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創作不易,"班家"四人參與其中,為何只留班固一人之名

導語: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化發展歷程中,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當中唯一一個儲存了原始史料、並一直延續至今的文明古國。相比於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這三個文明古國,我國曆史文化延續至今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得益於文字形成了廣泛的體系;另一方面則得益於我國從商周時期就從“結繩記事”轉變成甲骨文、銘文、金文記事的傳統。

《漢書》創作不易,"班家"四人參與其中,為何只留班固一人之名

而那些負責記事的人就成了最原始的史官,據說早在夏代時期,就已經有專門的人來負責記錄史實。呂不韋在《呂氏春秋》當中說:

夏代最後一個帝王夏桀荒淫無道,記錄史實的太史令叫終古。終古“出其圖法”想要勸誡夏桀,但夏桀不聽,終古沒辦法就拋棄了夏桀,投奔了商朝。到了商周時期甲骨文中明確記載史官叫做“史”、“尹”、“作冊”……歷史就這樣一點一滴記錄下來。

《漢書》創作不易,"班家"四人參與其中,為何只留班固一人之名

很多人都聽說過“前四史”,“二十四史”,這些都是自漢代以來記述歷朝歷代的史書典籍,但很多人沒搞懂是什麼意思。其實“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當中排在前四位的史書。主要是指《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這四本。

大家都知道編纂《史記》的是西漢的司馬遷,編纂《後漢書》的是南朝宋朝的范曄,編纂《三國志》的晉代的陳壽。唯獨編纂《漢書》的人班固,至今還有人說這不是他一個人編的史書。另外還有三個家人幫他一起編纂,只是他們沒有署名權而已,這又是為何呢?

《漢書》創作不易,"班家"四人參與其中,為何只留班固一人之名

這還要從班固的父親班彪說起,班彪出生於漢代一個達官貴人家庭,從小就接受了非常良好的教育。受家庭的薰陶,即使經歷了短暫的“王莽新政”,也沒有丟失自己的氣節。

後來在光武帝劉秀繼位後,專心致力於史學著述,修改了前史當中很多疏漏不足之處,創作了60多篇的《史記後傳》。後來班彪過世,22歲的班固接過父親手中的《後傳》,開始繼續創作《漢書》。班彪也成為《漢書》開篇創作的第一人。

《漢書》創作不易,"班家"四人參與其中,為何只留班固一人之名

當然,除了父親班彪參與了創作《漢書》的工作之外,第二個參與這本書創作的人要數歷史上赫赫有名“投筆從戎”的班超。班超是班固的弟弟,當時父親過世以後,其實是兄弟二人一起在蒐集整理各種史料。但後來家境窮困,為了讓自己母親生活過得好一點,班超把手中的筆扔掉。仰天長嘯,

“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班超揚長而去,加入了軍隊。後來北擊匈奴,立下赫赫戰功,封為“定遠侯”。隨大將軍竇憲出征擔任中郎將的班固,也在大敗單于以後創作了《封燕然山銘》。但在出徵前,其實弟弟班超也參與了《漢書》的創作。

《漢書》創作不易,"班家"四人參與其中,為何只留班固一人之名

另外一個參與過《漢書》創作的要數班固的妹妹班昭了。班固由於一直在做竇憲的幕僚,平時關係很好。但後來竇憲由於戰功卓著,回朝後擅亂專權、密謀叛亂。不久之後,竇憲事發後,兵敗自殺。朝堂之上跟班固素有積怨的種兢,藉機羅織班固種種罪名誣陷告發,班固最終冤死牢獄。

漢和帝得知後,嚴懲了種兢跟獄卒,但由於《漢書》並未完成,漢和帝將目光轉向了班固的妹妹班昭。班昭由於家學淵源,博文多識,被和帝多次召入皇宮給皇后和妃嬪們當老師,尊稱她為“大家”。

《漢書》創作不易,"班家"四人參與其中,為何只留班固一人之名

後來《漢書》當中的八表就是出自班昭之手。這也是另一位參與《漢書》創作的“班家人”。可“班家四人”都參與其中,為何獨留班固一人之名呢?

這不得不說班固這個大才子了。班固創作的《漢書》是繼太史公司馬遷之後,另一位博古知今,滿腹經綸的大才。他在九歲的時候就表現出非凡的詩賦文章才華,後來在16歲進入太學,更是博覽群書,無所不通。

尤其是他創作的《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先河”。他也成為了跟司馬相如、揚雄、張衡並稱為“漢賦四大家”的人。作為經學大家,他創作的《白虎通義》影響了後世幾千年。

《漢書》創作不易,"班家"四人參與其中,為何只留班固一人之名

隨軍出征又能建功立業“燕然勒石”,既能文又能武,這樣優秀的人才在當時的光芒自然要蓋過父親、弟弟跟妹妹。更何況《漢書》創作如此艱辛,世人只知班固是其作者,不知其他“班家人”自然也是實至名歸,無可厚非。

你覺得“班家人”只有班固一人名字留在《漢書》上合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期待你精彩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