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皇族的迴歸, 並未能挽救清朝滅亡的命運!

乾隆以後,清朝進入到了週期性衰退之中,國家對地方的實際控制力明顯衰退,皇族勢力重返政壇,在晚清政局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一、道光、咸豐時期重用疏遠宗親

自道光年間以來,皇族在政壇上逐漸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鴉片戰爭中,奕山、奕經作為統帥與英軍交戰,慘遭失敗,簽署《南京條約》的兩位中方大臣耆英、伊里布均出自皇族;道光帝臨終前,定郡王載銓、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等人為顧命大臣。道光帝有選擇性的重用皇族,遠支皇族得到了重用。定郡王載銓是乾隆長子永璜的後代,載垣是康熙帝十三子胤祥的後人,端華是努爾哈赤同母弟舒爾哈齊的後人,他們與直系皇族血緣極為疏遠,不具備爭奪皇位的資格。

咸豐帝在位期間,同時重用近支皇族和遠支皇族。咸豐三年,皇帝讓恭親王奕訢(道光第六子)擔任軍機大臣,結束了乾隆以來宗親不得入直軍機處的歷史。為應對太平軍北伐,咸豐帝命惠親王綿愉(嘉慶第五子)為奉命大將軍,恭親王奕訢、定郡王載銓會辦巡防。但是,咸豐帝對近支皇族掌權頗為忌憚,隨著太平軍北伐失敗,惠親王綿愉被解除兵權;恭親王奕訢不久因母親尊號被革除一切職務離開軍機處。宗室肅順成為咸豐帝最為信任的大臣,肅順是鄭親王端華的弟弟。咸豐帝臨終前,命肅順、載垣、端華等八人盡心輔弼,贊襄政務,延續著道光帝重視疏遠宗親的做法。肅順樹敵過多,加之鄭王、怡王本為庸碌之輩,兩宮皇太后在得到掌握軍權的僧格林沁、勝保的支援後,發動辛酉政變,剷除八大臣,成功奪權。

晚清皇族的迴歸, 並未能挽救清朝滅亡的命運!

辛酉政變是清廷近支皇族與遠支皇族的權力紛爭,以近支皇族的成功奪權而告終。辛酉政變改變了清朝的政體,清廷從此進入親王總攬朝政、兩宮皇太后總裁懿定的時期,親王擔任首席軍機大臣成為定製。肅順被斬首,端華、載垣被賜死,這是清廷開國以來對皇族做出最嚴厲的懲罰,此前清廷只在順治年間公開賜死英親王阿濟格。恭親王辛酉被封為議政王,兼領班軍機大臣,權力甚至大於昔日的攝政王多爾袞。肅順與辛酉雖為政敵,執政能力卻遠強於晚清諸王,都主張重用漢人;對待西方態度截然不同,肅順固執保守,對敵人強硬;奕訢主張學習西方,對外態度相對緩和。辛酉推動了洋務運動的發展,歷史地位顯然更高一籌。

二、甲申易樞——慈禧專政時代的開啟

隨著太平天國的失敗,兩宮太后與恭親王的矛盾日益加劇。慈安太后在世期間,尚能維持兩宮、恭王權力構架的平衡,對恭王採取“打拉結合”的策略。同治四年,恭王被彈劾目無君上,“罷議政王及一切職任。”此後恢復其職務,只免去議政王。同治帝去世時沒有子嗣,兩宮太后令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繼承皇位。奕譞是道光帝第七子,是咸豐與恭親王的弟弟,福晉是慈禧太后的妹妹。醇王的妻子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在政治上逐漸倒向慈禧太后。與之同時,清廷軍機大臣因權力紛爭形成南北兩派,南派以沈桂芬為首,推行洋務運動,對外竭力避免戰爭,與恭親王政策相符;北方以李鴻藻為首,對外強硬,反對妥協,但是好言空言、不識時務。恭王與南派關係緊密,醇王贊同北派的政治理念。

