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大收入最高城市出爐!16城人均收入超6萬,廈門64362元排第九

2021年十大收入最高城市出爐!16城人均收入超6萬,廈門64362元排第九

哪些城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多?第一財經記者透過對各大城市(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普通地級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統計梳理發現,共有16城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6萬元大關。其中,人均收入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蘇州、杭州、南京、寧波、廈門和無錫。上海、北京、深圳三城超過7萬元,蘇州、杭州緊追廣州。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

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後,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快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上年基數較低的情況下保持穩步增長,兩年平均名義增長6。9%,實際增長5。1%。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廣州公佈的資料只有城鎮和農村居民的資料,暫無全體居民的資料,在此,第一財經記者以2020年七人普廣州常住人口和城鎮化資料為基數,推算出2021年廣州全體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資料

在各大城市中,四大一線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繼續位居前四。其中,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城均超過7萬元,上海則逼近8萬元大關。

上海市統計局釋出的資料顯示,全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27元,比上年增長8。0%,兩年平均增長6。0%。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29元,同比增長7。8%,兩年平均增長5。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21元,同比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7。7%。

北京市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21年,北京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2元,比上年增長8。0%。四項收入全面增長:工資性收入增長10。2%,經營淨收入增長15。8%,財產淨收入增長5。7%,轉移淨收入增長3。5%。

上海和北京這兩大強一線城市的居民收入在全國處於絕對領先位置。近年來,我國收入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而京滬是這些高收入行業最集中的地區,因此居民平均收入也高。

京滬兩地也是我國總部經濟最為突出的兩個城市。比如,北京坐擁大批央企總部、大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同時也有大批在北京成長起來的大型民企總部和從外埠遷入北京的企業總部。上海的大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總部經濟國際化水平最高。近年來,江浙、福建、安徽等地的不少大型企業總部也遷入上海。此外,兩地金融機構多,研發創新十分突出。總體上,京滬兩地高薪崗位多,吸引了大量人才集聚,居民的平均收入也高。

京滬之後,來自華南的一線城市深圳人均收入首次超過了7萬元,位居第三。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十分發達,同時深圳本身是一個多層次的金融中心,不僅有深交所,而且私募股權投資很發達。總體上,深圳的收入水平較高。

廣州以68907元位居第四,正在逼近7萬元。不過來自長三角的蘇、杭兩市與廣州的差距也很小,兩市人均收入分別達到68191元和67709元,位居第五和第六位。

這其中,有著“最牛地級市”之稱的蘇州,在強一線城市上海的帶動下,轉型升級十分迅速,2021年GDP達到22718。3億元,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邁上4萬億元新臺階,達41308。1億元。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積體電路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44。8%、39。4%、38。4%。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對第一財經分析,蘇州背靠上海,接受上海的溢位效應十分顯著。不論是早期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還是在近年來蘇州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上海的服務和輻射帶動作用對它都十分關鍵。

從區域分佈來看,收入最高的10個城市中,除北京外,其餘9個城市均來自南方,其中6個來自長三角,2個來自珠三角,還有廈門1市來自閩南三角洲。

如果擴大到人均收入6萬元以上的城市來看,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2021年共有16個城市人均收入超過6萬元大關,這16個城市也全部來自東部沿海地區,其中長三角地區多達9個,珠三角5個,另外兩個城市分別是北京和廈門。分省份看,16個城市來自6個省份,其中,廣東和浙江各5個,江蘇3個,福建1個,以及直轄市北京和上海。

表:16個人均收入超6萬元的城市(資料來源: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各地統計局、公開資料整理)

2021年十大收入最高城市出爐!16城人均收入超6萬,廈門64362元排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