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子孫滅了三國,建立的西晉王朝為何如此短命,問題出在哪?

晉王朝如果算上西晉、東晉國祚155年也不算短了,單論西晉來說那的確算上短命王朝了,52年就煙消雲散,而且也算不上有什麼知名度,茫茫歷史猶如塵埃。其實算起來東晉和西晉一個姓劉,一個司馬沒有半毛錢關係了,司馬氏四代而亡,雖然算起來有50多年,但是八王爭霸就打了16年,所以真正休養生息的也就30多年,因此其短命原因無非一下幾點:

司馬懿子孫滅了三國,建立的西晉王朝為何如此短命,問題出在哪?

一:司馬懿血腥屠遼殺伐太重為後世埋下禍根

司馬懿可能做夢也想不到,他幾十年臥薪嚐膽,忍辱負重,甚至於稱病裝傻一直裝孫子一樣打下的司馬江山幾十年就灰飛煙滅了,殊不知世事皆有因果,也許是他殺伐太過損了陰德。公元237年,遼東太守公孫淵自立為王起兵反叛,司馬懿帶兵平亂,不負所望一年多就將公孫淵滅了。按說平叛後,殺雞儆猴,把主要參與者斬首示眾就可以了,但司馬懿可不這樣幹,他直接將公孫淵手下的幾千人全部斬首,並將他們的屍體築成“京觀”;同時他還大肆屠殺百姓,遼東、帶方、樂浪、玄菟這四地所經之處哀鴻遍野,幾無炊煙形同鬼城,一時間遼東地區的人口大幅度縮減。

司馬懿子孫滅了三國,建立的西晉王朝為何如此短命,問題出在哪?

二:八萬之亂傷筋動骨動搖國本

司馬炎於公元265年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建立了新政權。直到公元280年,西晉消滅了三國最後一個政權東吳,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四分五裂的戰亂局面,重新統一中國。繼秦及兩漢之後,西晉是古代第四個大一統王朝。晉武帝司馬炎以曹魏權臣身份篡位成功,但是立國後的很多統治政策為西晉的短命而亡埋下了伏筆。曹魏及司馬家政權均是篡位得來,國家文治武功、政策延續無完整經略可循。司馬炎認為曹魏政權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曹魏政權諸王徒有國土之名,而無社稷之實,以致孤立而亡。所以,司馬炎立國之後,就大封同姓藩王27個,並規定了藩王所封戶數﹑領軍人數等。然而,藩王政治又是一種與中央集權制相對立的分權政治,隨著西晉統治的延續,最終爆發了藩王爭奪中央大權的“八王之亂”,西晉政權在司馬氏的內訌中迅速解體。在八王之亂的16年中,參與戰亂的八個王有七個王被殺,其餘諸王也是非敗即亡,而部隊官兵及人民遭於殺害者更加無法統計,社會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西晉的國力消耗殆盡,讓隱伏著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得以爆發。

三:九品中正制使西晉人才凋零後繼乏人

九品中正制是三國時期曹魏推行的一種選拔官員的制度,從家世、才能、德行各方面進行綜合考量,當時的世家大族都享受了這個制度帶來的好處,同時也為曹魏選出了不少優秀的人才。但到了西晉的時候,選拔的方式完全就變了,標準只有一條,那就是隻看家世,不看才能與德行。出生寒門的人才即使你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列為下品;出生豪門的那就不一樣了,哪怕是傻子也能列為上品封侯拜相;這樣一來西晉就形成了上品和下品兩個階層,那些士族子弟們,世世代代都是貴族,哪怕他們生來就是白痴,也不誤他們能官居高位,而那些寒族的許多讀書人,即使他們能名震一時,也因出身於寒族而始終無法進入上層社會。因而導致西晉人才也就慢慢凋零,後繼乏人。

四:晉武帝司馬炎選擇繼承人有誤傳位不當

要說晉武帝司馬炎也是夠厲害的,生有17個兒子,有的雖然早死,但是司馬炎選來選去卻選了司馬衷當了接班人,也就是晉惠帝司馬衷。司馬衷就是一個白痴,他有一句話那可是很有名:“何不食肉糜”,據說當時國家發生了大規模的天災,全國很多地方都鬧災荒,百姓無糧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當大臣們把災情上報給他的時候,司馬衷卻疑惑地問:“何不食肉糜?”。因此說司馬衷其實完全就是一個智商不靠譜的人,懦弱無能,沉迷酒色,只知道玩樂。最可怕的就是司馬衷的老婆賈南風,是久負盛名的毒婦。司馬衷當政後非常信任他的皇后賈南風,因此賈氏得以專權。賈南風一直被視為後宮亂政的典型負面人物,其為人兇妒暴虐,手段往往殘忍而極端,以致後來引起宗室、外戚爭權奪利,是西晉時期“八王之亂”的罪魁禍首。

縱觀西晉王朝的滅亡,其實是各方面綜合選擇的結果,司馬懿血腥屠遼殺伐不斷、扭曲的九品中正制、分封藩王、內亂不斷、皇帝作風不正,繼承人選擇有誤傳位不當等等,這一系列的原因最終把司馬懿辛辛苦苦打拼出來的江山給斷送了。司馬氏靠篡位得來的天下,也正如曹魏靠篡位得來的天下一樣,最終還是沒有守住,此乃天命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