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去世,清朝權力結構失衡。光緒十年,也就是甲申年,慈禧借中法戰事不順,將全部軍機大臣更換,奕訢被逐出核心權力,淡出政壇,史稱甲申易樞。南北之爭以雙方同時遭受貶謫而告終,北派的李鴻藻、翁同龢被降職,南派的恭王、寶鋆淡出政壇,清廷進入慈禧太后獨掌朝政時期。隨後,新軍機處由禮親王世鐸(太祖次子代善的後裔)主持,懿旨軍機處遇重要事,會同醇親王商榷行之,命慶郡王奕劻(乾隆十七子永璘後裔)管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事。醇王能力不及咸豐與恭王,卻有自知之明,當他執政地位方知恭王的政策符合中國國情,遵循恭王的政策,以洋務派為主的南派依然是清廷倚重的力量。甲申易樞只是慈禧太后與恭親王的權力鬥爭的結果,對清廷政權影響不大。

晚清皇族的迴歸, 並未能挽救清朝滅亡的命運!

三、帝后之爭

1894年,甲午戰爭中國慘敗,標誌著三十多年來苦心經營的洋務運動徹底失敗,變法圖存成為中國人的共識。關於變法,清廷內部日漸分化出兩個陣營。一是激進派,代表人物是康有為、梁啟超,得到了光緒帝與帝師翁同龢的支援,主張用激進的變法迅速改變中國,稱為帝黨。皇族、地方督撫及京師軍權等三大系統都認為變法應當緩不能急,聽命於太后,故被歸為後黨。1898年,恭親王奕去世導致了變法的失控(甲午戰爭失敗後,慈禧太后請恭王重返政壇,恭王為軍機處領班大臣,位列禮王之上)。

光緒帝聽從維新派的建議,頒佈變法條例,將禮部尚書許應騤、懷塔布等阻礙變法大臣革職,引起慈禧太后的關注,並提醒皇帝要注意變法的節奏與力度。光緒帝將此事告知維新黨人,康有為認為變法最大阻力是慈禧太后,應當發動政變囚禁太后,關鍵是袁世凱率軍包圍頤和園逮捕太后,捕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榮祿。康有為簡直異想天開,其結果是戊戌變法的失敗,慈禧太后第三次垂簾聽政。

戊戌政變之後,中國歷史出現了短暫的開倒車時代,民族主義盛行。扶清滅洋的義和團運動興起,慈禧太后選端郡王載漪之子溥儁為大阿哥,推行排外政策的端郡王載漪、莊親王載勳掌握朝中大權。兩件事交織在一起,導致了八國聯軍侵華,清廷距離滅亡僅一步之遙。慈禧太后冊封大阿哥,(當時光緒帝身體不好,並無子嗣),遭到了各界的反對,榮祿、慶親王奕劻、李鴻章等人都站在光緒帝一方,外國公使也派醫生入宮光緒帝診療,反對廢帝,太后只得作罷,加劇了排外心理。同時,義和團運動處於失控狀態,屠殺傳教士的事件屢有發生,給列強侵華以藉口。以大阿哥之父端郡王載漪、莊親王載勳、大學士剛毅為首強硬派主張對敵宣戰,端王對兒子大阿哥不被列強認同頗為不滿,與載濂、載瀾和載勳利用義和團嚇唬外國使節,穩固大阿哥的地位,義和團在北京失去控制,包圍使館終引發國際爭端。慈禧太后也因列強幹預大阿哥之事非常不滿,默認了義和團在北京的合法性,在載漪的鼓動下向列強宣戰。此舉遭到了榮祿、慶親王奕劻、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人反對。八國聯軍侵華攻佔北京,清朝付出出慘痛的代價結束了這場被沒有必要的戰爭,莊王載勳被賜死,載漪被列為首禍被奪爵遠戍,大阿哥被廢。

