殺

三國此人極具野心,他虎踞東北,玩弄魏吳兩國,最後慘遭司馬懿屠殺

三國此人極具野心,他虎踞東北,玩弄魏吳兩國,最後慘遭司馬懿屠殺

三國此人極具野心,他虎踞東北,玩弄魏吳兩國,最後慘遭司馬懿屠殺

三國此人極具野心,他虎踞東北,玩弄魏吳兩國,最後慘遭司馬懿屠殺

尾聲:人物的命運

1、公孫氏方面

公孫氏方面,在司馬懿下令屠城以後,有名有姓者只有二人尚存,其一是成了閹人的公孫淵的叔叔公孫恭,襄平城破後他被司馬懿下令放出,但我想他老人家看著魏軍屠戮的滿地屍骨,怕是也會精神失常,難以心安吧。史書上未記載公孫恭何時去世,但我想他大概也不會活得太久了。其二是在洛陽做人質的公孫淵的哥哥公孫晃,作為逆賊的家屬,依律令他應被斬首,但明帝不忍心,想要把公孫晃下獄就刑即可,廷尉高柔更是一片仁義心腸,上書提議應放公孫晃一條生路。最後公孫晃看著公孫淵的首級被洛陽以後,只好與兒子相對哭泣,最後,一家人都領受了皇上御賜的金屑酒奔赴黃泉。

此外,有關遼東公孫氏的後人,還有一個文物,即《魏華山王妃公孫氏墓誌》,是南北朝東魏時代一個藩王王妃的墓誌,此王妃姓公孫氏字甑生,遼東襄平人氏(此乃祖居之地,因為南北朝時代遼東郡已入高句麗)。不過我猜這個大概是攀附或者是屬於遼東公孫氏其他旁支,畢竟公孫氏當時在環渤海地區乃是一個大姓,而且公孫度一族實際上出於一個寒微之家。至於另外的公孫氏後人的下落,我只能猜是投奔高句麗或者是去渡海投奔卑彌呼女王去了。

2、曹魏方面

司馬懿回朝以後,並沒有回封地舞陽或者是老家溫縣養老,而是被升遷為太傅。其自身威望及功業也成為了拉攏曹魏元老,如蔣濟之流的有力的因素。

同時,在司馬懿痛下屠刀以後,曹魏朝廷仍然致力於外遷遼東人口,使得西晉時遼東五郡的人口,相對東漢時大幅度下降。據《三國志·魏志·齊王芳紀》記載:(景初三年,239年)以遼東東沓縣吏民渡海居齊郡界,以故縱城為新沓縣以居徙民……(正始元年,240年)以遼東汶、北豐縣民流徙渡海,規齊郡之西安、臨菑、昌國縣界為新汶、南豐縣,以居流民。可見曹魏朝廷依然對這片遠離中原的昔日叛土不甚信服。

另:曹魏政權分遼東、昌黎(合原遼東屬國與遼西郡盧龍塞以東地區新設之郡,治昌黎縣(今遼寧義縣))、玄菟、帶方、樂浪五郡為平州,治襄平。不久仍廢入幽州。後來到了永嘉之亂以後,為了拉攏忠於晉室的遼西慕容氏,平州才得以復設。

3、蜀漢、吳國方面

蜀漢方面儘管與公孫氏政權素無瓜葛,但是聽聞公孫淵自立為燕王后,劉禪還是下詔給蔣琬,說曹睿興兵遼東,命其“總帥諸軍,須吳舉動,東西犄角,以乘其釁。”但是蜀漢並沒有拿到什麼好處。

吳國方面為了策應公孫淵,真的出了兵,但是吳軍開到遼東的時候,已經是公孫氏破滅後一年了,羊道率領的海軍只能在遼東半島沿海搶了點財物和人口回去。

4、高句麗方面

高句麗因為屢受公孫氏打擊,對於魏國擊燕,自然不會反對,但是由於國小力弱,也幫不上什麼忙。但隨後高句麗還是依然故我,做長白山裡的大號土匪。在正始三年(242年)寇遼東郡西安平(今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長甸鎮一帶),所以後來,曹魏朝廷還是派遣徵遼東的老將毌丘儉主伐高句麗,時在正始五年(244年),屠其都城丸都城,還征服了諸多高句麗的從屬部落,一直打到今俄羅斯濱海地區,並在丸都城故地勒石記功。魏軍還俘獲高句麗人口數千,將他們遷入內地。這一役使得曹魏方面恢復了當年漢武帝初立漢四郡時代的故土,可惜毌丘儉只知劫掠人口,並沒有在新徵服的國土上設立郡縣。所以,到了後來永嘉之亂以後,高句麗國力恢復,又恢復了昔日國土,甚至還搶奪了晉朝的樂浪、帶方二郡。後來雖然燕王慕容皝也曾大力打擊高句麗還刨了高句麗的祖墳,但還是沒能斬草除根。最後,後燕政權遭北魏痛擊以後回到遼西故土,同時高句麗也迎來了一代英主廣開土王高談德,一路南下,又吞併了玄菟遼東二郡,高句麗方成為一方霸主。

5、鮮卑方面

跟隨司馬懿徵遼東的鮮卑人首領莫護跋,因為從徵有功,獲得了“率義王”之封號,其部落也隨之轉入定居生活,生活在遼西的棘城(今遼寧北票附近),他也學習北地漢人的時髦,帶起了一種“步搖冠”,鮮卑人見了他這種打扮,都稱他為“步搖”,因當地語言“步搖”同“慕容”讀音相近,所以傳到後來就成了“慕容”。莫護跋的後人便乾脆以此作為部落的名稱。不過慕容氏後來為了拉攏中原來的漢人,編造了一通文雅點的說辭,說這個姓氏的本意是:“慕兩儀之嘉德,羨三光之懿容”。這裡就不得不提莫護跋的曾孫奕洛珪(此鮮卑名或作若洛珪、奕洛環,漢名慕容廆),此人在永嘉之亂期間大大揚名,因為他倚仗遼西的地理險阻卻仍然忠於晉室,招納了頗多中原流民,使得平州故地再次繁榮起來。他的兒子慕容皝更是後來被南渡後的晉室加封為燕王,實現了當年公孫淵做的美夢,東晉朝廷內有人把慕容皝比作昔日的公孫淵,慕容皝派出的使者遂辯解道,昔日公孫淵只知自保,如今我燕王還能主動向國賊石勒出擊,怎能與昔日公孫淵相比?但後來,慕容皝之子慕容儁得以成功進入中原,還是脫離了晉朝的冊封,建立了前燕帝國政權。

三國此人極具野心,他虎踞東北,玩弄魏吳兩國,最後慘遭司馬懿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