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古代四大美女,為何個個下場悽慘?

我國古代美女其實還是不少的,但是最著名的還屬四大美女。如果說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形容四大美女的絕代風華和絕世容顏的,那所謂天妒紅顏、自古紅顏多薄命,就是形容她們的悲慘結局的。這四大美女的結局可謂是一個比一個慘,那麼古代才子多憐花惜玉,她們為什麼個個難以善終呢?

四大美女之首,有著“沉魚”之稱的西施

施夷光是春秋末期出生在浙江諸暨苧蘿村,苧蘿有東西二村,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名叫做西施。西施出身貧寒,自幼就跟隨母親在江邊浣紗,所以又被稱作“浣紗女”。

西施浣紗

西施貌若天仙,為古今美人第一,西施一詞便是美女的代稱。相傳“西施連皺眉撫胸的病態,被村東醜女見到後都紛紛仿效,富人見到,閉戶不出;貧人見到,摯妻子而去。東施知美顰,而不知顰之所以美”這就是東施效顰的典故。

西施經常浣紗於水上,魚為之都沉在水下,所以“沉魚”就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

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在對吳戰爭中失敗後,便入了吳國做人質,勾踐臥薪嚐膽,想要復國,後來得知吳王好色,被釋放歸來後便採納范蠡的計謀,遍尋國中的美色。范蠡奉命巡行全國勘察美女,在苧蘿村見到鄭旦和西施,他愛鄭旦更愛西施,在一次假面舞會的誤會中,他向西施袒露了真情,西施也愛上了這位範郎。

西施

然而文種的到來結束了這段愛情,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只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在被文種帶回會稽後,花了三年時間教習歌舞、步履和禮儀等,而後練到舉手投足間都能體現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後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

後來吳王對其如痴如醉,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吳國滅亡後,西施陷入惡名。

在吳越之爭硝煙盡散後,西施的結局,在後來有了各種各樣的傳說:

第一種:因愧疚自縊。在一些話本和戲劇中演繹的是,西施助越國滅掉了吳國後,西施覺得自己完成了使命,可又覺得自己的這種做法對不起吳王,她在一種異常矛盾的心理中,不能解脫,最後自縊在館娃宮中。

第二種:被范蠡帶走。吳國滅亡的當天,范蠡勸說文種趁早離開勾踐,又找到西施後,倉皇逃到太湖,雙雙駕一葉扁舟,消失在煙波浩渺之中。(《越絕書》)。在山東肥城陶山,據說有他們的墳墓。這種說法比較風行,典籍中有記載。

四大美女之首西施

第三種:被范蠡沉湖的說法。吳國滅亡後,越王想要把西施留在身邊,范蠡反對,他為了讓越王吸取吳王的教訓,設計將西施騙到太湖乘船,在湖心時,將其推到水裡,溺死於太湖。

第四種:被吳國人沉江。民間傳說,吳國滅亡後,吳國人將怒火發洩在西施身上,用錦緞將她層層裹住,沉在揚子江中。

第五種:被勾踐沉江。勾踐認為吳國的滅亡源於吳王沉迷西施的美色,為了避免西施美色殃及越國,便賜西施沉江而死。

第六種:被越國王后沉江。越國滅吳後,勾踐想要將西施收入後宮,越後認為西施是“禍國之女”,她怕西施禍害越國,便讓手下將其裹在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了。(《東周列國志》)。這種說法符合君王好色,王后妒忌的心理。

有“落雁”之稱的王昭君

王昭君出生在公元前52年一戶平民之家,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間女子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宮女。

王昭君

入宮之後,她不肯賄賂宮廷畫師,畫師便將她畫的不是很美麗,因此她沒有被選入漢元帝的後宮之中。

竟寧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請求娶漢人為妻。元帝便將王昭君賜給了他,並改元為竟寧,單于上書表示願意永保塞上邊境。王昭君到匈奴後,被稱為寧胡閼氏,與呼韓邪單于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封為右日逐王。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王昭君向漢庭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根據遊牧民族收繼婚制,王昭君因此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兩人生活十一年,有兩個女兒,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

王昭君

鴻嘉元年(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不到兩年時間,王昭君病逝。

所謂“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有“拜月”之稱的貂蟬

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她的原名是任紅昌,貂蟬是她的小名,她是山西一村姑,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王允的婢女。

王允知道她的身世之後心生一計,設宴款待太師董卓,讓貂蟬與董卓見面,又設宴招待呂布赴會,讓他與原配妻子相會,並承諾改日讓他們團聚,後來王允便送貂蟬到董卓家,董卓誤以為是王獻給自己的厚禮,當晚便共赴雲雨之好,呂布知道他的行為後,提劍入堂殺害醉倒的董卓。

在《三國演義》中,貂蟬是因遭十常侍之亂,出宮避難,被王允收留為歌女。貂蟬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操縱,在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被王允看見,王允將其收為義女,定下連環美人計離間董卓與養子呂布的關係。

貂蟬在歷史上沒有真正的史書記載,關於她的死傳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被曹操所殺,一種是為呂布殉情。但這兩種說法都沒有確切的根據和史料證明。

貂蟬

《三國演義》中最後一次提到貂蟬的時候是跟呂布一起在白門樓被曹操圍困的時候,後來呂布兵敗身死之後就沒有說明了。有一些人追問她的下落,便任意虛構故事,以致其結局形成了“慘死”和“善終”兩大型別。

所謂“閉月”就是說貂蟬拜月的故事。

有“羞花”之稱的楊玉環

楊玉環於開元七年(719年)生於宦門世家。開元十七年,年十歲的楊玉環因父親去世,被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

壽王李瑁

開元二十二年,楊玉環應邀參加唐玄宗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的婚禮,被公主的同胞弟弟壽王李瑁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美異常。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最寵愛的李瑁的母親武惠妃去世,她在宮中的禮遇等同於皇后,唐玄宗因此鬱鬱寡歡,後來有人進言楊玉環“資質天挺,宜充掖廷”,唐玄宗便把楊氏召入後宮之中。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以為唐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

天寶四年(745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便將楊玉環立為貴妃,因唐玄宗廢掉王皇后後再未立後,所以楊貴妃相當於皇后。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楊貴妃與楊國忠逃亡蜀中,途徑馬嵬驛時,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隨即譁變,亂刀殺死楊國忠。

楊玉環死在馬嵬坡

玄宗說國忠亂朝當誅,但是貴妃並沒有罪,本想赦免楊貴妃,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因貴妃而起,不殺難慰軍心,難振士氣,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接受了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賜死楊貴妃。楊貴妃最終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

玄宗在安史之亂評定後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遺體,但並未尋得。《新唐書》與《舊唐書》記載大致相同,由此可見,楊貴妃的確死於馬嵬坡,後人傳說楊貴妃未死,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楊玉環

所謂“羞花”便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綜上所述,雖然古代才子大多憐香惜玉,四大美女各個天姿國色,聰慧過人,若是嫁到普通人家,必定一生幸福美滿,但她們偏偏生於亂世,又嫁於帝王家,甚至被當做妻子,所以有著“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之稱的她們,才下場悽慘。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見解,請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