四、太后之死與皇族內閣——清廷的滅亡

庚子之變的數年裡,清廷政局也發生變革。慈禧太后的左膀右臂李鴻章、榮祿相繼去世,張之洞、袁世凱成為了漢人士大夫的領袖,遭到滿洲少壯派的嫉妒與仇視。同時,首席軍機大臣改為慶親王奕劻,醇親王載灃在軍機處行走學習,隱有培養之意。1906年,清廷改革機構,邁出了走向憲政的第一步。改革後十三個尚書皇室成員佔據五席位,奕劻、溥頲、溥良、壽耆、載振(奕劻子)被委以重任。慈禧太后在院部改革時有意擴充套件滿洲貴族的權勢,但袁世凱、張之洞等漢人仍然執掌大權。這符合太后一貫的權力均衡做法,既不讓某一派系一家獨大,也能激發其為國效力的動力。

1908年,慈禧與光緒帝的相繼去世,滿漢矛盾徹底激化。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為帝,載灃為攝政王,醇親王載灃攝政監國,國家大事由隆裕太后決定,軍國機務,中外章奏,悉取攝政王處分,稱詔行之,大事並請皇太后懿旨。由於載灃的專權,隆裕太后是沒有決策權的。慈禧太后去世前後,清廷皇族也出現了人才斷代,除了慶親王奕劻,新一代皇族政治經驗甚是有限。年輕的滿洲新貴沒有功勳與威信,尤其嫉妒漢族大臣的權勢,唯恐其取而代之。載灃執政伊始,就將漢族士大夫領袖袁世凱罷免,“著即開缺”,此舉令漢人大為不滿,皇族領袖慶親王奕劻也持反對意見。

1911年,載灃組建皇族內閣,導致了漢人離心,成為清廷滅亡的導火索。從總理大臣至各部大臣,總計十三人,其中皇族出身的佔居七人,慶親王奕劻擔任內閣總理大臣實至名歸,善耆、載澤、載洵(載灃的弟弟)、紹昌、溥倫、壽耆掌管著最關鍵的六個部門,軍事上由軍諮府大臣宗室載濤(載灃的弟弟)、毓朗負責。皇族內閣基本實現了袁世凱當年提出的組閣設想,但是人事佈局上卻讓人大跌眼鏡,此舉表明清廷不願意放權,只願意維護滿洲貴族的統治,令漢人徹底寒心。慶親王奕劻兩次向載灃請辭,認為皇族內閣不利於天下,有害於皇室,兩都被駁回。皇族內閣在體制建設上比前一個時代有了較大進步,在漢人、滿人掌權派都相繼凋零之際,幾位皇族親貴擔任要職也無可厚非,但是此舉卻讓掌握實權漢人認為滿人在排斥他們。(載灃本可以讓出幾個位置給予漢人,掌握關鍵部門即可)

晚清皇族的迴歸, 並未能挽救清朝滅亡的命運!

年底爆發的武昌起義徹底導致了清朝的滅亡,手握重兵的滿洲親貴無力剿滅革命軍;只能求助於袁世凱。袁世凱對慈禧太后忠心耿耿,也並不悖逆行徑,卻被年輕的載灃罷免一切職務,本有不滿之心,加之取消帝制乃大勢所趨。攫取清廷一切軍政大權的袁世凱並沒有全力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清廷的權力第一次由漢人完全掌控,註定了滅亡的命運。“實行內閣完全制度,不以親貴充任……授袁世凱內閣總理大臣,命組織完全內閣……陸海各軍及長江水師仍聽袁世凱節制調遣”。次年,隆裕太后召開皇族御前會議,討論讓位事宜,只有奕劻、溥倫等少數人主張接受,載灃、載洵、載濤、載澤、善耆、溥偉、良弼、鐵良等少壯派強烈反對,但是隨著良弼遇刺身亡,清朝皇室也放棄了抵抗,隆裕太后頒佈退位詔書,清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