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和李逵同時反對招安,為何宋江要砍了李逵,而不敢動武松?

武松和李逵都是梁山的英雄好漢,對朝廷已經失去了信心,所以極其反感招安。作為老大的宋江最終還是沒有躲過招安的命運,當自他公開選擇招安的時候,武松和李逵兩個人同時表現出反感情緒,但是為什麼只有武松沒有被罵?

武松和李逵同時反對招安,為何宋江要砍了李逵,而不敢動武松?

宋江招安

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漢,個個都是被逼無奈或者仰慕英雄才會齊聚在梁山之上。這些人當中有本就在江湖遊走的俠客,也有原本是當官卻因為官場汙穢而不得已上梁山。不管心中有沒有遺憾,

以宋江為代表的好漢實際上對於朝廷有所期盼,

這樣的存在永遠都只能是朝廷眼中的危害,時時刻刻都有可能被絞殺。宋江理解這一點,但並不代表其他兄弟們也是這樣想的。三教九流,什麼樣的人都有,

武松和李逵同時反對招安,為何宋江要砍了李逵,而不敢動武松?

宋江

還有的本就對朝廷十分厭惡,這些人當中還有德高望重的存在。魯智深、武松都是真正的好漢,品行和做事風格受到一致好評。

最終武松只能憑著自己一身的武藝將西門慶和潘金蓮就地正法,然後帶著自己的行李就跑路。哥哥的死不是官府造成的,但是官府的腐敗是哥哥得不到正義的原因,

武松和李逵同時反對招安,為何宋江要砍了李逵,而不敢動武松?

武松

原文當中,宋江用天道來表示梁山好漢是正義,武松一聽當即不樂意了,這個時候除了武松還有一個人也相當不樂意,那就是李逵。

武松這句話其實能夠代表與宋江截然相反的那一部分人的想法,對於朝廷不抱任何想法,甚至內心大多都是成見,被自己看不慣的組織招安,這其實對於一心想和官府對抗下去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侮辱。

李逵此時聽到武松的話,頓時也激動起來,“

這裡有一個劇情的安排,宋江不是不清楚梁山上下好漢對於招安都是各有各的想法,向大家公開這個決定必然會是一石激起三層浪。那麼為什麼武松沒有任何影響,反而李逵就差點被拉去砍頭?

武松和李逵同時反對招安,為何宋江要砍了李逵,而不敢動武松?

李逵

好漢中的好漢

雖然宋江是領頭人,但實際上在梁山這群充滿江湖氣息的人當中,大家並不喜歡遵循制度。只是群龍無首的後果非常嚴重,所以需要有一個能頂大局的人,這個任務就推到了宋江的身上。

宋江確認為領頭人的時候比較早,後來還有許多的好漢陸陸續續進入梁山,誰能保證這些人對宋江心服口服。好漢有好漢的標準,從武藝、品行上來說都是標準,比起宋江這種領頭羊,

武松和李逵同時反對招安,為何宋江要砍了李逵,而不敢動武松?

宋江如果公然和武松鬧掰,

我們都清楚宋江招安以後的結果,彷彿黃粱一夢,梁山不在。

即便我們不知道小說結局也能夠從朝廷招安的態度來推測。朝廷之所以會不斷和梁山糾紛,

三次招安就能夠看得出來朝廷的態度,對於梁山上的這群人,朝廷認為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就算殺傷力強,也會帶有一種階層歧視的感覺來看待梁山。如果朝廷真的想要招安,梁山不會經歷這麼多的波折。

還有一種原因,如果宋江把武松等主要戰鬥力分割開,那麼對於朝廷來說,宋江這一部分文人不存在價值。朝廷不缺文人,更不缺梁山上的領導者,

武松不能拋棄就說明李逵能夠隨意欺負嗎?自然不是,宋江確實不能和武松決裂,但是李逵肯定也會有人保。宋江的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說是要殺李逵,

武松和李逵同時反對招安,為何宋江要砍了李逵,而不敢動武松?

這就是宋江的想法,也是為什麼對李逵和宋江的差別如此之大。宋江的本質其實沒有改變,他自小就是受著讀書為官途的思想薰陶,

如果不是被逼無奈,宋江很有可能重新讀書也不會選擇公開與朝廷站在對立面的梁山。上了梁山以後的宋江只是把內心最開始的信仰藏了起來,他選擇先活下去。這是他的選擇,但是不代表他放棄信仰。

梁山和朝廷的矛盾越激烈對於宋江來說就越有希望,

宋江的美夢還是實現了,不過更像是泡沫,他一心想實現自己的信仰,以為這樣的做法對於自家兄弟也是好事,但是他的渴望也讓他失去了正常判斷,親手把自己和梁山好漢們送進了地府。